■本刊記者 邱積敏

桃花,這座原本籍籍無名的小鎮,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創造了一個令外界刮目相看的經濟奇跡:5年時間,桃花鎮規模工業產值完成了從千萬元到百億元的跨越。
20 06年10月17日,位于桃花鎮的柏堰科技園彩旗招展,格力空調合肥生產基地項目在這里舉行了開工典禮。至此,這棵“搖錢樹”開始在桃花大地上生根發芽,并最終結下了累累碩果。
格力落戶桃花后,桃花鎮發生了什么?讓我們把歷史時鐘撥回到2005年,當年桃花在肥西縣尚處于中下游的位置,然而,僅過了兩年,桃花鎮動態指數位居合肥三縣鄉鎮第一,綜合指數位居第二,到了2008年,桃花鎮躍居三縣鄉鎮榜首,2009年,桃花鎮再接再厲,可望榮登合肥第一鎮的寶座。

為什么桃花鎮能夠異軍突起?桃花鎮的工業經濟走過了怎么樣的軌跡?是格力支撐桃花鎮的騰飛嗎?如果是,作為格力全國三大生產基地之一,為什么會扎根于桃花?帶著疑問,本刊記者近日走進桃花,試圖通過深入的調查,解讀桃花跨越背后的奧秘。
桃花,這座原本籍籍無名的小鎮,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創造了一個令外界刮目相看的經濟奇跡:5年時間,桃花鎮規模工業產值完成了從千萬元到百億元的跨越,速度令其他鄉鎮無法望其項背。
當“桃花速度”已然成為一種現象的時候,就有必要關注一下速度背后的一串串數字。盡管數字本身是枯燥的,但它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透過數字,我們可以看到桃花鎮經濟扶搖直上的脈絡。
從肥西縣一個不起眼小鎮到合肥三縣鄉鎮榜首,桃花人見證了桃花經濟蝶變的歷程。那么,是什么催生了數字的裂變呢?
“從統計上來看,投資是個先行指標,先有投資才有工業產值的增長和財政收入的增加。”桃花鎮統計站站長鮑建軍告訴《決策》。
“十五”期間,桃花鎮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少得可憐。2005年,桃花鎮的固定資產投資僅有2.3億元,接下來的3年,桃花鎮的投資開始遞增,分別達到6.9億元、24.3億元和43.1億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65.6%。這3年間,桃花鎮投資幅度呈現“井噴”之勢。
投資遞增的裂變效應,帶來了規模工業產值和財政收入的大幅增長。
就規模工業產值而言,2005年僅為0.53億元,然而,從2006年開始,桃花鎮工業開始以年均3倍以上的速度增長,2006年突破1.5億元,2007年突破5.6億元,2008年突破 36億元,2009年,桃花鎮邁上百億臺階,達到180億元,是2005年的340倍。
就財政收入而言,2005年桃花鎮的財政收入僅0.077億元,僅用3年,財政收入便突破1億元,達到1.36億元,到了2009年,財政收入再上臺階,突破1.9億元,年均增幅近123%。
對于這種超常規的數字裂變,桃花鎮的決策者有深刻的體會,桃花鎮鎮長郭威告訴《決策》:“桃花鎮的發展速度在全省范圍內應該是領先的,變化如此之大在全國范圍內也是少有的。”
顯然,投資的增長支撐了“桃花速度”,那么,投資從何而來?對于桃花鎮來說,只有招商引資。“沒有招商引資,桃花鎮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局面,桃花鎮目前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幾乎都是從外面招來的。”郭威告訴《決策》。
循著桃花鎮經濟發展的軌跡,我們看到,2006年是一個拐點。2005年,桃花鎮到位外來資金為1.3億元,到了2006年,一年時間上升至8.6億元,隨之而來的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工業產值和財政收入均已3倍以上的速度增長。
那么,拐點為何出現在2006年?
“2005年以前,桃花鎮雖然地處城郊,但還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看不到一條像樣的水泥柏油路,找不到一家現代標準化廠房。”桃花鎮招商中心主任王永玲告訴《決策》。而當時桃花鎮旁邊就是紅紅火火高新區建設,“一條田埂之隔,便是兩重天地”在當時的桃花鎮真實上演。
桃花怎么辦?
“當時桃花的落后局面使我們覺醒,而處于這樣的區位,我們不可能走農業發展的道路,只有走工業園區工業開發這條道路。”原桃花鎮黨委書記衛中告訴《決策》。由此,桃花鎮確立了“工業強鎮”的發展思路,早在2003年,桃花鎮就在鎮域范圍內建立長安科技園,試圖通過走工業園區的道路,實現桃花人的強鎮之夢。然而,2004年國家開發區整頓就像冬天里的一把刀,割斷了桃花人埋藏多年的夢想:長安科技園被撤銷掉了。
桃花的強鎮之路在哪里?桃花人苦苦思索著。

要想強鎮,必須發展工業,要發展工業必須有項目,要有項目必須招商引資,要招商引資必須優化環境。這個環環相扣的發展“鏈條”對桃花鎮的決策者來說再熟悉不過了,然而,優化環境需要資金,荒涼的崗沖之地平整需要錢,水電路網建設等等都需要錢,而當時桃花人口袋里恰恰沒錢。同時,招商平臺優勢不足也是桃花鎮缺乏項目的重要原因。桃花鎮人大主席王克兵告訴《決策》,“當時我們自己也找不到好的項目,甚至覺得拾到籃子里的菜都是好的。即便我們條件一樣,企業也寧愿去經濟開發區或高新區,因為他們是國家級開發區。”
在桃花鎮“嗷嗷待哺”的同時,田埂另一邊的高新區卻因為發展空間的不足,出現了“消化不良”,地理位置的唇齒相依使肥西縣與高新區雙方領導人不約而同萌發了合作開發的念頭,桃花鎮由此進入了雙方決策層的視線,桃花鎮提供空間和負責拆遷,高新區負責融資與招商,合作開發柏堰科技園。
這是一個大膽的創舉。
2005年10月9日,雙方正式簽定合作開發協議,利用各自優勢資源,共同開發柏堰科技園,產值、稅收分成。這個創舉對于桃花鎮和高新區來說,是雙贏之舉:高新區獲得了建設的土地空間,桃花鎮省去了一段摸爬滾打的過程,借力起跳。
數據很好的反映了合作開發模式的成果: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柏堰科技園共引進項目單位52家,累計實現規模工業產值260.91億元,其中2008年實現56.2億元,2009年突破180億元。
桃花人顯然提前感知到了春天的到來。2005年春節過后上班的第一天,桃花鎮黨員干部便走進合肥工業大學的大教室,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培訓,他們的老師正是高新區的領導。由此,桃花鎮拉開了大拆遷的序幕,隨之而來的是2006年全民招商熱潮。
“2006年是桃花鎮的招商高潮,我們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批客商,晚上回家連話都講不動了,嗓子啞掉了。”回憶起當時的場面,郭威感慨萬千,“當時,高新區和肥西縣都把客商介紹到桃花鎮,其他地方客商也不愿意去。”
2006年的招商熱潮,成為桃花鎮發展歷程的一個轉折,桃花鎮由此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面對越來越多的企業走進桃花鎮,桃花鎮開始經歷由傳統農業鄉鎮到工業強鎮的蝶變過程。

面對紛至沓來的工業項目,桃花鎮強化招商引資工作,成立了招商中心、規劃辦、拆遷安置辦、水電管網辦和項目推進辦。“我們的機構設置是按照服務工業園區來設置的,對應于企業流程,不再按照傳統的農業鄉鎮來設置了。桃花鎮盡管是鎮域經濟,像計劃生育、農業發展等我們不參與縣里的考核,桃花鎮能有今天的發展,與肥西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這是桃花人發自內心的聲音。
為了打造招商平臺,桃花鎮提供從項目簽約、報建到開工、投產的全方位一條龍跟蹤服務,制定了黨政班子成員聯系企業制度,明確專人幫助項目單位按照流程及時代辦各類手續,主動聯系市、縣銀行和融信擔保公司,為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在桃花鎮招商中心辦公室,一面鮮紅的錦旗展現在潔白的墻壁上,上書“至誠招商,熱忱服務”,這是合肥卓越商貿有限公司特意制作贈送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桃花鎮決策者開始覺察到企業“圈地運動”的苗頭。“2006年項目來的是很多,但是,我們自己真正滿意的不是很多,當時也不覺得地塊緊缺。”郭威告訴《決策》。
為此,桃花鎮強化集約土地利用,對新入園的項目堅持“三高”標準,即投資5000萬元以上,畝均投資150萬元以上,畝稅收10萬元以上,堅持招大商、引好商;同時開展閑置土地、閑置廠房的清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現在我們提倡零土地招商,像格力現在的很多配套企業都是過來租標準化廠房的,現在不可能每個企業都來圈一塊地了。我們預留一部分土地,要考慮到大的項目入駐。”郭威告訴《決策》。
格力項目的落戶,對于桃花鎮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這一點僅從數據上一覽無遺,2009年,格力生產總值達到120億元,按照合作開發的產值分成,有60億元的產值記在桃花鎮的帳上,僅格力一家企業就占了桃花鎮規模工業產值的三成多。
由此,必然會引人發問,格力為什么會落戶桃花鎮?作為桃花鎮的巨無霸企業,格力給桃花帶來了什么?
格力落戶固然與合肥市委市政府傾力打造的家電產業鏈密不可分,但從落戶合肥到扎根桃花,則與桃花鎮高效的工作作風不無關系。當格力到合肥考察時,第一次看到的是1500畝的崗沖之地,上下落差最高達3米,桃花鎮僅用了半個月,就交給格力一片平整的土地。“當時拆遷推進非常快,有的走親戚的幾個月以后,就找不到原來的村莊了。格力當時過來看,就非常滿意。”郭威告訴《決策》。
隨著格力項目花落桃花,桃花鎮面臨一個新的課題,如何服務好這家巨無霸企業,使格力能夠扎根桃花?為了更好的了解格力的需求,桃花鎮甚至派干部到企業掛職。“去年對我們來說是企業服務年,我們的紀委書記去格力掛職一個月,我們及時掌握了格力對配套企業的要求。”桃花鎮負責招商工作的黨委委員蔡娟告訴《決策》。
隨著“頂天立地”的格力入駐桃花鎮,一大批家電配套企業旋即跟進,形成了“鋪天蓋地”之勢,完善的家電配套產業鏈在桃花鎮逐漸形成,成就了桃花鎮產業集聚之夢,時至今日,家電產業占據桃花經濟的半壁江山。今年,桃花鎮正積極申報安徽家電產業集聚專業鎮。
同時,格力扎根桃花,也給桃花鎮帶來了人氣。格力入駐以后,員工就有上萬人,若再加上周邊的企業,可能有兩萬員工,他們沒有休閑的地方,甚至連吃飯的地方都沒有。
受此觸動,桃花鎮開始思考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從區位上看,我們不能完全按照工業園區的模式來發展,工業園區的發展有所教訓,我們需要文化等服務性行業的引入,增加第三產業比重。”郭威告訴《決策》。桃花鎮在成功實現工業園區化后,開始向園區城市化邁進,發展思路從工業強鎮逐步轉向二三產業并舉發展。
2006年柏堰科技園規劃的時候全部是工業用地,如今,桃花鎮有意在工業園區內部留出幾塊土地,用于發展商業。“桃花鎮在工業快速增長的同時,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我們開發的小區檔次在全省也是一流的,包括一里洋房、九溪江南等。”衛中告訴《決策》。
從工業的單兵突進到現在工業、服務業兩足鼎立,相互促進,桃花鎮進入了升級發展的軌道,實現了經濟發展的“撐桿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