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蓮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生所學的課程越來越多,英語學習的時間也很有限,然而,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對英語的關注程度并沒有降低,學生還是要承受考試的壓力。因此,擺在教師面前的現實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并創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創建高效的英語課堂是課改逐漸深化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也是提高初中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必然途徑。
一、為課堂做好完美的準備
1.課前做什么最好?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如果需要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就不能每次都以讀課文或者默寫單詞開始,否則會讓學生產生疲乏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結合初中英語教學要求,進行類似新聞播報、演講時刻、單詞接龍賽、經典英文歌曲欣賞等活動。老師要有一定的學期計劃,使這些課前活動成為一個project,對學生進行持之以恒的訓練,最后可作為成果展示。比如新聞播報,要求每節英語課都有學生按學號進行準備,播報的內容必須是最新的新聞,學生必須整合新聞材料并脫稿播報,播完可進行提問,檢查聽眾的收聽情況,不僅加強了播報員的口語能力,也提高了全體聽眾的聽說能力。
2.如何讓學生一開始就進入積極狀態?
俗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課堂的開始是很重要的,它或多或少決定了這堂課的成功與否。要想從上課一開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都調動起來,老師應該在課前布置恰當的預習任務,讓學生和教師心中有同一張“譜”,師生才能配合默契。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初中生不再像小學生一樣幼稚,已經不喜歡各種比賽或游戲了。其實,游戲自古以來是人類文化的一種形態,它不僅屬于孩子,也屬于大人。能把學生鼓動起來,老師就贏得了課堂,因此在課堂的一開始,就應設置一種競爭狀態,告訴學生這堂課的競爭結果和獎懲規則,并且在整節課堂中實踐它。
二、怎樣解決課堂教學中易出現的問題
1.如何解決語法錯誤?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語法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老師聽學生講句子同時還不停地糾錯,這是很不合理的。我們通常稱不停糾錯復讀的老師為“echo”,他們的做法不僅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不了學生大聲說話的習慣。因此,對于學生在口語中所出現的并不妨礙表意功能的錯誤,或在以后的語言積累中可以自行改正的錯誤,我們盡量避免糾正。但也不是說老師可以完全視而不見,針對這個情況,教師在每一節課都可設一到兩位Grammar Police,他們的任務是聽回答問題的同學的基本語法,如果有錯,比如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沒有加s,“警察”就有權當場寫罰單,罰單設計的非常簡單,一般只寫上時間、姓名和錯誤原因。一堂課罰單超過5張就要為同學們唱一首英文歌曲,長此以往,一些低級的語法錯誤就漸漸滅絕了。
2.英語課上有學生講中文怎么辦?
真正有效的英語課堂應該是盡量創造全英文的環境,不管說的好與不好,養成英語課不說中文的習慣能夠培養學生全方位的學習精神;沒有中文,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更加集中;沒有中文,學生有更多機會用英文解釋英文,聽說能力都得到鍛煉了。在每節課上,老師可準備黃牌、紅牌若干,上課就像踢足球似的講一句中文發一張黃牌警告,三張黃牌變成一張紅牌,持紅牌學生就要想辦法爭取回答5個問題進行抵消,不然就算在平時成績上,老師在這里就要起到監督的作用,長此以往,學生們就養成了說英語的好習慣。
3.學生的聲音太輕怎么辦?
培養學生大聲說英語是十分必要的,因為這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也會影響他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長此以往,老師無法糾正學生的發音錯誤,學生也無法有效地通過大聲朗讀來糾正自己不正確的發音,這對一個初中生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所以教師可以分別請坐在最后一排或者角落里的同學擔任“分貝師”,他們碰到說話聲音特別輕的同學,可以舉牌表示聽不清。這個牌子是事先準備好的,如果輕到聽不見,就是0分貝,輕得像蚊子叫,就只有1分貝了。不合格的人需要重復自己的話,直到分貝師不再舉牌為止。持之以恒,大聲說話就成了習慣,反之也適用。
三、怎樣的課堂活動最有效
面對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如果要問哪種最有效,那么應該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標決定”。課堂活動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我們在設置教學目標的時候可以有目的地選擇最有效的活動。以PPP教學法為例,在Pre?鄄task preparation這個過程中,老師一般以復習舊的知識、引出新的知識為主要教學目的,因此可設置一些密度較大的分大組開火車比賽活動,這樣人人都有機會進行復習,比如Quick response、背單詞、互相出題回答等。While?鄄task procedure部分的機動性很大,一般情況下分兩個部分:新授部分,可多設計Pairs 活動,操練新學的句型或者對話;提高部分,可設計以3-5人為單位的小組活動,比如對話討論、設計對話內容、造段落等。在這個過程之后,一般由組內一個成員完成大段陳述,也可要求其他同學輔助板書、肢體語言等,同時也可分大組進行猜測活動,請若干同學上講臺與下面的同學對話。Pro?鄄task activity一般可以按班級人數平均分小組進行表演,人人參與,或者可以分給每個小組一定的任務,進行全組活動,活動的使用和設計是一種復雜的工作,活動的選擇同樣是一件重要的事,相信更多的實踐可以帶來更多的靈感和經驗。
有人說,一個教師應該具備半個演講家的口才,半個作家的文才,半個演員的表演藝術 ……正如商家搞好了宣傳策劃就贏得了市場,同樣,能把學生鼓動起來了,老師就贏得了課堂。如果我們能不斷提高英語教師自身的授課水平,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努力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始至終都能讓學生饒有興趣地去學,我們就可以戰勝學生學習的頑敵——厭煩情緒,使英語學習能持久下去,并發揮學生潛在的能動力,那么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一定會有突出而驚喜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