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芳,龍小玲,張愛萍
(吉安市圖書館,江西 吉安 343000)
農家書屋工程是黨和政府為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保障農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而推行的一項利國惠民工程??h級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服務基層、服務農村的重要陣地和重要樞紐。本文以江西省吉安市縣級圖書館為例,探討縣級圖書館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為農家書屋建設服務的相關問題。
農家書屋是為滿足農民群眾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農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給農民實用的書、報、刊和音像電子產品閱讀視聽條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農家書屋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傳播知識文化的社會功能。
農家書屋的主要職責是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精神食糧,有其獨特性:第一,地址一般選擇、設立在農戶相對集中、附近有學校、文化氛圍比較濃厚、有閱讀需求且借閱方便的地方。第二,每個書屋配置圖書不少于1000冊,報刊不少于30種,電子出版物、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種,有條件的地區,還增加了一定比例的網絡圖書、網絡報刊等出版物;其藏書具有農家特色,適合農民需要。第三,由于人力資源和經費限制,一般只設一名管理員,負責書屋的全部工作。
農家書屋已逐漸成為農村地區普及科技知識,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自2007年以來,江西省吉安市已建成農家書屋611個,約占全省總數的1/4。預計到2015年,農家書屋工程將基本覆蓋吉安市的行政村,初步實現村村有書屋。盡管該市農家書屋建設工作正有序推進,但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部分人認識上還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少數鄉鎮領導沒有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高度認識農家書屋建設的重要性,認為這只是一種形式,作用不大。二是有些管理員把建設工作當成向上要物質、要資金的機會,抱著沒有好處不認真干的思想。
農家書屋區域發展不均衡。由于各縣、街道、鄉鎮投入不同,農家書屋的建設也有所差別,有些地方的農家書屋有固定場所和專門管理員,藏書已接近萬冊,基本上能滿足附近村民閱讀的需求。如吉安縣萬福鎮凈坑村、峽江縣水邊鎮分界村的農家書屋已頗具規模。而有些地方的農家書屋規模較小,沒有固定場所,藏書量不多,沒有專人負責,無法正常開放,難以滿足村民需求。
農家書屋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村級圖書館,與私人租書店不同,農家書屋的業務運行與圖書館運行相似,需要一套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然而,許多農家書屋在書屋管理、業務開展等方面都缺少一套科學的方法與制度,出現圖書室開放時間隨意性較大、圖書登記不規范、圖書擺放混亂無序、圖書損毀及丟失嚴重等問題。更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方由一些個體戶負責管理農家書屋,出現了收費或變相收費的情況,這不利于農家書屋社會效益的充分發揮。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有九億多農民,其文化素質相對較低,農村缺乏讀書氛圍,全國92%的文盲、半文盲在農村,且絕大多數農民沒有受過職業技術和技能培訓,這已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要障礙之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新一代農民極度渴望知識信息。新農村建設需要圖書,農業的發展需要圖書,農民改變自己的命運需要圖書。因而,在農村建立農家書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迫切需要。當前,縣級圖書館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探索新形勢下新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如何拓寬服務領域,植根農村、服務農村,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教育、情報職能,是縣級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征程中,縣級圖書館應順應時代發展,利用自身的優勢積極為農家書屋建設服務,促使縣級圖書館與農家書屋共同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縣級圖書館是基層群眾進行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是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陣地,在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與省、市級圖書館相比,它在服務農家書屋建設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一是地理優勢??h級圖書館作為基層圖書館,館址一般設在縣城,離農村近,離農民近,能更便捷地服務“三農”。二是人才優勢。縣級圖書館有一批掌握圖書分類、熟悉圖書館業務知識、熟悉圖書管理系統的專業人才,能擔當參與農家書屋建設的重任。同時,縣級圖書館員工大部分為本縣人,與農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了解當地農村的實情和農民的需求。三是資源優勢??h級圖書館作為本地文獻信息中心,具有豐富的館藏文獻和網上資源,這是縣級圖書館參與農家書屋建設的重要信息保障。
加快農家書屋工程建設,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需要全社會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針對目前有些地方有些人對農家書屋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的情況,縣級圖書館應充分利用本地的各種媒體,加強宣傳報道,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農家書屋,吸引更多的人參與農家書屋的建設??h級圖書館要及時、認真總結各地好的經驗和做法,廣泛宣傳農家書屋建設所取得的可喜成績,用生動的實例說明農家書屋為保障農民基本文化權益、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改善農村文化環境所作的突出貢獻。井岡山市圖書館利用本地各種媒體,宣傳報道了拿山鄉勝利村園林廟組養蛋鴨專業戶龍云仁利用農家書屋致富的事情,產生了不錯的社會效應。他像許多養殖戶、種植戶一樣,經常到農家書屋查閱技術方面書籍,聽農業講座,向農業專家咨詢,尋求科學方法解決養鴨遇到的各類問題。2009年,他養了150只母鴨,除去成本光賣蛋就盈利3萬元左右。
農家書屋是新農村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是提升新時代農民文化素養的課堂。農家書屋功能與作用的充分發揮,關鍵在于農家書屋管理員。農家書屋工程主要任務和目標的完成要求管理員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h級圖書館首先要對農家書屋管理員進行愛崗敬業教育,增強他們為鄉親服務的責任意識,其次利用專業人才優勢對管理員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吉安縣圖書館以鄉鎮為單位,定期舉辦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班。同時,抽調圖書館專業人員深入到農家書屋進行現場指導,幫助管理員對圖書進行分類、編號、建檔,建立了圖書借閱登記薄。還在有條件的桐坪鎮張家村農家書屋建立了圖書登記數據庫,這樣既便于圖書的查閱,又防止了圖書的流失。
農家書屋如糧倉,而書就好比糧食,選好糧食放入糧倉至關重要。吉安是個勞務輸出的農業大市,農村多為老人、婦女和留守兒童??h級圖書館協助農家書屋購書前,應對農村閱讀現狀、閱讀人群結構、閱讀需求等情況進行調研,以“圖書選購在確保農村農業的基礎上,注重老年和少兒書籍、改善鄰里關系和法律等方面書籍”為原則,制訂采購清單和選書模式,合理配置各類圖書。目前,吉安每個農家書屋都有30多種共1604冊的各類出版物,農業、法律、科普、少兒圖書占總數的60%,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術類占20%,農村醫療衛生類圖書占10%,其他圖書占10%。量身定做的各類書籍,滿足了農民群眾多層次的文化需要。在吉安市青原區天玉鎮流坊村的農村書屋里,《新農村文化知識手冊》、《老年保健百科全書》、《農民致富》等實用書籍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電視、DVD經常播放《測土配方施肥》等農業節目。
農家書屋是村民脫貧致富的加油站,也是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的好場所,在農村承擔著傳播先進文化和開展社會教育的功能。講座作為傳播知識、陶冶情操、指導人生的知識服務,是圖書館一項重要的業務工作。江西省萬安縣圖書館與農家書屋協作,利用農閑時節,經常聘請農業專家,為農民開辦科技講座。講座根據當地農業生產活動特點及季節變化的實際情況,就種植、養殖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深入講解,并到田間地頭對種養殖大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吉安縣圖書館依托豐富的圖書資源,充分利用農家書屋對農民開展“日讀一張報,月讀一本書,季上一堂課”的學習活動,開展各種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新形勢下中央大力實施的一項文化創新工程。該工程綜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與整合,通過互聯網絡、衛星傳輸、光盤載體等多種傳輸方式讓文化資源最大限度地為全社會共享,最大限度地滿足基層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村群眾求富裕、求健康、求文明的需求。隨著這一工程縣、鄉、村三級圖書館(室)網點建設的逐步健全,縣級圖書館應充分發揮縣級支中心的作用,將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文化資源以及吉安市有關部門、團體、企事業單位正在縣內開展的“萬村書庫”、“紅軍長征路圖書長廊”等資源納入農家書屋建設中,同時整合各農家書屋的資源,制作地方聯合目錄,實現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充分利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農家書屋,將極大提升農家書屋的信息化、現代化水平,有效緩解農民“學科技難、獲信息難、找市場難”等問題,使更多的農村讀者愿意走進農家書屋,利用農家書屋。
[1] 朱振恒.農家書屋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圖書館雜志,2008(11):37—40.
[2] 徐林.公共圖書館與農家書屋建設[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0(1):29—31.
[3] 田方斌.論“農家書屋”工程的出版服務營銷模式[J].中國出版,2006(11):32—33.
[4] 向文強.試論縣級圖書館在“農家書屋”工程建設中的作用與職能[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11):108-109.
[5] 宋建華.公共圖書館在農家書屋建設中的作用[J].黑龍江史志201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