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珩
(珠海市圖書館,廣東 珠海 519000)
隨著圖書館數字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迅速發展,圖書館正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社會信息公司、咨詢機構的不斷出現,給圖書館帶來了強大的競爭壓力。圖書館只有提高館員素質,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生存、求發展。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除了引進高素質人才外,更應加強館員的繼續教育,以豐富的知識武裝他們的頭腦,以嫻熟的技能提高他們的本領,把圖書館由“知識寶庫”真正變成“知識噴泉”。
繼續教育是指已經脫離正規教育,已參加工作和負有成人責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從橫向看,“繼續教育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結合點”;從縱向看,“繼續教育是專業技術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進行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重要手段”。公共圖書館開展館員繼續教育工作,主要目的是通過圖書館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的傳授,改善館員知識結構,提高館員服務能力,以適應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和本職工作的需要。
面對網絡環境下的圖書館工作要求,公共圖書館館員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與工作的客觀要求相差較大。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館員存在著知識結構不合理、計算機水平和外語水平偏低等現象。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其管理方式、服務方式、工作內容都將發生根本性變革。現代圖書館正在向自動化、電子化、網絡化和虛擬化轉變,文獻采編、參考咨詢、讀者服務等逐步實現網絡化服務,這些都對館員的知識水平、工作技能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館員必須接受繼續教育,掌握先進技術,以適應網絡時代圖書館的發展要求,推動圖書館事業的不斷發展。
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提供了便利,圖書館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和信息的提供者。隨著讀者多元化需求的增多,書刊文獻等一次文獻不再是讀者唯一的需求,文獻單元信息、綜合信息、事實信息等深層次的信息服務越來越受到讀者的青睞。因此,館員應參加繼續教育,掌握現代技術,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的服務,滿足讀者的需求。
創新型人才,就是在合理的知識結構基礎之上,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并且將自身的創新素質合理地與其專業領域相結合,能夠開發出創造性成果的人才。創新性人才不僅要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技智能素質、社科人文素質、個性心理素質、勞動身體素質,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突出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現代社會,人們較以往更加重視自我發展、自我設計、自我創新。圖書館事業要發展,同樣需要創新型人才。培養創新型人才,除了通過學歷教育外,繼續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途徑。公共圖書館應加強館員繼續教育,通過繼續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繼續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運行機制,實行科學管理,才能使繼續教育工作持續、穩定、健康、快速地開展起來。目前,許多公共圖書館沒有建立有效的繼續教育機制,特別缺乏繼續教育的政策約束機制、培訓實施機制、基地建設機制、學籍管理機制、經費保障機制、評估考核機制。同時也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夠真正調動館員學習的激勵機制。繼續教育激勵機制的缺乏,不利于圖書館營造人人崇尚學習的氣氛,也不利于激勵館員參加各種繼續教育。
由于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讀者結構及需求和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服務模式、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及手段都發生了變化。而目前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課程設置陳舊,教材內容過時,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手段落后,繼續教育整體效果不佳。一些圖書館仍沿襲傳統的圖書館教育課程及使用內容陳舊的教材,基本上采用“填鴨”式授課,沒有著重培養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針對性不強,學員學習效果不顯著。特別是沒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來開展繼續教育工作,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還沒有在公共圖書館館員繼續教育工作中得到普遍應用。
公共圖書館是公益性社會文化機構,依靠財政撥款維持生存,很多圖書館管理者只重視圖書館的經費等問題,對館員繼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對培養高素質館員關注不夠。大多數館員認為圖書館工作是簡單的借借還還,端的是“鐵飯碗”,沒有樹立起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對學習和更新知識缺乏自主性,缺乏奮發向上的精神,繼續教育意識比較淡薄。目前,絕大多數館員參加繼續教育是為了應付評職稱,當職稱評定的目的一旦達到,他們的學習也就松懈甚至中止。
館員繼續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圖書館必須根據長遠的目標計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來督導實施。《關于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1](以下簡稱《意見》)中指出,要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通過證書、學習檔案、網絡管理等方式,連續記載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基本情況、規范登記內容和要求。專業技術人員每人每年脫產或集中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累計應不少于12天或72學時。有條件的地方、部門和單位可實行學分制,實行網絡化和量化管理。實行繼續教育評估制度,對企事業單位繼續教育總體工作、責任目標、活動過程內容、個人學習效果等實施評估。建立繼續教育考核和激勵機制,把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情況作為對其考核評價和崗位聘用的重要依據,在聘任專業技術職務或申報評定上一級資格時,作為重要條件。要建立健全政府、單位、個人共同出資的多層次、多渠道的繼續教育投入機制。公共圖書館可按照《意見》要求并結合本館實際,制定培訓管理、學籍管理、經費保障、評估考核等制度,從制度上規范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規范館員的學習。
公共圖書館應在館員中宣傳繼續教育的重要性,使他們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自覺地參加繼續教育。不同的館員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如有基礎性學習、補充性學習、提高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圖書館應開展多類型的繼續教育,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
3.2.1 開展補缺型繼續教育,培養復合型人才
圖書館工作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服務工作,館員要做好圖書館工作,不僅要掌握圖書情報方面的知識,而且要了解其他學科背景知識和具有一定的外語能力。圖書館要對剛走向工作崗位的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生,應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通過進修、自學等方式對他們開展其他學科知識的教育。對非圖書情報專業畢業的在職館員,應采用培訓和進修等方式對他們開展圖書情報專業知識的教育。通過這種互補學習的方法,培養復合型人才。
繼續教育為館員角色轉變提供了實現的途徑和保障,為復合型人才如學科館員的成長創造了條件。
學科館員是擁有圖書情報知識和某一學科背景知識的館員,是指為某個特定學科讀者服務的館員,他們的職責在于發展圖書館服務,并使其所負責的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公共圖書館提供學科服務是滿足研究型讀者需求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公共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目前,學科館員的學科服務只在部分高校圖書館開展,公共圖書館尚未實行學科服務。公共圖書館必須打破傳統單一的、淺層次的、被動的和封閉的服務模式,建立學科館員制度,主動為讀者提供人性化服務,開展學科服務。學科館員制度給圖書館工作模式和服務模式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是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方向。
3.2.2 開展更新型繼續教育,培養服務能手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迫切要求館員不斷豐富和更新知識,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目前,大多數公共圖書館的業務工作已由傳統的手工操作變為計算機操作,以自動化方式搜集、整理、加工、組織、貯存和傳遞知識信息。館員只有不斷更新知識,學習現代服務技能,才能順應信息管理現代化的發展潮流。為此,公共圖書館應根據工作的需要開展館員繼續教育工作,如舉辦有關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及網上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討班或學習班等,以提高館員服務技能。
3.2.3 開展拓展型繼續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
21世紀是學習的世紀、創新的世紀。21世紀的館員不僅要掌握圖書情報知識、相關學科知識及現代信息技術,還要具備創新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培養館員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不僅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需要,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因此,館員繼續教育不能局限于狹隘的專業范圍和純學科知識的教育,要注意館員知識廣度和能力的培養。應加強館員的管理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公共關系學等理論知識及職業道德的教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日益頻繁,圖書館加大了外語文獻資源的收藏力度。館員精通一至二門外語,是做好外文文獻信息服務工作的重要前提。所以,公共圖書館也應加強館員外語知識的培訓,使他們成為對外交流和對外服務的能手。
館員的繼續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寬,地區差異大,需要各部門發揮各自的優勢,分工協作,共同負責,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繼續教育模式。第一,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同文化部社會文化司,對各級公共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工作進行統籌規劃、統一管理和協調,根據各級圖書館員繼續教育整體需求,制訂計劃和指導方針,開展各層次的館員繼續教育工作。第二,各級公共圖書館應充分開發內部資源,對繼續教育制度進行完善,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多層次、有針對性的館員繼續教育。如通過面授、函授、電化教學、自學加輔導等多種教育途徑,開展館員繼續教育。其中,面授形式效果最好,函授和電化教學方式適應面最寬,自學加輔導途徑最靈活。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遠程教學和分散教學將成為重要的教育途徑。館員可不受地區、場所、時間的限制,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現代通訊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自由靈活地共享網上的教育信息資源。
“圖書館無論現在或將來,必然會繼續承擔交流信息的中心任務”。網絡時代圖書館的發展,對館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共圖書館要采取一切措施,想盡一切辦法,利用一切條件,加強館員繼續教育,培養高素質的館員,不斷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
[1] 關于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意見[EB/OL].[2010-04-06].http://www.gov.cn/ztzl/kjfzgh/content_883779.htm.
[2] 熊麗.數字時代的圖書館管理[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3] 吳慰慈.圖書館事業與圖書館學教育[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4] 謝珂珂.試論繼續教育與現代圖書館員 [EB/OL].[2010-03-28].http://www.hyst.org/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8.
[5] 王瑞榮.高校圖書館員自主學習研究[D].四川:四川大學,2006.
[6] 任慶芳,劉金元.試論高校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J].現代情報,2003(7):186-187.
[7] 尹桂秀.創新圖書館員的繼續教育機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1(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