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炯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血站,江西 吉安 343000)
輸血是臨床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搶救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輸血反應又是困擾臨床輸血的一個不良現象,而由白細胞引起的非溶血性輸血反應最為常見,特別是多次輸血的患者,由于輸注含有白細胞的血液成分,體內更容易產生HLA抗體等,從而引起同種免疫反應,導致發熱、寒戰等臨床反應。為防止此類輸血不良反應的發生,我站應用過濾技術,去除血液成分中的白細胞,以保證輸血療效和輸血安全。筆者結合工作實踐,通過對井岡山地區去除白細胞臨床輸血的研究,就去白細胞的可行性以及過濾前后血液質量的改變等情況,報告如下。
1.1 材料 潔瑞濾白恒溫冷柜、AC-970全自動血球計數儀(瑞典)、一次性去白細胞采血袋(由山東威高和上海輸血技術公司提供)、OLYMPUS 顯微鏡(日本)、Nageotte 計數板(美國)。
1.2 研究對象 1)未濾白細胞組 在井岡山地區8所綜合性醫院臨床輸血二次或二次以上住院患者,年齡1~75歲,共計525例,其中男性患者315例,女性患者210例。 2)濾白細胞組 在井岡山地區4所綜合性醫院臨床輸血2次或2次以上住院患者,年齡1~72歲,共計206例。 3)隨機抽取50袋血液進行檢測,檢測標本包括去除白細胞前的血液和去除白細胞后的血液,觀察過濾前后血液質量變化,對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血紅蛋白進行計數分析。
1.3 診斷標準[1]輸血1~2h后,體溫升高1℃以上,明顯畏寒、肉眼可見皮疹、血壓下降、胸悶和呼吸困難、嘔吐、過敏性休克等癥狀之一即認為輸血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軟件對實驗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自身配對t檢驗。
2.1 輸血反應情況 見表1。
2.2 血液過濾前后質量分析 見表2。

表1 輸血反應未濾白細胞組與濾白細胞組的情況

表2 血液過濾前后血細胞的檢測結果
表1顯示,井岡山地區發生的輸血不良反應以白細胞抗體所引起的非溶血性發熱反應最為常見,尤其是反復輸血患者。主要是由于多次接受輸入HLA不相合的白細胞、血小板,受血者血中產生白細胞、血小板凝集素及淋巴細胞毒抗體,再次輸血發生抗原抗體反應,激活補體,進一步引起白細胞、血小板溶解而釋放熱原,導致發熱反應[2]。白細胞雖然是人體自然防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血液中非治療性成分如白細胞等是一種“污染物”,由血液中存在的白細胞引起的有害反應包括:FNHTR、HLA同種免疫反應和血小板輸注無效、傳播病毒性疾病、GVHD等[3],因此,去除白細胞對輸血安全和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血液濾過白細胞迫在眉睫。表1提示輸注濾除白細胞血液后非溶血性發熱性輸血反應(FNHTR)的發生率明顯減少(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一般認為一次接觸的白細胞數量在5×106以下時,不發生同種致敏,即不會產生HLA抗體;一次接觸的白細胞數量在108以下時,一般也不會發生發熱反應[4]。
表2的50份血液過濾前后檢測結果顯示,白細胞濾除率為99.54%,紅細胞回收率為92.32%,說明白細胞過濾器能高效去除白細胞和回收紅細胞,普遍認為,血紅蛋白回收率的高低可以作為衡量白細胞過濾器回收效果的重要標志,本實驗中血紅蛋白回收率為98.22%,已達到白細胞過濾器本身所要求的質量標準。筆者就井岡山地區各級醫院的醫護人員展開了廣泛的調查,其對去白血液的輸注表示非常滿意,病人輸血反應非常少,外觀色澤紅,輸注流暢,無凝塊堵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我站在江西省率先開展此項技術,并在井岡山地區大力推廣濾白細胞血液,既保證了血液質量,又大大降低了非溶血性輸血反應發生率,而且可以有效預防在受血者體內產生白細胞抗體所引起的副作用,尤其適用于長期反復輸血患者、妊娠婦女、器官移植及有既往輸血史患者,在血站和臨床上都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1]張欽輝.臨床輸血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313-315.
[2]田兆嵩.臨床輸血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248.
[3]劉景漢,歐陽錫林.去白細胞輸血基礎和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輸血雜志,2001,14(4):252-255.
[4]楊成民,李家增,季 陽.基礎輸血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