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明
(哈爾濱理工大學,哈爾濱150040)
系統功能語言學三大元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語篇功能的重點是研究“主位結構”、“信息結構”(王欣 2009:39)。這兩種結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研究主位結構的意義在于了解和掌握有關中心內容的信息在語篇中的分布情況。”(胡壯麟等2005)主位構成一篇文章的中心內容,有預示語篇內容發展方向,構建語篇框架,預示語篇覆蓋范圍和預示說話者意圖的作用。一篇文章的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即是相同,如果主述位結構不同,文章意思也會相差很大。如果我們能夠準確劃分和分析構成某個語篇的各個小句的主位和述位,就可能從說話者的各話語起點,順藤摸瓜,大致了解一段話表達的主要內容。因此,分析和劃分主位結構,對于了解和掌握語篇信息和語篇分布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
“主位”一詞源于布拉格學派。該學派創始人馬泰修斯從句子的交際功能出發,創立句子的二分法,即句子實際切分法。他將句子的前后兩部分分別叫做“表述出發點”(basis)和“表述核心”(the nucleus of the utterance)(宋雅智 2008:85),后來的語言學家叫做“主位”和“述位”。其目的在于研究句子中不同成分在語言交際過程中發揮的不同作用。實際切分理論的提出打破了以往只局限于語法和語義層面的研究局面。主位、述位結構是從句子功能角度出發研究的結果,它涉及更多的是語言符號以外和語言使用者相關的范疇。人在這一切分過程中發揮著主觀能動性。后來,很多語言學家探討過主位結構,但貢獻最大的是韓禮德。韓禮德的系統功能語法中的功能語法部分包括三個純理功能(metafunctions):概念功能(經驗和邏輯),指語言可以用來描述世界(包括內心世界)和人們周圍發生的事件或情形;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指語言可以用來建立和保持人際關系;語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指語言可以用來組織信息。語篇功能有三個重要組成部分——“主位結構”(thematic structure)、信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和銜接(cohesion)。他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主位稱為心理主語,區別于語法主語和邏輯主語。主位是說話人傳遞信息的出發點,是小句加以說明的部分。他還根據充當主位的不同成分,將主位分為無標記和有標記主位。韓禮德認為,“語言使用的基本單位不是詞、句,而是語篇”(Halliday 1994)。同時,Danes,徐盛桓、黃衍等不少學者就主位結構在語篇層次上的功能提出“主位推進模式”(Danes 1974,徐盛桓1982,黃衍1985)。主位推進模式的提出為人們進行語篇主題的分析找到了新的可行方法。廖巧云、韓禮德等從小句層次上探討主述位結構。因此,韓禮德的主述位理論就提升到語篇的高度。迄今,國內外學者已在這一理論基礎上進行了多維度研究,產生了不同的主位思想。主位研究在語言研究和語言教學中,具有較高的研究和應用價值。本文以系統功能語言學中主位理論為基礎,重點探討主位結構的層次性和其與語篇生成的關系,同時揭示主位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指導作用。
由于韓禮德的主述位理論具有適應英語分析的優越性,本文主要采用韓禮德的理論體系來確立主述位的定義和劃分標準。
韓禮德根據主位的內部結構把主位分成單項主位、復項主位和句項主位三類。單項主位沒有內部結構,是一個獨立的整體,不可再分成更小的功能單位。形式上可以由名詞詞組、代詞、動詞詞組、介詞詞組等充當,一般為句子的主題成分,并體現某一功能,即參與者、過程或環境成分,只行使概念功能。例如:
①Once(單項主位)he was a very good boy.
②In that office(單項主位)I have worked for five years.
有時,這一成分有比較復雜的修飾語(如定語從句等),此時也為單項主位。例如:
③The Beatles,as many of you are old enough to remember,(單項主位)came from Liverpool.
復項主位的三大成分對應語言的三大元功能。語篇主位一般表示語篇銜接;人際主位表示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關系及說話者用語言影響聽話者的過程;經驗主位一般與主題相當。韓禮德認為,在復項主位中,語篇主位和人際主位是可選項;經驗主位是必選項,總是位于復項主位的后面。若三者同項,則順序為:語篇主位→人際主位→經驗主位。比如:On the contrary(語篇主位),maybe(人際主位);on a weekday(經驗主位)it would be not so crowded.
句項主位指小句復合體中由小句充當的主位。例如:
④If winter comes,(句項主位)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標記性在功能語法中立足于“概然率”(probabilistic)或者“近似率”,是韓禮德從信息理論中汲取的思想。凡成為標記性的是特殊的,非標記性的則是一般的,后者相當于計算科學的“默認”(default)。凡一個功能成分及其相應的形式在多數情況下出現就是非標記性的,反之,則是標記性的。
主位有標記性(markedness)和無標記性(unmarkedness)之分。韓禮德認為,“在陳述句中,當主語充當主位時,這個主位無標記,其他成分(如補語、狀語)充當主位時有標記”(Halliday 1994:44)。
疑問句包括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一般疑問句的無標記主位是雙部主位,由主語和充當操作詞(operator)的限定成分一起構成無標記主位。”(Halliday 1982)例如:
⑤Does she//meet John?
Does she充當無標記主位,如果碰到“She//meets John?”這種特殊的一般疑問句,那么she充當有標記主位。在 Wh-疑問句中,位于句首的wh-詞(包括How...)充當主位是無標記形式。例如:
⑥Who//broke the window?
當充當主位的What在經驗功能分析中是目標,然而在人際功能分析中是補語時,它屬于無標記。例如:
⑦What he gave to my aunt//was the teapot.
但是,如果疑問句不是以Wh-詞開頭,如After class,what did you do?則after class是有標記主位。
英語有些小句,其補語或附屬語單獨就可以作主位,結果動作者語法主語被擠入述位的范疇。例如:
⑧the letter(T)∥John has delivered to Marry(R).
補語主位the letter把動作者主語John擠進了述位。試比較這個述位與一般述位(動作者語法主語做主位的結構中的述位):
⑨the ring(T)∥John has given to Marry(R).
⑩John(T)∥has given the ring to Marry(R).
在⑨中,述位部分的動作者語法主語John的主位傾向性依然存在,而⑩相應的動作者語法主語已處理成主位。就主位的標記性而言,⑨⑩的主位是有標記性的。
從信息傳遞的整體性來看,前提補語中的主位和述位之間有一個信息,因為無標記述位中的第一個成分應該是動詞短語。間隙后面的述位有一定的獨立性,我們可以把它看做信息傳遞的一個小轉折,這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述位的動作者語法主語,可以看做另一個信息傳遞的起點,所以可以看做一種主位的次類。這樣,前提補語句和被動句就區分開了。前提補語句的述位是個復雜述位,它含有一個次主位,被動句的述位是個簡單述位。
每一個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結構。當某個句子單獨存在時,其主位和述位是確定的、沒有變化的,而由于沒有上下文,其主位和述位又是孤立的,沒有發展的。但絕大多數語篇都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構成。“這時,前后句子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間就會發生某種聯系和變化,這種聯系和變化就叫推進(progression)。隨著各句主位向前推進,整個語篇逐步展開,直至形成一個能表達某一完整意義的整體。”(朱永生1995)
對于主位推進模式,目前就有許多不同的劃分,如黃衍(1985)的 7種推進模式,黃國文(1988)的6 種,Eggins(1994)的 3種 :Theme-reiteration,the zig-zag pattern,the multiple-theme pattern,胡壯麟(1994)也提出了3種。荷蘭的Dijk(1998)認為有兩種推進模式:一種是鏈式結構,另一種是平行結構。朱永生(1990)總結4種主述位推進模式。語篇主述位銜接并非簡單的線性演繹。綜觀各個語言學家對主述位推進模式的不同劃分,本文推崇朱永生總結出來的4種主述位推進模式。(1)主位同一型(平行型或放射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The brain contains 10 billion nerve cells,making thousands of billions of connections with each other.It is the most powerful data processor we know;(2)述位同一型(集中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England is a country;France is a country;Turkey is another country;Egypt,Italy,Poland are other countries.(3)延續型(也稱梯型):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為后一句的主位。Outside my window is a big lawn.In the middle of the lawn is a flower bed.This bed is full of daffodils.(4)交叉型: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The play was interesting,but I didn’t enjoy it.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troubled me.I turned around and looked at them,but they didn’t pay any attention to me.
正如句子通常由主位和述位構成,語篇通常也要遵循主位推進模式。但在實際語言活動中,無論是口頭語篇還是書面語篇,我們常常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基本模式放在一起使用,這種模式就是復合模式。有時,由于交流雙方思路、環境的變化或者對方的行為打斷交際等因素,交際雙方會違反基本模式作出表面似乎毫不關聯的問答。例如:
[11]A:What time is it now?
B:The bell has just rung.(12 o’clock)
以上對話沒有遵循主位推進模式,而且主位間互不銜接。但它仍然是連貫的,會話雙方均能理解對方,因為雙方有共同的背景知識。有時,違反主位推進模式會使語篇意義產生特殊的效果。例如:
[12]A:I am a teacher,I’ve been teaching for about eight years,I...
B:What do you think of my dress?
A:Your dress does not fit you.
主位從I變成your dress,表明B對于A所說的一切不感興趣并轉換了話題。這種表面上的不連貫實際上起到轉換話題的作用。因此,主位推進模式是語篇發展的方式,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違反主位推進模式,但卻遵循語篇發展連貫的原則,則語篇是完全正確的。而一旦失去宏觀連貫,語篇則不合邏輯。
“語篇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新舊信息相互作用的結果。新舊信息相互作用也就是主位-述位在語篇組織中的排列組合;主位-述位的排列組合主要是以主位推進模式展開的。在謀篇中,主位推進模式與主位-述位有著直接的連帶關系,主位-述位的正確使用,有助于語篇的連貫,語篇的推進展開;可產生不同的效果。”(宋雅智2008:85)本文分析功能語法中主位結構的定義、分類以及無標記主位與有標記主位等幾個問題,通過實例分析闡述研究主位結構對于把握話語信息和英語教學的意義,希望能在語篇學習中通過主述位的結構分析更好地理解語篇。
胡壯麟 朱永生 張德祿 李戰子.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黃國文.系統功能語法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黃 衍.試論英語主位和述位[J].外國語,1985(5).
李美霞.三大功能語法觀對比研究[J].外語學刊,2007(2).
廖巧云.主位結構理論在英語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7(5).
宋雅智.主位-述位及語篇功能[J].外語學刊,2008(4).
王 欣.系統功能視域中語篇分析的文體觀[J].外語學刊,2009(4).
朱永生.主位與信息分布[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4).
Dick,Simon C.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Grammar[M].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7.
Eggins,S.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London:Printer,1994.
Halliday,M.A.K.&Christian M.I.M.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third edition)[M].London:Hodder Arnold,2004.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Teun A van Dijk.Ideology.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M].London:Sage,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