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志
(東營職業學院,山東 東營 257091)
具有電流負反饋和速度負反饋的直流電機的雙閉環調速系統,不僅能加快啟動過程,還能在正常工作時提高響應速度。在閉環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采用晶閘管逆變電路,夠成可逆調速系統,就具有快速制動,快速反饋等功能[1]。
直流電機的雙閉環調速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電流調節和速度調節之間實行串聯聯接,及以速度調節器ASR的輸出,作為電流調節器ACR的輸入,再用電流調節器ACR的輸出,作為晶閘管觸發器AT的控制電壓,從而調節晶閘管變流器的整流電壓Ud,這樣,兩種調節作用就能互相配合,相輔相成。為了獲得良好的靜態、動態性能,兩個調節器一般都采用PI調節器。

圖1 轉速/電流雙閉環系統框圖
圖1中轉速調節器ASR和電流調節器ACR的型式和參數將在設計過程中決定。
轉速電流雙閉環調速系統屬于多環系統,電流環是內環,轉速環是外環。設計先從內環入手,首先設計電流調節器,把電流環等效為轉速環中的一個環節,再設計轉速調節器。設計方法是根據對閉環工作的要求,選擇典型系統的類型,然后按最佳參數為閉環系統設計合適的調節器,最后求出調節器參數。

圖2 轉速電流雙閉環調速系統的動態結構
雙閉環調速系統的動態結構圖如圖2所示。由于檢測信號和轉速檢測信號中常含有交流諧波成分,在反饋端加上T型濾波器。同時為了補償反饋通道中的慣性作用,在給定通道中也加入時間常數相同的慣性環節。
電流環設計主要為電流調節器的選擇及參數計算。
(1)電流環結構的簡化。由于電流的響應過程比轉速響應過程快得多,因此假定在電流調節過程中,轉速來不及變化,從而不考慮反電動勢E的影響,所以反電勢的反饋支路相當于斷開,再把反饋環節等效地移到環內。
因為Ts和Toi一般都比Tl小得多,可作小慣性環節處理,故取TΣi=Ts+Toi。其中簡化條件應滿足擾動作用下的閉環傳遞函數[2]:

電流環結構圖最終簡化為如下框圖:

圖3 電流環的動態結構簡化圖
(2)電流調節器的選擇。對于經常起制動的生產機械,希望電流環跟隨性能好,起超調量越小越好。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選擇典型I型系統設計電流環。如果生產機械工作環境的電網電壓波動較大,希望電流環有較強的抗電網電壓擾動能力。從這個觀點出發,電流環應該采用典型II型系統設計電流環。另外,電流環中兩個時間常數之比,也可決定選擇方案。在這里選用典型I型系統進行電流環的設計。
圖3表明電流調節ACR的調節對象是雙慣性環節,為了把電流環校正成典型I型系統,ACR函數必須是PI調節器形式。其傳遞函數為

為了消去控制對象的大慣性時間常數的極點,選擇τi=Tl,則電流環的動態結構圖簡化為

圖4 校正成典型I型系統的電流環
其中,

比較典型的二階開環傳遞函數,得KI=Ks,TΣi=T。
(3)電流調節器參數選擇。電流調節器參數是KI和τi。現已選定τi=Tl,而τi取決于所需的ωci和動態性能指標。根據生產機械要求的動態性能指標,查表決定[KT]的數值[3]。因為KI=K,Ti=T,所以

在一般情況下,希望超調量σ%<=5%,從中得到[KT]=0.5,因此

(1)電流環的閉環傳遞函數。在設計轉速環時,把設計好的電流環作為轉速調節器的調節對象的一部分,所以電流環的傳遞函數為

轉速環的截止頻率ωcn較低,因此電流閉環傳遞函數可降階近似處理,即


(2)轉速環的簡化即調節器的選擇。
轉速閉環部分的簡化圖如圖5,其中


圖 5 轉速環的動態結構簡化圖

圖 6 轉速環的動態結構簡化圖
圖6為不考慮負載IL的擾動情況下的簡化。因為調速系統首先需要有較好的抗擾動性能,所以采用抗擾能力強的典型II型系統設計轉速調節器。要把轉速環校正為典型II型系統,A,R應該采用PI型[4],其傳遞函數為

調速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為

(3)轉速調節器參數的選擇。轉速調節器的參數是Kn和τn,按照典型II型系統參數選擇方法可得

對直流電動機雙閉環調速系統的參數選擇,根據電動機性能指標進行,根據上面所建立的模型用SIMULINK方框圖(圖7)仿真及其仿真結果(圖8)如下:

圖7 直流電動機雙閉環調速系統的方框圖
SIMULINK方框圖仿真結果為

圖8 SIMULINK方框圖仿真結果
直流電動機雙閉環調速系統的閉環傳遞函數為


(2)程序運行結果如下。

圖9 MATLA語言編程仿真結果

滿足超調量σ小于10%的要求,超調量σ是反映系統的相對穩定性,超調量σ越小,相對穩定性越好,動態響應越平穩;系統的調節時間(又稱為過渡過程時間)ts<=1.5 s,它是衡量系統調節過程的快慢,本系統調節過程很短,系統很快達到穩態值;系統的上升時間tr<=0.2 s,系統的上升時間tr表征了動態相應的快速性,系統的上升時間tr很小,說明系統具有很快速的動態響應特性。另外,本系統還具有良好的抗負載擾動的能力。
總之,直流電動機雙閉環調速系統具有快速起動,快速調速,能獲得很快的響應速度的性能,而且能使系統在過渡過程中,處于最佳狀態,起動時間最短。由于雙閉環系統不僅能加快起動過程,還能在正常工作時提高響應速度,所以是直流拖動控制中常用的結構形式。
[1]梁亦鉑,王正茂,何 濤.全數字直流電機調速系統的原理及數學模型[J].中小型電機,2001,(6):17-20.
[2]曲永印,邵世煌.自抗擾控制器在變頻調速系統中的應用[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6,(4):388-391.
[3]蔣 軍,皇金鋒,董鋒斌.異步電動機的直接轉矩控制系統的仿真研究[J].日用電器,2006,(3):38-41.
[4]李 宏,徐德民,焦振宏.基于DSP的大功率永磁直流電機調速系統設計[J].電力電子技術,2006(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