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志 李炳志
(蚌埠坦克學院部隊管理訓練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50)
目前教學工作評價正在全軍院校陸續開展,體能指標是評價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專家組進校考核的第一項內容。各院校都充分認識到了體能指標評價的重要性,并且做了大量工作來迎接體能指標的評價。2010年1月筆者單位4名教員對北京、石家莊、蚌埠三地的幾所院校進行了有關此問題的調研,并把調研結果進行了討論。
通過對北京、石家莊、蚌埠三地幾所在評價中體能達A標的院校調查發現,這幾所院校的體能訓練的硬件設施有不同程度的加強,都建有標準的400 m塑膠跑道、體育館、游泳館 (池)、400 m障礙及渡海登島400 m訓練場等大型體能訓練場地設施,且這些場館大部分都是新建或剛經過修繕的;一些體能訓練必備的場地設施如器械場、組合練習場、10 m×5往返跑等場地比較完善;有些院校還購置了一些高科技測體能的設備,如俯臥撐、仰臥起坐、10 m×5往返跑、體型等項目的測量儀器;有些院校還建有體能訓練抗眩暈設備、攀巖場、三人協作攀登墻、搏擊館等專業體能訓練設施;還有一些院校建有上坡跑、下坡跑、臺階跑等體能訓練輔助訓練場。可以說,體能訓練硬件設施有了較大幅度的改進和完善。
根據對幾所體能達A標院校的調查,在教員的配備上基本都是專業的軍事體育教員,年齡結構較合理,基本上能夠實現老中青的優化結合;學歷層次上均能達到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學歷占50%以上;在軍事體能訓練上都具有較豐富的教學訓練經驗。
在學員隊干部的配備上一些學歷高、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年輕干部被選派到學員隊擔任主官,實現了學員隊干部的年輕化、高學歷化和高效率化。
被調查的幾所院校,在教學評價體能達標訓練沖刺的過程中,訓練的后勤保障都有所加強。比如說,根據體能訓練的強度制定了營養計劃,適當增加了伙食標準;夏天訓練保障解暑降溫;冬天訓練保障御寒防感冒;有的院校每個隊都配備了燒開水設備,使得學員開水的使用有了保障;有的院校的學員隊配備了小鍋爐,解決了學員訓練后洗澡難的問題;有的院校的衛生部門還對體能較困難的學員進行生理體檢,所得數據作為訓練的參考依據。體能訓練后勤保障的改善體現在每個細節上。
在體能訓練的計劃實施方面,多數院校制定了詳細的體能訓練方案。訓練部門通過協調安排體能訓練的時間,一般安排在正課之外的下午7、8節課或早晚進行,有些院校利用正課時間進行。訓練的量和強度都比較大,訓練時間較長。
體能訓練的形式主要是隊干部負責組織,軍體教員進行包隊教學。每個學員隊配備一個軍體教員指導訓練。還有少部分院校實行軍體教員包項目訓練,一個教員負責一個項目進行指導訓練。
大部分院校建立按成績分班和升降級制度。借助新學員入學訓練進行摸底測試,并按測試成績優、良、中、差四級編組進行訓練,不同的編組實施不同的訓練進度。同時,還根據訓練的成績,引入隨時晉級與降級機制。有的院校對實行體能訓練的動態淘汰機制,對經過長期訓練仍距體能評價標準較遠的實行淘汰。
調研小組對石家莊、蚌埠兩地正在準備迎接評價的兩所院校的100名學員,進行了體能達標訓練態度的無記名問卷調查,結果如 (表1)所示:

表1 200名學員對體能達標訓練的態度
從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學員體能訓練的態度較端正,但一小部分學員體能達標訓練的意志不夠堅定,個別學員態度不端正,有抵觸心理。
在體能指標評價過程中要求參加體能抽考學員的到位率不得少于實力數的95%,可以允許5%的特殊情況的學員不參加考核[1]。被調查的已完成評價的院校均上報了5%不能參加體能考核的病號,這些病號大部分是訓練傷,引起這些傷病的原因大部分是過度體能訓練引起的,還有一小部分是組織不當或身體的自然病變。調查中還發現不少被抽到進行體能考核的學員勉強參加了考核,身體仍然有些訓練傷,如腰肌勞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腳踝扭傷等 。[2]
無可非議,在教學評價中各院校都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來進行教學訓練基礎設施建設,新建了功能較完善的體能訓練場館,購置了較先進的體能訓練器材,一大批體能訓練設施的得到了改善和修復。軍體教員學歷層次進一步得到了提高,年齡結構、職稱結構更加趨于合理。學員隊干部隊伍基本實現了年輕化、高學歷化和高效率化。
在體能訓練的計劃、組織、實施方面責任更加明確,組織更加規范。計劃一般由軍體教研室或相同職能的教學單位拿預案報訓練部門批準,學員隊負責組織實施,軍體教員負責指導,訓練部門負責監督。
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學員隊干部親自組織訓練,教員能夠包隊別或包項目一絲不茍的指導訓練。采取了一些訓練方式如分班和升降級制度,對體型過于超標、體能太差的學員予以淘汰等。這些措施大大促進了訓練,提高了訓練的效率。
從被調查院校的體能達標訓練效果看,學員的體能達標率確實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體能指標達A標的標準為體能抽測達標率≥95%[3]。被調查的幾所院校體能達標率都在95%以上,均達A級標準,沒有因為體能不達標而拖后腿的。以下 (表2)為3所院校的評價體能達標情況。

表2 參評院校體能達標率
評價給院校帶來的體能訓練硬件設施的改善大家有目共睹。但這些場館、器材等設施的利用率到底怎么樣呢?調研小組通過走訪發現,有些院校為迎評而購置的抗眩暈訓練設備,建設的攀巖訓練場、心理行為訓練場、網球場等利用率較低。平時不開設有關的課程,學員一般不會主動地去訓練,這些場地器材往往一直是閑置不用的,造成了訓練資源的相對浪費。
被調查的幾所院校中,有些院校在一段時間內把自己正常的教學訓練完全打亂,利用相當長的正課時間安排進行體能訓練,這樣就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偏離了正常的院校教育訓練,違反了“德、智、軍、體等方面全面發展”[4]的原則。體能指標是教學評價的主要指標之一,一味的追求體能達標率而忽視其他的教學活動,應該被視為對正常教學秩序的一種破壞。
通過對學員訓練態度和傷病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出評價院校體能訓練的強度和密度都比較大,有的院校利用假期成立體能強化訓練營,進行全天候大密度大強度的突擊訓練,一些學員出現了抵觸心理和訓練傷,影響訓練的正常進行。
評價后院校的體能訓練設施有了很大改善,這些設施應得到充分利用,可以通過場館的合理開放來提高利用率,也可以開設一些力所能及的選修課來提高場館設施的利用率。
評價結束,體能達標訓練不能放松,我們應該以評價為契機,總結計劃、組織、實施中總結的經驗和好的做法,對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地整改、完善,不斷深化體能達標訓練,實現體能訓練的常態化,科學化[5]。
[1]總參軍訓和兵種部.2009年軍隊院校教學工作評價軍事體能與技能考核指南[S].2009
[2]李炳志,輔金華,李衛.關于軍事體能與技能教學評價的調研報告 [R].蚌埠坦克學院,2010:1~4
[3]總參軍訓和兵種部.初級任職教育院校教學工作評價方案[S].2008
[4]解放軍四總部.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教學工作條例[S].2004
[5]周長海,楊光明.軍校本科教學評價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軍事教育,200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