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放
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模式是英國人文主義者托馬斯·莫爾在1516年提出來的。他的代表作是《烏托邦》。后來人們把這種思想叫烏托邦社會主義或空想社會主義。從16世紀初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這三百多年間,歐洲有上百位思想家提出了很多社會主義模式的構想。到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繼承并超越了空想社會主義,論證了科學社會主義。但是在19世紀,馬克思和恩格斯設想的社會主義模式一直都沒有實現。
20世紀初,列寧審時度勢,在落后的俄國由共產黨率領工農群眾奪取政權,帶頭探索通往社會主義之路。俄國終于首先實現了社會主義。1936年,蘇聯共產黨宣布基本上建成社會主義。同年,蘇聯修改憲法,把社會主義的成果用憲法的形式鞏固下來。當時蘇共的領導人很自豪,自以為已經在世界上實現了社會主義。但是蘇聯為什么在1936年宣布建成社會主義之后,過了55年,在1991年又垮臺了呢?這并不能簡單地歸咎為個別領導人的背叛,而是有更深層的原因。
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是低標準的、歪標準的社會主義,這種社會主義模式有很多嚴重的弊病。馬克思和恩格斯設想的那種社會主義是預計在西歐較發達的英、法、德等國首先實現的。俄國1861年以后才開始發展資本主義,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現代工業只約占全國經濟的42%。到1917年,由于戰爭的破壞,俄國的工業只占全國經濟的20%多。俄國是一個有370年沙皇君主專制傳統的國家。俄國的國情注定了它不能在短期內建成一個標準的社會主義。蘇共領導人急于求成,偏重用行政命令、群眾運動方式加速消滅私有制,忽視了發展生產力和清除封建主義殘余的必要性,導致蘇聯1936年建成的社會主義是帶有濃厚的封建專制色彩的社會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設想的那種社會主義是在歐美發達國家幾乎同時勝利的社會主義,而俄國社會主義只是在一國勝利并長期處于世界資本主義列強的包圍之中。俄國要花很多力量去對付資本主義的包圍,不可能建成標準的社會主義。
具體來看,蘇聯的經濟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都有社會主義內容,同時又都有弊病。
在經濟模式方面,蘇聯很有成就。它實現了國家工業化、電氣化,消滅了各種私有制,實現了社會主義公有制,這就是蘇聯經濟模式中的社會主義本體。同時,蘇聯實行國民經濟計劃化,保存了生活資料和消費品的市場。按勞分配方面,工人階級實行8級工資制,農民則是按勞動日記工分,干部實行等級工資制。但是這種社會主義經濟模式有很多弊病。按蘇聯1936年憲法的規定,蘇聯的公有制有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兩種形式。可是蘇聯國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產權并不明確歸工人農民所有,公有制被嚴重地空泛化了。公有制很大程度上是官有制,無論是國營工廠還是集體農莊都是由國家權力和官員掌控。此外,蘇聯共產黨還培養了一個高薪官僚特權階層,高工資和低工資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1936年時,高低工資的差距是30多倍;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時,差距是50多倍;到80年代初勃列日涅夫時期是100多倍。這個高薪官僚特權集團是阻礙蘇聯改革的特殊利益集團,他們是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掘墓人。普通干部實行的是有嚴重平均主義傾向的按勞分配,而高級干部實行的是特權主義,這很不公平。資本主義經濟市場化的積極成果,蘇聯并沒有吸收。實際上蘇聯實行的計劃經濟遠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設想的那種計劃經濟,而是政府統制經濟。
在政治模式方面蘇聯也有成就。蘇聯憲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地規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為工農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條規定:蘇聯之政治基礎為勞動者代表蘇維埃。蘇維埃是俄文普通名詞音譯,意為“會議”。工農大眾在十月革命前的罷工斗爭和武裝起義中選出代表,召開代表會議進行決策。革命勝利后蘇維埃成為國家權力機關。第三條規定:一切權力屬于由勞動人民代表蘇維埃所代表的城鄉勞動人民。但一百二十六條又規定:蘇聯共產黨是勞動群眾的先鋒隊,是一切團體和國家機關的領導核心。既然憲法規定了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那如何處理黨與人民的關系?從蘇聯憲法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聯消滅了所有的剝削階級,實現了工農當家作主。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說蘇聯的政治體制同沙皇時代是一樣的。但是蘇聯的政治體制沒有吸收世界政治文明的成果。蘇聯政治體制的弊病是非常嚴重的,包括:
個人集權制。國家的黨政軍三大權由一個領袖掌握。斯大林是第一個蘇共黨中央總書記兼政府總理、武裝部隊總司令。權力過度集中,缺少制約。
職務終身制。國家的黨政軍三大權的領導人是終身制的。斯大林帶頭搞終身制,他從1922年開始擔任黨的總書記到1953年去世,共任職31年。
指定接班制。接班人也是斯大林指定的。斯大林原來選中曾任他秘書的馬林可夫,后來他對馬林可夫不太滿意,嫌他太軟弱,想換接班人。但還沒來得及換,就去世了。
控制選舉制。蘇聯有民主選舉。蘇聯的選舉并不尊重選民意見,不是自下而上的差額選舉,而是等額選舉。
消滅異己制。斯大林之所以能掌握大權,是因為他在二三十年代清除了黨內三個反對派。到斯大林晚年,黨內還有一些人不同意他的意見,他也準備清洗。但他還沒有來得及清洗,就中風去世了。
此外還有:以黨代政制、等級授職制、官員特權制等。斯大林嚴重地破壞了黨內民主。在列寧時期,蘇聯還有黨內民主。列寧在世的時候,托洛茨基就敢于提出跟列寧不同的觀點。列寧雖然不同意,但還是同托洛茨基共事,并給托洛茨基很高的職位。那時候蘇聯的權力是有分工的,列寧只兼任政府總理,托洛茨基掌握軍權,他是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到斯大林時期,黨內民主沒有了,斯大林一人掌握了黨政軍所有的大權。到了1939年斯大林把所有的異己都清除了以后,蘇聯的體制變成了斯大林一人專政體制。政治局開會的時候,政治局的一些人都不發表意見,只忙著做筆記,散會后各自去執行。
在文化模式方面,蘇聯也有很多成就。蘇聯創立了社會主義教育制度,包括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培養了大批工農新知識分子。蘇聯在科學技術方面有很多發明創造,創作了大批社會主義文藝作品和電影,出版了大批優秀文化出版物,實行了免費醫療制度,等等。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蘇聯的文化模式也有嚴重弊病。蘇聯的各種文化作品盛行對領袖的個人崇拜,扼殺了文化創作和學術研究的自由,極力要求對黨和領袖歌功頌德,對人民和對國外進行虛假的、夸張的宣傳。蘇聯最終走向了文化專制主義,掩蓋了社會深層的矛盾和陰暗面。這不利于社會改革和進步。
在對外關系方面,蘇聯長期支援過許多國家的革命和建設,功績昭著。但是又有大黨大國主義,對外擴張主義。戰后發展到與資本主義列強爭霸,想以世界革命來推翻世界資本主義,畸形地發展軍事工業而忽視民用工業。1945年蘇聯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有不朽的功績,但戰后蘇聯又把有嚴重弊病的蘇聯模式推廣到其他歐亞社會主義國家,造成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個對立陣營的對抗,兩個平行市場的隔絕。

斯大林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后,蘇聯錯過了六次自我改革的機會。如果能早點改革,弊病是有可能改得掉的。斯大林晚年沒有要改革的醒悟,對要改革的人都加以清洗。斯大林的繼任者在近半個世紀之中也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改革。從上世紀60年代起,由美國帶頭開始了以信息革命為先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而蘇聯錯過了這次科技革命的機會。這次革命使西方的資本主義由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社會資本主義的新階段。也就是說,七十年以后西方的資本主義已經進入了社會資本主義階段了。這里的“社會資本主義”是我在1988年提出的概念,就是資本主義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之后的新階段,就是社會化程度更高、國家社會職能大為增強、社會主義因素在逐步增長的資本主義新階段。而蘇聯還停留在封建社會主義階段,封建主義的色彩還非常濃。這種封建社會主義是超不過社會資本主義的,最終被社會資本主義和平演變過去了。
蘇聯的失敗有多方面的原因,是各種合力的結果。除外因還有內因,除近因還有遠因。戈爾巴喬夫的錯誤只是近因,我認為蘇聯失敗的病根病源是遠在斯大林時期形成的。斯大林消滅了黨內外民主,實行個人專斷,堵塞了改革之路。很不幸的是,斯大林之后的五任領導人基本上都繼續了斯大林時期過度集權的體制。蘇聯失敗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有憲法,沒有憲政;有法律,沒有法治。蘇聯制定過四部憲法,但憲法沒有被真正實行過。蘇聯憲政沒有建立起來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蘇聯實行了以黨代政的體制。黨的權力高于憲法,高于蘇維埃。雖然憲法規定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是最高蘇維埃,實際上它的最高權力機關是蘇共中央政治局,特別是蘇共中央政治局的總書記。最高蘇維埃在蘇聯變成了橡皮圖章和表決機器。有時連圖章也不蓋,表決也取消了。
雖然1977年的蘇聯憲法擴大了蘇維埃的權力,但那是因為當時黨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兼任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原來的體制是黨的總書記兼任政府總理,后來蘇共領導人發現這種黨政合一體制不合適。到勃列日涅夫時期,蘇共中央決定黨的總書記不能再兼任政府總理,要實行黨政分開。這個想法很好,但是沒有做到。勃列日涅夫感到,他是黨的總書記,如果他在國家政權里沒有職務,連出國訪問都不方便。他后來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他去兼任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之后于1977年修改憲法,要加強蘇維埃的權力。這次修憲主要是為勃列日涅夫個人集權服務的。修憲并沒有改變蘇聯的個人集權體制。修憲加強蘇維埃的權力后,蘇聯1979年出兵阿富汗,這仍然沒有經過最高蘇維埃議決,而是由蘇共中央政治局幾個人決定的。所以,在這種以黨代政的體制下,憲政是沒有辦法實現的。蘇聯依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社會主義從16世紀思想家提出個人理想開始,三百多年不斷試驗都未能成功,到20世紀由蘇聯實現了社會主義制度,成就頗大,然而歷經74年后最終也失敗了。21世紀,我們面臨著總結歷史經驗并重新探索社會主義新模式的任務。從蘇聯的失敗中我們學到的一條最重要經驗是,社會主義一定要與時代變化和本國實際相結合,不能照搬歷史和外國的模式,要探索各具本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模式。我以為,21世紀資本主義處于最高階段,即社會資本主義新階段。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題。21世紀要探索社會主義,不能再搞蘇聯模式,不能再搞暴力革命。21世紀要探索社會主義,應該要徹底清除蘇聯模式弊病,通過不斷改革逐步形成本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模式。改革要逐步漸進,不能狂飆突進。
中國改革三十年取得顯著成就,1978年就開始自覺糾正蘇聯模式的弊病。中國的改革要獲得全面成功,必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繼續清除蘇聯模式的各種弊病,吸取中外古今人類文明的各種積極成果,勇于創新,善于創新,這樣才能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模式。
我想,21世紀的世界社會主義將是由各國人民各自推進,兼程并進,和平漸進,攜手共進,創造各具本國特色、異彩紛呈的不同模式的社會主義。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被國內多部辭書稱為“共運史學家”、“政治學家”、“馬克思主義學家”、“社會主義學家”等。)(來源:《社會科學報》)

左起:米高楊、赫魯曉夫、斯大林、馬林科夫、貝利亞、莫洛托夫。

由于經濟失衡,蘇聯的生活日用品十分匱乏。

蘇聯時期西伯利亞的迫擊炮制造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