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潭
據工商行政部門有關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青海省私營企業已發展到10.81萬家,從業人員23.89萬人,注冊資金27.65億元,分別比2007年同期增長6.6%、7.6%和16.5%。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私營企業潛在的融資困難、技術落后、人才缺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缺失等矛盾凸現。為此,找出私營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研究對策,對私營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尤為重要。
以私營企業較為集中的西寧市和海西州為例,2008年規模以上的私營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24.43%,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169.37%,應收賬款增長32.84%,產成品占用增長了50.96%。外部原因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產品市場需求萎縮,銷售不暢,工業企業產品市場低迷、價格下跌、有價無市、效益滑坡。內部原因是私營企業管理者缺乏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觀念,對財務管理認識不足,缺乏風險意識,在思想上并沒有真正認識到財務管理對做大做強一個企業所起的作用,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有效機制之中,造成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差。
2008年10月份以來由于全省私營企業庫存量增加,部分出口企業和工業企業資金短缺問題突出,影響了正常生產和技術改造項目的實施。據有關部門統計,全省私營企業流動資金需求量為3.8億元,其中生產流動資金需求量為1.8億元,技術改造資金需求量為2億元。造成私營企業流動資金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首先是企業內部資金管理不嚴,財務控制薄弱造成的。其次是企業對資金調度缺少計劃和安排,使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資金無法得到滿足,造成企業財務危機。第三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周轉緩慢,給企業造成資金損失。第四是多數企業月末存貨占用的資金往往超過其營業額的兩倍以上,致使大量流動資金被占用,造成生產周轉資金不足。第五是不少企業管理者,對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等管理不到位,資產浪費和資產流失現象嚴重。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國內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市場需求和供給雙雙下降,影響了企業者的投資信心,工業建設項目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擬建項目暫緩觀望。在建項目進度放緩,已建項目投產延遲,部分行業產能縮減的情況。2008年前三季度,大部分產品市場價格維持高位運行,進入10月份后,全省工業產品出現逆轉,特別是鋼材、電解鋁、有色金屬、鐵合金、鉛鋅精礦、原鹽等大宗產品價格大幅下滑,銷售減緩、產品庫存上升。全省私營企業的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0.75%,較上年同期下降4.47個百分點。再加上私營業主對投資項目市場調研不夠深入,對運行環境了解不全面,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的形勢變化缺乏準確預測。項目籌資渠道模式、資本結構的選擇,企業收縮或擴張戰略及新的投資方向缺乏可行性的論證等,從而導致投資決策失誤。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使私營企業中潛在的融資困難、技術落后、人才缺乏等矛盾凸現。首先私營企業財務管理不規范,透明度較差,整體信用形象較低,難以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其次,部分私營企業無明確的財務管理制度,銀行對其進行貸款前期考察時,難以正確判斷所提供財務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理性。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銀行方面存在顧慮,而減弱了貸款投放的積極性。第三,金融機構往往對私營企業的經營風險看得過多,對其發展潛力和經營活力重視不夠,從而也降低了發放貸款的可能性。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部門對私營企業不能以出資人的身份實施監督和管理,也不存在實施監督的內在動力。目前除了稅務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監督外,其他部門的監督不是缺位就是越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只是在企業營業執照年審時予以監督。一方面,大多數私營企業認為審計只是應付工商年檢,往往阻撓會計師對與資本無關事項的審計,更不愿意聽取有關企業財務管理的建議。另一方面,由于私營企業會計基礎工作和內部控制制度薄弱,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審計的風險較高,因而很不愿意對私營企業進行審計,私營企業的社會監督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私營企業必須要拋棄傳統的觀念,建立以資金時間價值、風險價值、成本價值等市場價值體系為主導,以成本與效益、風險與收益、投入與產出財務指標體系為核心,以人本化理財、資本管理及風險管理為基礎的新型的財務管理觀念,從而達到不斷優化私營企業財務管理的目的,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首先,要做好日常的會計核算、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的組織與報告工作,強化財務管理的現代化網絡平臺建設,做到會計信息發布及時、相關與可靠;其次,要全面發揮財務會計功能,力爭建立起管理目標明確、組織嚴謹、方法科學、先進高效的現代財務會計管理方式;第三,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建立以財務控制和審計控制為核心的制度控制體系。以不相容崗位設置制度為關鍵控制點,實現相互牽制和監督的內部管理機構和內部控制機制。
雖然創業板已經正式掛牌,但對于眾多沒有上市的私營企業來說仍然存在融資難的問題。因此,應積極探索建立社會化中介機構,進一步完善促進私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法規。首先是積極探索,建立多形式、多層次的社會化中介機構,對貸款評估、人才培訓、法律咨詢、信用擔保實行全方位服務,切實解決企業評估難、擔保難問題。其次是建立完善適合于私營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政策措施,從私營企業的市場準入與退出、破產與清算、稅收、融資等方面入手,促使私營企業經營和融資早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當前,會計專業大學生供過于求,但大學生們的就業觀念卻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仍然抱著去政府、去機關、去上市公司等大企業、大集團的想法。實際上,在私營企業從事會計工作,更有利于畢業生全面掌握企業的財務核算與會計管理技能,有利于培養全面的高級會計管理人才。相關部門與高校應該加大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引導,鼓勵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到私營企業就業發展。同時,私營企業的管理者也應實行科學的用人機制,以吸引會計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到私營企業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私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水平。
應為私營企業的財務分析量身制訂相應的財務分析評價系統,以便更好地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情況,從而提高私營企業財務分析的意義和作用,提高私營企業的內部管理效益,提升私營企業的外部融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