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王寶芝
(1.遼陽市圖書館;2.遼陽市宏偉區圖書館,遼寧 遼陽111000)
隨著知識更新的加快,學習變成終身化,人們必須隨時隨地學習新知識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和自身發展的需要。社區圖書館以其覆蓋面廣、位于居民居住區之中、服務形式多樣、靈活方便等特點,理所當然應該成為全體居民接受教育的理想殿堂。
圖書館承擔著終身教育的職責,但這一切必須以貼近民眾、為廣大群眾所依賴和利用為前提。而事實上,市級和區級圖書館只能方便城市中部分人享用。只有居民身邊的社區圖書館,能夠做到充分滿足現代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需要,使其成為傳播文獻知識信息的重要媒介,這就完善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延伸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觸角,彌補了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的不足。
社區圖書館作為社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豐富居民業余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總體文化素質等方面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由于社區圖書館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性、服務性、娛樂性,它可以有效地占領社區這塊陣地,加強思想教育,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學習氛圍,增強親和力和凝聚力,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增強城市的文明程度。
隨著我國各項制度改革的深入,人口流動性的增強,社區肩負起了更多的管理、教育的責任,社區文化建設與提高人口素質,豐富人民生活,保持社會穩定息息相關,因此,作為社區文化建設的龍頭,社區圖書館建設成為社會發展的必需。
以遼陽市宏偉區為例,前幾年因街道經濟條件的限制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街道圖書館的建設發展緩慢,而社區根本沒有圖書館。近幾年,宏偉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建設學習型城區和爭創全國先進文化縣區的遠景規劃,社區的文化建設已成為全區的重要工作之一,社區圖書館的建設出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宏偉區城區的13個社區都建立了圖書館,分布在生活區內,總藏書量達5萬余冊,政府每年都劃撥一定的經費用于訂閱報紙、雜志。各社區圖書館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社區工作人員能夠克服困難,積極開展圖書借閱和讀者活動,熱情為讀者服務。
近幾年內,宏偉區政府投資300余萬元,新建了3個社區圖書館,并對原有的社區圖書館進行了改造,擴大了面積,新增了設備,新購了圖書,在硬件上基本達到標準。2009年上半年投資新建的鵬程園社區圖書館面積達200多平方米,設有圖書借閱室、期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等多個對外服務窗口,圖書管理及借閱工作十分規范,成為各社區圖書館的標桿。
各社區圖書館充分利用自身條件,舉辦各類讀書活動。如鵬程園社區圖書館常年堅持開展的“小曹讀報”活動,深受社區居民的好評,多家媒體給予報道。湖東社區圖書館開展的假日學校活動,每逢寒暑假都組織中小學生到社區看書、讀報,舉辦各種講座、征文比賽以及演講等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盡管社區圖書館建設出現了良好的發展趨勢,但由于各社區存在著多種具體情況,圖書館的管理和使用情況差別較大,也存在很多問題。
宏偉區13個社區圖書館中面積最大為200平方米,最小的只有30平方米,差距很大。其中還有兩個圖書館與其他辦公區、活動室共用一個場地,沒有專門供讀者閱讀的場所,制約和影響了圖書館的發展。
現有社區圖書館藏書最多的為1萬余冊,少的為500余冊,所訂閱的報紙、雜志數量品種最多50余種,少的10來種。從藏書的種類看,主要以文學類、歷史類居多,其他如科普類較少,特別是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圖書資源更是貧乏,滿足不了城區居民的閱讀需求,影響了社區圖書館的吸引力。
社區圖書館是只投入無產出的社會公益事業,經費不足幾乎是所有圖書館面臨的最大問題。有的圖書館已連續多年購書經費為“零投入”,個別社區圖書館的圖書是在初建時一次性投入或由共建單位捐贈,而后再無后續新書,導致圖書閱覽室的書籍陳舊,長期沒有更新,流通量少,難以讓圖書館持久健康發展。
多數社區圖書館現有人員業務能力較低,很多圖書館沒有專職的管理人員,大多為社區工作人員兼職。即使是專職人員,也是從遼化公司退養的四零五零人員,沒有受過專業培訓。這些人員精力不足、業務不熟、活力不強、服務觀念僵化滯后,這也是制約社區圖書館發展的重要瓶頸。
綜上所述,當前社區圖書館建設雖然初具規模,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使社區圖書館更好地建設和發展。
政府在社區圖書館建設中要起主體作用,各地區政府應根據本地區具體行政規劃、人口數量、社區規模、知識結構、年齡組成等情況做出本區社區圖書館發展中長期規劃,政府通過規劃、資金的支持和嚴格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幫助社區圖書館不斷完善服務配套設施和配備圖書館專業人員,并增加一定的藏書量。社區圖書館也應及時與上級領導、主管部門溝通匯報社區圖書館服務的成績與不足,以及讀者的愿望,讓上級領導加深對社區圖書館的了解,充分認識到社區圖書館存在的意義,以便給予經費保障。
在縱向上,區圖書館與社區圖書館之間,在圖書資源的利用上建立資源共享機制,通過建立“圖書流動站”的方式,實行區圖書館的圖書向各社區圖書館流通。區圖書館要根據各圖書流動站讀者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圖書充實到社區圖書館,不斷豐富社區圖書館藏書數量與種類,進一步增強圖書館的吸引力,并適時給予人力資源支持,選拔有責任心、事業心和有敬業精神的館員,定期指導和幫助社區圖書館管理人員提高業務管理水平,實行區圖書館帶動社區圖書館戰略。在橫向上,實行社區圖書館之間的合作,互通有無,以彌補社區圖書館文獻資源的不足,實現資源共享、協調發展。
社區圖書館要積極創新工作思路,挖掘社區資源優勢,動員各種社會力量,來發展社區圖書館事業。如宏偉區新建的龍頂山莊社區圖書館,因在館舍建設上花費了大量的資金,短時期內難有財力購進大批圖書,他們積極同遼陽市新華書店溝通,聯合開辦圖書館。由社區圖書館為新華書店無償提供場地,新華書店無償為圖書館提供圖書1萬冊免費為社區居民借閱,居民如有購買需求,圖書也可以出售。通過采取這種合作模式,實現了各取所需、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目的,既擴大了圖書館的規模,又滿足了廣大居民的需求。奧林園社區轄區內有沈陽工業大學遼陽校區、遼化高中、遼陽市第十八中學、遼化第三小學等多所學校,這些學校都設有圖書館,而且藏書量豐富,并有素質較高的專業管理人員,但只對本校學生開放,使得圖書館的職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奧林園社區圖書館同這些學校建立了共建關系,開展圖書流動活動,學校圖書館還定期為社區居民開放提供借閱服務,這樣不僅解決了居民看書難的問題,同時也擴大了學校圖書館的服務范圍,使學校圖書館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實施,為圖書館深化服務內容和創新服務方式創造了有利條件。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生動、快捷的傳播方式為廣大讀者開闊視野、獲取信息提供極大便利。特別是遼寧省利用廣播電視村村通網絡和機頂盒技術,傳輸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資源的“遼寧模式”,成本低、效果好、進程快、安全便捷,讓廣大農民群眾在家里通過電視機收聽、收看文化共享工程的節目,實現了共享工程的進村入戶。筆者認為,共享工程在服務農村的同時也應該走進社區圖書館,讓社區的居民也可以共享信息資源,以改變社區圖書館單一的傳統的服務方式,促進社區圖書館的建設。比如宏偉區的13個社區都已配備計算機、電視機和大型電子屏幕,政府可以同有關部門協商在各社區安裝機頂盒,各社區就可以通過已有的各種設備接收共享工程的信息資源,把先進優秀的文化信息資源傳遞到居民身邊,最大限度地發揮共享工程資源在社區圖書館建設中的作用。
居民小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家庭是小區的文化細胞,家庭讀者是社區圖書館讀者隊伍的基礎。對家庭這支潛在的讀者隊伍,社區圖書館要轉變服務觀念,改變過去一人辦證一人用的規定,要以家庭為單元,一個家庭辦一個借書證,使全家每個成員都可以到社區圖書館借書,滿足家庭讀者的知識信息需求,從而營造出濃厚的家庭讀書氛圍。同時,要關注特殊或弱勢讀者群的需求,開展送書上門、上門讀書讀報等活動,把服務工作做實、做細,加強圖書館與社區居民的溝通和交流,讓居民對圖書館產生依賴感,使圖書館成為社區多元化的文化信息交流中心。
[1] 張曉原.社區圖書館現狀分析及發展構想.圖書館,2005(4).
[2] 蔣永福.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的政府責任.圖書館論壇,2006(6).
[3] 鄒華華.關于社區圖書館的發展戰略.圖書館雜志,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