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波
近年,我校采用導學單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分為五至六人的固定合作小組,圍坐在一起,教師為每一節課設計一份包括學習目標、活動過程、課堂檢測、課堂總結四大部分的導學方案,課堂根據導學單進行。其中最主要的是活動過程,為了使學生完成課堂學習目標,教師設計一系列的活動,由學生小組完成,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習得新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是根據合作學習理論進行的一種實踐。那么,究竟怎樣才能真正體現合作學習的理論?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有效性呢?經過自身的實踐,并考慮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和其身心發展特點,我認為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心設計,促進互動
1.設計必要的活動。不必要的重復活動會讓學生感到無聊,會降低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比如: 在一節高三英語復習課中,教師首先進行默寫詞組學生互改的活動,但第二個活動又讓學生翻譯相同的詞組。教師的目的是為了鞏固這些詞組,但第二個活動仍然停留在讓學生記憶的層面,如果設計一些實戰性的題目讓學生運用這些詞組應該會更有意義。
2.設計分層的活動。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能力不同,所以每一節課的幾個活動應該由簡到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英語課堂的活動也應該多樣化,才能適應高中學生的心理需求。例如:英語課文疏通課上,有快速閱讀、仔細閱讀、讀后活動,在以上每個閱讀過程中,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再如:讀后活動目的是讓學生運用課文中學到的知識,但基礎弱的學生基本認為課后活動是自己無法勝任的,因而選擇不參與,所以,教師可以在這個活動中設計循序漸進的討論話題,讓每個學生都能逐漸參與這個活動。
3.設計清晰的活動過程。在很多英語課上進入一個活動環節學生馬上討論,但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討論膚淺,更無法做到吸取其他成員的觀點修正自己的觀點,根本不是真正的互動。因此,每一個活動都應該有清楚的活動過程。例如: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討論問題,教師應該給出一個過程:閱讀課文→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組織好學生的活動過程。
4.設計有趣創新的活動。高中生處于活潑的、好動的、喜歡變化的年齡,每天單調重復的模式會減退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在英語課堂上要讓學生自發地多說多練,設問法、搶答法、表演法、競賽法、游戲法等多種形式都可以被利用來創造出一個充滿激情、妙趣橫生的情境,激發學生對活動的興趣。
二、明確分工,促使參與
確定小組每個成員的分工,如組長、副組長、資料員、記錄員、報告員等,并采用輪流制。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任務,就不會出現少數學生由于基礎差或性格內向等原因推脫責任或沒有機會鍛煉的情況,每個學生都會逐步增強能力、建立自信。
三、加強溝通,鼓勵互助
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找出學生不積極參與活動的原因,鼓勵沒有自信的學生,幫助基礎較弱的學生。還可以與整個小組進行溝通,查問并幫助解決小組內出現的問題或矛盾。通過課后“面對面”的誠懇溝通,學生之間也會加深了解,并能建立起互幫對子。在課堂活動中自覺性較弱的學生會被提醒督促,英語基礎較弱沒有信心的學生會得到同組成員的鼓勵幫助,從而形成團結互助的合作小組,課堂活動在輕松融洽的氣氛中進行,從而消除少數學生對運用英語表達交流的恐懼心理。
四、引導提示,激發思維
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受閱歷、思維方式或生活經驗及性格等的限制會出現很大的差別,甚至有些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腦中空白不能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時需要教師的幫助。所以,教師在學生小組活動時并不是一個局外者,而是引導者,幫助者,提示者。比如在讓學生討論“What have Beijing Olympic Games brought to Chinese?”這個問題時,多數學生會考慮到經濟方面而很少會提及政治、文化、體育等各方面的影響;教師可提出一些問題來提示學生,如:Do you think foreigners can know of the culture of China? Can you give some examples? Do you know that the leaders of many countries came to China during the games? What did they do? What can the meeting of them and the leaders of China bring? 只有通過教師及時的引導,學生才能全面思考問題,課堂活動才能真正有效,也才能讓學生通過活動掌握更多知識、增強各方面能力,從而逐漸積極地參與活動。
五、加強評價,提高參與
學生需要實現自身價值、需要不斷的鼓勵,但有些教師認為只要達到了教學目標及效果對于學生個人或小組的評價可免,長此下去,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會大大降低。因此,教師就要將過程評價與終極評價結合起來,才會使學生更關注合作學習的活動過程。首先讓學生了解評價要素,如語音標準、語言流暢、表情到位、思維創新、內容意義、完成情況等。其次,既要對小組進行評價,也要對個人進行評價。可實行自評、成員互評及小組互評。另外,要注意引導學生注重爭取不斷的進步與提高,即自己與過去相比是否進步,這樣才會使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逐漸增強信心,敢于參與小組活動。最后,評價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要通過評價建立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活動的有效性。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成功在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必須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最大潛力。通過小組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能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分析和綜合能力,也會讓學生在討論中提高聽、說、讀、寫基本技能。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進行精心的活動設計、加強引導及評價等,另外多反思自己教學的不足,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才能使小組活動真正有效,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理論真正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