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知識自由與閱讀限制

2010-03-22 12:54:26沈光亮洛陽理工學院圖書館河南洛陽471023
圖書館建設 2010年7期
關鍵詞:圖書館國家

沈光亮(洛陽理工學院圖書館 河南 洛陽 471023)

閱讀是傳承人類文明、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式,自由地閱讀以獲取知識信息既是公民全面發展的必需,也是民主社會公民的基本權利,是知識自由的重要體現。所謂知識自由,就是指知識的自由生產、自由傳播、自由接受、自由管理的狀態,或者說是知識活動主體(限從事知識活動的人)在公平、開放的環境下,無限制或最少限制地進行知識的生產、傳播、接受、利用和管理活動的進程或狀態[1]。知識自由作為公民權利的重要方面,已經成為當今民主政治的重要價值觀。當代任何一個民主國家都無一例外地通過憲法和法律把知識權利(包括教育權、思想自由權、參與科學研究與文化活動權等)確認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知識自由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步產生的。人們爭取知識自由的權利的歷程始終伴隨著與統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閱讀限制的斗爭,并隨著人類民主社會的發展進程而不斷深入。隨著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作為以滿足公民文化利用需求而設立的公共圖書館不斷強化服務意識、保障公民利用圖書館的自由是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的重要體現。盡最大可能地滿足公民文獻信息需求,堅持普遍開放、平等服務和以人為本業已作為我國圖書館服務的基本原則并向社會鄭重承諾[2]。如何認識我國圖書館相關法規的閱讀限制規定,對于正確理解知識自由和和諧社會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1 閱讀限制的歷史考查

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有利于改善個人的知識結構和思想意識,并可進一步轉化為政治資源,因此,政府、權力階層或某些社會團體、個人會對言論、道德、思想進行必要的監管、規范和控制。集權國家乃至民主國家當其政治權威被認為受到威脅時,都會不同程度地干預圖書的生產和傳播,以限制公民閱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從中國歷史的發展來看,官府在圖書資料的公布和利用上均采取了嚴格的限制。早在戰國時期,為了適應封建專制政治的需要,一些諸侯開始實行“挾書禁令”的文教政策,這種措施到了封建社會高度中央集權國家建立時愈演愈烈,如秦焚書禁學、西漢獨尊儒術等,對不符合統治需要的文獻典籍均予查禁焚毀。自漢代確立官府藏書制度后,我國歷代封建統治階段均不同程度地對社會文化傳播加以控制,制定有收藏、整理和利用圖書典籍的相關典章制度。如西漢時就曾規定,凡未經皇帝許可,不能私借,不能錄制副本,否則予以嚴厲制裁[3]。隨著紙張和印刷術的發明和普及,閱讀圖書更為方便,統治階級擔憂圖書的廣泛流通和民智的提高危及王權,紛紛制定了控制圖書出版流通的防范措施。我國北宋真宗便頒發了圖書審查制度,申明凡是將違禁文字“販賣、藏匿、出售者,并依銅錢法出借罪賞施行”[4]。封建統治者還往往采取編纂大型圖書的方式,打著“稽古崇文”的幌子,籠絡文人志士,搜集征用民間藏書,對不符合統治需要的圖書典籍則加入另冊,最終達到“寓禁于征”、統一思想的目的。“宋太宗既平列國,所得降臣至多,恨無地以處之,于是設為六館,修三部大書…… 永樂靖難,復修《永樂大典》,亦意許”[5] 166。清乾隆年間編撰《四庫全書》時被查禁毀版的圖書就有3 929部[5] 170。

在西方國家,古巴比倫時期國王亞瑟班尼拔就對圖書館藏內容進行檢查和控制[6]。公元前5世紀,羅馬就設置了“監察官”一職,專門追查人們的閱讀情況[7]。亞里士多德曾以“自然的意圖”為依據得出一個獨特的結論:“奴隸不可能有考慮問題的本能。”“雅典和斯巴達克只向自由人提供教育,十分之九的人口是不享有學習的權利的。”“書是供有選擇的少數人使用的。”[3]即使到19世紀,等級較低的平民階層仍沒有受教育的權利,自然也就沒權利使用圖書[3]。中世紀后期的歐洲圖書審查制度極為盛行,在歐洲政教一體的集權國家里,宗教的狂熱常常給圖書帶來厄運,所謂“異教徒”的圖書不僅招致查禁,而且遭受大規模的焚燒。1538年,英國亨利八世頒布法令,要求“禁止或避免用英文印刷錯誤及異端的觀點”,規定任何一本英文書不經國王特許,不得進口,違者監禁,沒收書籍并罰款;任何一本書不經樞密院或指定官員的許可不得在王國內印刷,違者由國王監禁并處以罰款[8]。即使到中世紀,大學圖書館也只收藏具有一定價值且實用的圖書。除非同一學科的藏書已有一定數量或已獲得更好的復本,任何圖書均不得借出館外[5] 121。1701年,法國設立書業管理局,對圖書出版予以嚴格審查。資產階級取得政權后,盡管明文規定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等資產階級民主權利,但圖書審查制度并沒有取消。在20世紀法西斯統治下的德、意等國更是變本加厲,往往采用暴力手段禁止出版或言論自由。即使在當今美國等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比較健全的國家,圖書館等機構仍受到來自社會團體、宗教團體、政治團體或機構、政府官員、行政部門等各方有形或無形的壓力,迫使圖書館不要采購某些圖書或限制其流通范圍。

2 閱讀限制的現實意義

在國家概念下形成的不同政治環境中,集權政府出于政權安全和意識形態的需要,都會有選擇地開放知識自由,因此,在階級社會里,知識本應自由傳遞卻被打上了濃厚的政治烙印。現代社會雖然不可能存在像中世紀歐洲那樣嚴苛的圖書審查制度,但并不意味著圖書館提供資料的自由絕對地沒有限制,而是受到社會秩序維護、知識產權保護、社會公德輿論、信息傳播技術和閱讀環境與成本等諸多因素的制約。雖然各民主國家憲法均確立了公民基本文化權利保障原則,但在許多國家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性意義。

2.1 閱讀限制是維護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需要

知識提供和知識服務屬于上層建筑,具有明顯的社會導向功能,它必須與社會性質相一致。作為嚴格的政治組織,國家的首要目標是維持其政權的合法性和穩定性,公民的任何行為都必須納入法制之下,相比而言,保障公民個體的自由權利和文化傳統居于次要地位[9]。公共圖書館作為公民閱讀的重要場所,是民主國家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的重要制度安排,但其實質仍是政治的一種表現形態或延續,也必然要受到國家政治意識形態的影響。公共圖書館為了避免危及國家政權安全和違反社會道德的知識信息傳播,對知識信息進行必要的選擇,其目的就是堅持公民閱讀的社會效益,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操守,保證社會責任的落實和維護公共利益的實現[10]。所提供的資料一旦因為種族、民族、階層等原因而引起了某個公眾團體或居民區的不滿,從而招致非議和責難,圖書館就會迫于各方面壓力而不得不將資料撤架。這樣的事件在圖書館界可謂層出不窮。

當前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公共圖書館盡管標榜全民性和開放性,但仍改變不了統治階級的文化機構這一屬性。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通過一項《圖書館意識計劃》,授權FBI系統監控公共圖書館和研究圖書館中外國用戶的行為[11] 77。該計劃因為政府未經授權就侵犯個人隱私及威脅到憲法第一修正案所規定的用戶自由獲取信息權而受到強烈批評并被迫中止。但“9·11”事件后,為了保衛國家安全、打擊恐怖活動,美國于2001年10月出臺了《愛國者法》,對聯邦15項法律進行了修正,擴大了FBI和執法機構獲取圖書館記錄的權力[11] 79。

此外,知識信息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影響著一個國家經濟、文化、社會和結構的各個方面,因此,各個國家紛紛行動起來,制定一系列公共政策,加大對知識信息傳播利用的干預,以確保在未來發展中搶占制高點[11] 1。

2.2 閱讀限制是促進個體全面健康發展的需要

民主國家無不把努力促進公民個體的全面健康發展作為自己的重要目標。國家建立公共圖書館以滿足公民閱讀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公民參與社會和自身發展的能力。對于大多數圖書館來說,在承認閱讀自由的同時,也必須擔負引導公民正確的知識利用方向的責任,尤其是保護青少年的責任。因此,無論什么性質的國家政權,無不把淫穢、墮落等不道德的書刊資料納入限制閱讀的范圍。在知識信息網絡傳播日益普及的當今社會,有條件的圖書館都安裝有過濾軟件來限制公民信息閱讀。雖然限于技術原因,難免也會“矯枉過正”,在封鎖了有害內容的同時,還屏蔽了其他一些可利用的信息,但為了保證個體的思想健康也在所不惜。如在2001年3月,美國圖書館協會向法院提起訴訟,以違反自由言論權為由要求撤銷《兒童互聯網保護法》(1998年),為此美國最高法院于2003年6月對此給予最終裁定,認為公共圖書館安裝過濾軟件并不違反憲法中言論自由的原則而應予維護[11] 72。

2.3 閱讀限制是文獻和知識權利保護的需要

人類文明的傳承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保存人類文化遺產是公共圖書館的基本職能。不少圖書館都存有大量的古籍文獻,這些古籍文獻因年代久遠而載體損壞。為保護這類文獻資料,圖書館一般都采取限制利用措施,以盡量延長保存時間。此外,隨著知識產權意識的深入,圖書館在履行知識提供職能時,也會受到有關版權法規的約束。雖然因“合理使用”①而得以妥善解決了與復印相關的版權問題,但公共借閱權②的維護仍會提高書刊利用的成本。近年來,在歐洲,圖書館收費已經成為一種日益普遍的現象,有償服務是歐洲國家圖書館獲取經費的重要來源之一[11] 120。目前全世界至少有34個國家在其法律體系中承認公共借閱權制度,其中約有19個國家進一步制訂實施公共借閱權大綱并加以履行[12]。

3 知識自由與閱讀限制

在人類的價值目標系統中,自由與平等是相伴相生的,只有自由而沒有平等或只有平等而沒有自由的社會,都被認為是非正義的社會[13] 28,只是在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自由與平等這兩大價值目標的選擇側重點不同而已。平等和自由都要受到正義的限制,只有在正義的基礎上,自由和平等才能協調地達到它們各自的最大限度,過分或過度的自由和平等都有可能變為有害。在知識信息領域,信息公平與知識自由就是一對相伴相生的價值目標。信息公平和知識自由雖然都具有政治范疇屬性,但側重點是不一樣的。信息公平強調了社會信息利益的倫理關系協調,國家和政府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來調整社會信息利益分配,使之保持相對平等的狀態,以體現社會民主和執政正義。知識自由則強調社會成員知識行為的正當,國家和政府在通過法律確立公民知識行為正當的同時,積極維護公民的知識權利,以促進公民的全面發展。

從社會現實來看,知識自由更應是一種價值追求和政權主張。正因為相比信息公平,知識自由更不易具操作性,國家一般只能從政府責任上給予制度支持,不提議制定且應阻止制定侵害讀者利用圖書館權利的法律、法規,自身也不制定不利于保障公民利用圖書館權利的行政規章[14]。主張把知識自由考量和自主權交由公民自己,即“應由讀者自己鑒別各種資料、觀點或思想,決定應該閱讀何種資料、接受或信仰何種觀點”[15]。如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之規定,“國會不得制定關于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宗教活動自由;限制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愿申冤的權利。”[16]

盡管在現實中信息公平與知識自由的目標價值有背離的傾向,但一種社會制度決不能缺失平等的精神。一個人只能享有正義所能允許的自由,而不能超出這個限度。因此,知識自由雖然是個人或組織發展必需的基本權利,但這種權利的享有必須受到一定范圍的限制。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在確立公民有信息和思想的自由的同時,也強調了公民在享有此項權利時必須帶有特殊的義務和責任,如尊重他人的權利或名譽、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生或道德等。公民履行義務和責任的同時即對個人的自由的限制[17]。

知識自由之所以需要受到限制,并不是因為知識自由本身是非正義或非道德的自由,而是因為這種自由權利的行使有可能妨礙或侵害其他主體的其他正當權利[13] 119。圖書館作為公共權利的行使者,其目的是為了保障每個公民的知識文化權利[18]。圖書館為了體現服務的最大公共性和保障公共安全,對讀者閱讀的限制(如借閱數量、時間及保管義務)都應當是適當的、合理的。如不少人指責圖書館區分服務是對知識自由的直接妨害,殊不知任何一個圖書館在館藏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完全滿足所有公民的閱讀需求,根據讀者知識信息需求的特殊性和專門性進行深層次細分,以用戶滿意為尺度開展有區別服務,既是對讀者知識信息需求的最大尊重,也能使館藏信息資源更好地被利用。

4 我國關于閱讀的制度性限制

社會主義國家的圖書館事業是公然標明其階級性的,即為無產階級專政服務。具體到我國圖書館而言,圖書館首先要堅持社會主義服務方向。作為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根本,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人民經過努力探索后得出的共同結論。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圖書館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服務方向。我國《省(自治區、市)圖書館工作條例》指出,公共圖書館“應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利用書刊資料,為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19]“為了引導公眾的正確的政治信念和價值取向,圖書館在開展讀者服務工作時,省館應采用多種形式報導館藏 、宣傳好書,正確指導讀者閱讀,充分發揮館藏書刊資料的作用。”[19]圖書館只有堅持引導讀者正確的閱讀方向,才能保證社會責任的落實和維護公共利益的實現,為此,我國已有的公共圖書館法規文件中均含有對文獻信息利用的限制規定。

目前我國尚未出臺全國性的圖書館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只是幾部行業圖書館管理條例,主要有文化部于1982年頒布的《省(自治區、市)圖書館工作條例》、原國家教委于1987年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2002年修訂)和中國科學院于1991年頒布的《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工作條例》,后兩者沒有關于閱讀范圍的明文規定。《省(自治區、市)圖書館工作條例》第8條明確規定:“省館應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確定圖書的借閱范圍。除根據中央和國家出版主管部門規定對某些書刊停止公開借閱外,不得另立標準,任意封存書刊。善本、孤本及不宜外借的書刊資料,只限館內閱覽,必要時,經批準可向國內讀者提供復制件。”[19]從限制利用的角度看,這一規定包含了以下3個意思:(1)不同的讀者圖書借閱范圍不同;(2)中央和國家出版主管部門規定的某些圖書不宜借閱;(3)珍貴文獻的借閱要受一定限制。省(自治區、市)圖書館作為地方公共圖書館的最高層次,負有其他各級公共圖書館的協作和協調任務,此規定可視作適用于所有公共圖書館。

從1996年開始,我國一些地方進行了地方性圖書館立法,至今為止,已經誕生了8部圖書館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政府規章。它們是《上海市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1996年)、《深圳經濟特區公共圖書館條例(試行)》(1997年)、《內蒙古自治區公共圖書館管理條例》(2000年)、《湖北省公共圖書館條例》(2001年)、《河南省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2002年)、《北京市圖書館條例》(200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修訂稿)》(2002年)、《浙江省公共圖書館管理辦法》(2003年)。在這些地方性法律中,均參照《省(自治區、市)圖書館工作條例》對借閱范圍進行了限制,唯一的不同是在借閱限制的依據上,各地方性法律均籠統為“國家規定”,而《省(自治區、市)圖書館工作條例》則明確表述為“中央和國家出版主管部門規定”[19]。這一表述,筆者理解為只要是公開出版發行的文獻資料都不應進行閱讀限制。

我國新聞出版總署于2001年發布的《出版管理條例》第26條規定,出版物不得包含的內容主要有10個方面,即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宣揚邪教、迷信的;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20]。此外,該條例第27條規定:“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誘發未成年人模仿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和違法犯罪的行為的內容,不得含有恐怖、殘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20]第28條規定:“出版物的內容不真實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其出版單位應當公開更正,消除影響,并依法承擔其他民事責任。”[20]《出版管理條例》第26條中禁止出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20]表述更為嚴謹。筆者認為,我國關于信息出版內容的規定還應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和《電子出版物管理規定》(1997年)。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005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07年)等法律中所規定的商業秘密、著作權糾紛、個人隱私危害社會秩序和擾亂市場秩序等內容均因禁止出版而列入閱讀限制內容。李國新先生依據國際慣例并考慮中國現實,認為下列資料就應該屬于限制提供的范疇:違反現行憲法與法律的資料;涉及國家安全和國家秘密的資料;業已成為文物的資料原件;侵犯人權和個人隱私的資料;被法律判定為淫穢出版物的資料;捐贈和托管的資料中,捐贈者或委托者拒絕公開的非公開出版的資料[21]。

注 釋:

①合理使用是知識產權方面的一個概念,它允許人們無需征求版權所有者的同意,就可以自由使用受版權保護的部分內容。其限定條件就是所使用的部分相對于該作品的總篇幅來說較短,而且不會有損于該作品的擁有人的經濟利益。

②公共借閱權又稱公共出借權,是指作者因其版權作品在圖書館被公眾借閱而享有獲得報酬的權利。

[1] 蔣永福. 關于知識自由與圖書館[J] . 圖書館雜志, 2003(8):9-12.

[2] 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服務宣言[EB/OL] .[2010-01-13] .http://csxy.dgut.edu.cn/lib/Article/ howAr-ticle.Sasp?ArticleID=209.

[3] 程亞男. 走向權利的時代:讀者權利百年演變[J] . 圖書館, 2004(3):4-6.

[5] 謝灼華. 中國圖書和圖書館史[M] .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987.

[6] 哈里斯.西方圖書館史[M] . 吳靳 萍, 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9:18.

[7] 楊威理. 西方圖書館史[M] .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8:37.

[8] 陳金鋒. 都鐸王朝圖書審查制度探微[J] .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6):10-14, 21.

[9] 萬俊人. 政治倫理及其兩個基本向度[J] . 倫理學研究, 2005(1):5-10.

[10] 袁慶東. 圖書館之于知識自由態度探析——基于ALA《圖書館權利宣言》的視覺[J] . 四川圖書館學報, 2008(5):2-6.

[11] 羅 曼. 信息政策[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5.

[12] 江向東. 版權制度下的數字信息公共傳播[M] .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146-148.

[13] 蔣永福. 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M]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7.

[14] 蔣永福.圖書館自由:定位及其責任主體[J] .圖書館, 2006(5):8-11.

[15] 唐 瓊.以美國圖書館協會為視角看知識自由的維護[J] .圖書館,2005(4):6-8, 12.

[16] 袁慶東. 圖書館自由的憲法之緯[J] .新世紀圖書館, 2008(4):12-14.

[17]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EB/OL] .[2010-01-13]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1/2003-0/20/content_698226.htm.

[18] 范曉鵬. 讀者權利:沖突與限制[J] . 圖書館建設, 2006(6):1-3,6.

[19] 省(自治區、市)圖書館工作條例 [EB/OL] . [2010-01-13] .http://law.baidu.com/pages/ Chinal- awinfo/2/96/6f917f6ea52930 b5ee2b2192f59b238b_0.html.

[20] 出版管理條例 [EB/OL] .[2010-01-13] .http://baike.baidu.com/view/438232.htm?fr=ala0_1.

[21] 李國新. 圖書館權利的定位、實現與維護[J] . 圖書館建設, 2005(1):1-4.

猜你喜歡
圖書館國家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飛躍圖書館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亚洲 成人国产| 91色老久久精品偷偷蜜臀| 无码日韩视频|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 黄网站欧美内射|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狠狠干综合|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色妺妺在线视频喷水|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日本视频91| 欧美区日韩区| 香蕉精品在线|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成人在线不卡|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色综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人人爽人人玩人人妻|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国产在线97|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中文字幕1区2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无码 在线 在线|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天天色综网| 五月天福利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久久夜夜嗨|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手机在线|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床戏一区|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va免费精品| 中文字幕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