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洋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圖書館學系,福建 福州 350007)
網絡新技術層出不窮,呈百花齊放之態(tài)勢。Web2.0概念已深入人心,谷歌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更是大刀闊斧,云計算成為網絡巨頭們的新寵。基于Dspace構建知識庫在中國信息機構迅速崛起,圖書情報界也不失時機地提出了Lib2.0概念,Lib2.0僅僅是圖書情報界信息技術之路的初演,信息資源建設之路依舊漫長。在當代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期,獨立學院也蓬勃興起并茁壯成長起來,二者的交匯給圖書館發(fā)展模式帶來了新成員,即獨立學院圖書館,但同樣也使獨立學院圖書館的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
2008年2月29日,教育部在京召開全國獨立學院工作會議,強調優(yōu)化教育資源,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強調獨立學院在法律和制度上的獨立地位;促進獨立學院在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上改革創(chuàng)新。因此獨立學院圖書館就具有資源依托母體學校,獨立運作管理機制,文獻信息收藏專業(yè)性和針對性較強等特點。
我國獨立學院產生于1999年,據2007年統(tǒng)計數字,全國共有獨立學院318所,截至2009年4月,教育部公布全國獨立學院總數為322所,湖北省有31所,位居第一,江蘇省和浙江省分列二三。獨立學院10余年內數量擴大,在校生人數激增,短時間內的飛速發(fā)展造成了獨立學院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存在著不易調和的矛盾現狀。
網絡信息資源以指數方式遞增,然而獨立學院圖書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圖書情報及計算機專業(yè)人員數量較少甚至沒有。構成比例主要以學歷低、非專業(yè)人員以及業(yè)務水平低的工作人員為主,難以適應獨立學院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部分獨立學院圖書館甚至并未架構自己的網絡系統(tǒng),電子出版物閑置,資源的利用率很低,甚至停留在閱覽室階段,此矛盾從根本上制約著館藏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和建設。
獨立學院圖書館在資源采購過程中比較注重與學院優(yōu)勢專業(yè)相關信息資源的采集,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獨立學院圖書館的館藏特色,但卻使圖書館信息集散地的效用大打折扣。但在采購經費確定的情況下,如何確定二者的采購經費分配比例一直深深困擾著圖書館的領導層,在實際工作中經費的運用總是顧此失彼,捉襟見肘。
目前,各種類型的圖書館仍比較注重紙質資源的采購與收藏,同時很多高校圖書館也加大了電子資源的購買力度,但是二者存在著許多重復信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獻資源重復購置的浪費現象。
獨立學院圖書館大多依托并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享用母體圖書館信息資源,然而對于學校母體圖書館已經擁有但獨立學院圖書館應當收藏的特色資源,在實際處理過程中主要是重復購置,這就進一步加劇了圖書館經費緊張的程度。
獨立學院的跳躍式發(fā)展使在校生數量激增,然而絕大部分的獨立學院圖書館館藏一般在30萬至50萬冊左右。為了增加館藏,很多圖書館選擇先湊數量滿足評估要求而放棄質量把關,這將不利于獨立學院圖書館的長遠發(fā)展。
獨立學院圖書館在新的發(fā)展形勢下,如何結合自身特點,滿足師生信息資源數量及質量需要?筆者認為在獨立學院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應以搞好基礎館藏建設為起點,重視專業(yè)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ǎng),在資源構成上主要利用網絡和電子資源,利用開源機構庫軟件構建特色知識庫。
獨立學院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雖然面臨著時間短暫、壓力巨大等問題,但是要達到教學水平評估規(guī)定的文獻數量非一朝一夕之事。急功近利、只求數量必將導致日后工作舉步維艱。所以獨立學院圖書館必須以提高信息資源的質量為工作重心,從獨立學院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實際與現狀出發(fā),制定出適合自身發(fā)展的長期規(guī)劃。
建設方向:圖書館的采購經費合理分配,明確資源采購原則,突出獨立學院圖書館的特色資源收藏,重視電子資源建設。
資源采購:由于獨立學院圖書館的母體依托性,在資源采購上應該摒棄“小而全”的思想,把采購的重心集中在特色文獻資源的收藏及利用上,適當購買優(yōu)秀數據庫,優(yōu)先解決資源數量問題。
資源利用:采用“推”式服務,結合校園網絡提高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利用率,由單一紙質資源架構向紙質文獻、數字化館藏、電子信息館藏和免費網絡館藏多位一體的資源架構轉變。
建館理念:由于獨立學院圖書館服務對象以在校師生為主,從學生和教師的構成情況分析,獨立學院圖書館應該以服務教學為主,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優(yōu)先;教學為主,輔助科研”的建設理念。
獨立學院圖書館服務內涵貧乏,管理跟不上,主要是人員構成問題,特別是缺乏圖書情報專業(yè)人員。因此,獨立學院應該著力引進圖書情報專業(yè)人員、計算機網絡專業(yè)人員,并且注重通過繼續(xù)教育、業(yè)務培訓等方式加強隊伍的素質建設,使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yè)技能,形成“專而全”的館員構成體系,從而保證圖書館信息資源開發(fā)工作的正常運作。
獨立學院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要求采訪人員具備較強的業(yè)務能力、館藏評價能力等綜合素質,特別是對學院的重點學科專業(yè)有深刻的認識。編目人員應該對CNMARC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不能只是停留在網上下載CNMARC數據、復制、粘貼的機械操作階段。流通人員應該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信息分類及鑒別能力,而不是停留在簡單的借還書階段。圖書館還應積極邀請本院各學科專業(yè)的專家、教師及學生代表參與到信息資源的建設中來。在日常采訪工作中,最好依靠有關專家進行信息甄別,以有效地彌補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yè)知識的不足,從而實現信息資源建設的科學化。
在圖書館硬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圖書情報人員是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關鍵因子,是圖書館工作中最活躍的因素,工作人員要精通網絡資源獲取的各種技術,并能夠用來檢索、采集、整合、開發(fā)網絡信息。依據學院的優(yōu)勢和重點學科建設的需要,關注互聯網上相關學科的最新動態(tài)信息,重視相關學科資源的開發(fā)。可以建立圖書館自己的網絡免費資源整合數據庫,利用相關網絡信息收集軟件加快信息收集的速度,再結合專業(yè)館員篩選、監(jiān)督,提高收集信息的質量。
例如,很多大型期刊報紙發(fā)行商已經提供期刊報紙的電子版,因此開發(fā)簡單的資源導航或集成的整合系統(tǒng),通過搜索關鍵詞技術實現自建期刊報紙系統(tǒng)與所購買數據庫的統(tǒng)一檢索,實現普通期刊報紙與專業(yè)學術期刊的互補,從而達到減少購買普通報刊期刊經費的目的。
獨立學院圖書館為了適應網絡發(fā)展的要求,應該重視開發(fā)和利用各種類型的電子資源,從而解決社會信息數量急劇增長、收藏能力有限而又迫切需要提高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矛盾。
電子資源是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獨立學院圖書館在電子資源與紙質文獻協調發(fā)展、共建共享的基礎上,應適當購買能滿足在校師生需要的各種電子資源,如光盤文獻。
有條件的圖書館應對特色文獻進行數字化處理,轉化為二三次文獻和專題數據庫,并置于圖書館電子資源服務系統(tǒng)中,以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根據學院重點學科的設置情況,整合網絡信息資源與電子資源,共同構成本館的虛擬館藏,以補充信息資源數量,提高信息資源保障能力。
例如,以工程技術類為主的院校,在文學類資源方面就以電子資源采購為主,紙質文獻為輔,從而把更多的采集經費投入到工程、建筑類信息資源的采購上,形成特色收藏的同時卻不失文獻種類的多樣性。如此不僅充分利用電子資源,而且可以實現紙質文獻資源與電子資源的互補共建,達到減少相同信息資源不同種類重復購置的矛盾。
Dspace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MIT Libraries)和美國惠普公司實驗室(Hewlett-Packard Labs)合作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并于2002年10月開始投入使用的,以內容管理發(fā)布為設計目標,遵循BSD協議的開放源代碼數字存儲系統(tǒng)。目前已經在我國多所高校圖書館及信息科研單位被正式運用于構建知識庫,特別是目前已經對Dspace的漢化及安裝配置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研究。Dspace已經是我國信息機構構建知識庫時應用比較廣泛的軟件之一。此外,Dspace提供了完善的元數據描述功能,可以滿足大多數數字資源的提交、保存、管理和發(fā)布等應用需求。對于獨立學院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可以選擇DSpace作為應用平臺,快速開發(fā)出完善的存儲解決方法,形成獨立學院圖書館信息資源特色庫。
獨立學院圖書館可以根據學院及圖書館各部門工作需要,利用Dsapce設置相應信息板塊,擴大信息資源來源和種類,重視開發(fā)和利用各種類型信息資源,從而解決社會信息數量急劇增長與圖書館收藏能力有限的矛盾。根據學院重點學科專業(yè)的設置情況,可以利用Dspace構建知識庫與學院圖書、期刊、報紙等資料實現互補。
圖書館特別是獨立學院圖書館有必要建立圖書館電子資源服務系統(tǒng),對圖書館各種資源進行統(tǒng)一建設形成讀者服務平臺,如建立紙質文獻、電子文章欣賞、光盤文獻數據、教學視頻統(tǒng)一資源服務系統(tǒng)等。在搜索結果中對于紙質文獻提供其館藏位置,電子資源則提供在線閱讀、欣賞及下載地址。統(tǒng)一服務系統(tǒng)可以通過調整多種資源平臺來實現。如通過提供館藏數量給超星數字圖書館,利用“超星讀秀”實現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的有效整合;通過ILAS的功能擴展,利用MARC相應字段實現光盤與紙質資源的整合;將影音系統(tǒng)與ILAS和超星讀秀以及自建知識機構庫等利用關鍵詞進行整合,從而實現各種類型資源的統(tǒng)一檢索。
獨立學院只有結合本學院的學科、專業(yè)設置情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制定適應獨立學院信息資源建設的科學框架,結合網絡數字資源,合理利用采集經費,更好地完善信息資源收藏結構,以收集與學院優(yōu)勢及特色專業(yè)相關種類的信息資源為重點,保證專業(yè)學科信息基礎扎實,重點學科信息收藏方向明確。從而尋找到獨立學院圖書館采集經費緊張、急需提高資源數量且又必須保證信息資源質量三者之間的平衡點。從而實現三者之間互補式建設,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和服務質量。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獨立學院名單[EB/OL].[2009-11-23].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7/info7067.htm.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加強規(guī)范管理 促進獨立學院健康發(fā)展[EB/OL].[2009-11-23].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2038&infoid=1204279462452415(2008-02-29).
[3] 龔亦農.數字圖書館的資源整合.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EB/OL].[2009-11-23].http://www.chnlib.com/ZYLWJ/shuzitsg/200604/195.html.
[4] 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 [EB/OL].[2009-11-23].http://www.ndcnc.gov.cn/datalib/qikan/2005/2005_08/qikan.2005-07-29.3388901357.
[5] DSpace-DSpace系統(tǒng)簡介 [EB/OL].[2009-10-25].http://www.hudong.com/wiki/Dspace.
[6] 楊潔.論獨立學院圖書館資源信息的建設.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10):122-124.
[7] 吳晶娥.獨立學院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新對策.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6(2):19-21,36.
[8] 徐紅玉.獨立學院節(jié)約型文獻資源建設的對策.情報探索,2007(2):48-50.
[9] 徐茗臻.陳易萍.試論獨立學院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7(3):76-77.
[10] 宋生艷.獨立學院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15):55-57.
[11] 曾婷,董麗.DSpace的相關研究進展及應用探索.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7(6):11-15.
[12] 葉鷹,黃晨.基于DSpace的Lib2.0[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3):2-5.
[13] 鞠延玲.近5年我國信息構建研究述略.圖書館學刊,2007(4):123-126.
[14] 焦麗.我國知識組織研究狀況分析.圖書館學刊,2007(4):126-126.
[15] 馬玉琴.信息構建研究綜述.圖書館學刊,2005(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