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娟
通脹的抬頭,貨幣政策的收緊,似乎都預示著人民幣匯率升值進程的開始。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繼續在6.827附近徘徊,市場爭論的焦點卻集中在兩個問題:升值進程何時啟動?升值的幅度有多大?
在一片“升值”的呼吁聲中,超預期的2009年宏觀經濟數據出臺了,1月18日和2月25日,央行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共計1個百分點。央行的舉措究竟是防通脹的一顆定心丸,還是升值通道開啟的序幕?我們將拭目以待。
長期升值趨勢不改
自2009年年末開始的對人民幣升值的呼聲在今年年初繼續加強,許多媒體和經濟學家都認為,今年年內人民幣升值幾成定局。
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有其必然性。如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范一飛所言,匯率是一國的購買力相對于他的貿易伙伴國購買力的價格。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的購買力勢必要增強,因此實際匯率就有升值的需要。此外,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全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貶值6.1%,今年有理性回歸的空間。
外匯儲備的持續增長也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不小的壓力。最新出爐的外匯儲備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末,中國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3992億美元,同比增長23.28%;2009年全年國家外匯儲備共增加4531億美元。路透社的分析稱,即使刨除美元對其他籃子貨幣貶值因素和外匯儲備投資收益,中國2009年新增外匯儲備中無法解釋的短期資本流入也將在千億美元左右。
1月18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熱錢在中國的凈流入是存在的。原因很簡單,一是人民幣鑒于國際上的壓力有可能升值,另外中國經濟發展好于美日歐的預期,再加上加息的可能性,這些因素很可能造成熱錢的進入。我認為2010年的匯率目前還不好解釋,有一種可能性是進入中國的熱錢感到中國經濟的風險很大,因此還在觀望。”
來自物價上行的壓力
1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CPI同比下降了0.7‰但是12月通脹有抬頭的趨勢,當月CPI同比增長1.9%,超出此前市場的預期。通脹限制了普通居民的購買力,有可能導致增加人民幣與其價值的背離程度,從而形成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顯然地,重返通脹期的印象將促使政府官員更急切地尋求控制通脹預期的方法。”位于倫敦的資本經濟學公司(Capital Economics Ltd.)的經濟學家馬克·威廉(Mark Williams)表示。從去年10月起,有關政府官員表態,將把防通脹作為政策的核心目標之一。
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3.54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全年“保八”任務超額完成。“強勁的經濟恢復表明中中國采取的寬松的貨幣、財政、信貸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矛盾的是,這也蘊藏著經濟過熱和通脹的風險。”彭博社援引一位經濟分析師的話表示。
2009年全年,PPI下降了5.4%,是1 978年這項數據公布以來的最低值,不過也在12月由負轉正。12月PPI上漲了1.7%,在連續12個月下滑后首次轉正。由于PPI是CPI的先行指數,PPI轉正可能意味著此后CPI繼續上漲的趨勢。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駐北京的分析師孟原(Isaac Meng)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通脹是政府著力防范的一個問題,我們將看到央行陸續地收緊政策。”
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低
1月21日出臺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第四季度增長率為10.7%,為2007年來的最高水平,這主要受益于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消費者補貼和信貸的井噴。隨著經濟刺激政策有計劃地退出和對國內通脹水平的擔憂,2010年新增信貸會有所控制,貨幣投放量也將相對減少,因此,人民幣升值很可能發生,但是升值的幅度不會太大。
1月20日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09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報告披露,2009年金融機構本外幣新增貸款9.4萬億元,約為2008年新增貸款的兩倍。天量的信貸增加了對不良貸款的擔憂,銀監會等部門多次表示,2010年信貸水平將得到控制。銀監會預計,201 0年銀行新增貸款將增長16%~18%,即人民幣7.5萬億元。
同時,貨幣政策的新一輪緊縮預期重現。首先,經過兩次調整后,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由15.5%升至16.5%。財華社認為,這一水平距上次高位17.5%仍有差距,估計仍有兩次上調機會。
此外,1月19日央行發行的240億元的1年期央票中標收益率1.9264%,上漲幅度達到8.3個基點,超出市場預期。財華社分析認為,央票利率上升勢態已形成。國際評級機構穆迪認為,當央票利率攀升至2.25%時,央行便會加息;在彭博社的一份調查報告中,經濟學家們預計央行將在今年第三季度之后才采取行動,并將首先上調貸款利率。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左傳長的推測,央行將在決定升息前,先放松人民幣升值,以避免助長資本流入,引發通貨膨脹。“在央行升息的同時,維持人民幣匯率不變只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左傳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彭博社稱,截止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將上漲3%。
資本項目有望逐步開放?
在2010上海產業政策說明會上,政府官員表示,世博會期間,有可能會首次推出人民幣和臺幣的雙向兌換,以方便兩岸同胞的需求。同時,今年將推動臺資企業的上市,并加強兩岸交易所的合作以及兩地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合作,并發展兩岸金融機構的互設辦事處。
1月9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在第14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金融崛起的根本標志是人民幣國際化,而現在是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時機。”
戴相龍認為,貿易順差和人民幣幣值穩定堅挺,應更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面對我國雙順差形成巨額外匯儲備和人民幣長期穩定的形勢,應不失時機地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一定要等到資本項目全部開放。他建議擴大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對外開放,如允許外國政府、中央銀行、大型企業等到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
在2009年1 1月簽訂的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中,臺資金融機構仍未獲得開辦人民幣業務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