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瓊,劉龍福,唐衍興,涂楊平,朱 敏
(江西省新建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西 新建330100)
碘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病(IDD)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特別是對胎兒智力發育的損害往往是不可逆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世界普遍實行食鹽碘化政策,IDD得到有效控制[1]。食鹽中加碘是防治IDD最有效﹑經濟﹑安全的措施,而碘鹽監測是落實食鹽加碘,保證碘鹽質量的重要手段[2]。為全面準確地了解我縣居民戶食用碘鹽情況,確保我縣持續消除IDD工作提供依據。現將2006~2010年新建縣碘鹽監測結果報告如下。
1.1 抽樣方法 按照《全國碘鹽監測方案(修訂)》[3]要求進行,每縣(市、區、旗)按東、西、南、北、中隨機抽取 9 個鄉(鎮、街道),其中東、西、南、北片各隨機抽取 2 個鄉(鎮、街道),中片隨機抽取1個鄉(鎮、街道);每個鄉(鎮、街道)隨機抽取4個行政村(居委會),其中2個行政村(居委會)可在鄉政府所在地及其附近抽取,另外2個行政村在非碘鹽率較高的地區或距鄉政府5公里以外的村抽取;每個行政村(居委會)抽取8戶居民食用鹽,每年共抽取288戶居民食用鹽,檢測鹽碘含量。
1.2 檢測方法 碘鹽測定采用GB/T13025.7-1999[4]直接滴定法進行測定。
1.3 判斷標準 評價標準按照《食用鹽》[5]標準(GB 5461-2000)。 食用鹽中碘含量 20~50mg/kg為合格碘鹽;5~20mg/kg(不包含20mg/kg)或者﹥50mg/kg為不合格碘鹽;含碘量低于5mg/kg為非碘鹽。
1.4 數據統計分析 數據錄入EXCEL 2003進行統計分析。檢測數據以x±s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006~2010年共檢測居民戶食用鹽1440份,檢出非碘鹽27份,不合格碘鹽34份(其中22份含碘量大于50mg/kg),合格碘鹽1379份。監測結果顯示,新建縣5年碘鹽覆蓋率均達到90%以上,其中2006年和2009年均達到100%,合格碘鹽食用率為95.76%,非碘鹽率為1.88%。見表1。
2.2 碘鹽監測結果頻數分布顯示,5年檢測的居民食用鹽1440份中,剔除非碘鹽后鹽碘含量為5.29~126.90mg/kg,平均值為33.72mg/kg,鹽碘中位數為33.21mg/kg,相對標準偏差為19.93%。每年樣品的碘鹽合格率、碘鹽覆蓋率、合格碘鹽食用率、鹽碘中位數、相對標準偏差等見表2。而且各率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表1 2006~2010年新建縣居民戶食用碘鹽監測質量情況
2006~2010 年新建縣各鄉鎮居民戶食用鹽碘含量測定的結果表明,2007年的非碘鹽率達到了7.64%。據查,這年有一個鄉的兩個行政村的16份鹽樣中竟有15份含碘量為0,經過回訪,證實這個鄉確實買到了假鹽,應引起重視。2006~2010年的監測數據表明,我縣各鄉鎮碘鹽合格率均大于95%,合格碘鹽食用率均大于90%,不合格率均在10%以下,達到《碘缺乏病消除標準》[6](GBI6006-2008)中對碘鹽的要求,達到了IDD可持續消除狀態。同時我們也看到碘含量超過 50mg/kg的頻數 1.53%比碘含量在 5~20mg/kg的頻數0.83%大了近一倍,也應引起警惕。
這5年監測結果表明,我縣碘鹽市場比較規范,監測程序也比較科學,但仍存在著加碘不均勻,有非碘鹽、私鹽存在。特別要注意有高碘鹽的存在,它正在不知不覺的侵蝕著人們的身體,如高碘性甲亢、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癌等高碘引起的疾病發病率也在不斷增高。另據有關文獻報道,碘過量對甲狀腺細胞可能帶來潛在危害,高碘還可導致甲狀腺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產生,長期攝入高碘除造成高碘性甲狀腺腫流行外,還可能引起高碘性甲亢、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癌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增高;胎兒、新生兒高碘甲狀腺腫可因甲腫而壓迫氣管造成窒息死亡,因此我們在防治碘缺乏病的同時,更應該警惕碘過量的風險,在此我們提請相關監管部門和生產企業注意此類問題的出現,避免人為造成的碘過量[7]。

表2 2006~2010年新建縣居民戶食用碘鹽監測結果頻數分布
食鹽加碘是消除IDD的最有效﹑最經濟可行的措施,碘鹽監測是對干預措施即全民食鹽加碘進程的動態觀察,可逐月逐年了解全民食鹽加碘措施的落實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為全面﹑準確掌握本縣居民食用碘鹽的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保證居民食用合格碘鹽,必須長期﹑系統地開展碘鹽監測工作,即使在一些碘缺乏病已基本控制或控制后的地區,也應如此[8]。
全民食用碘鹽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加大宣傳IDD防治知識,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正確儲存和食用碘鹽,讓居民自覺抵制私鹽,合理使用碘鹽,而我們監測人員工作也必須認真負責,抽樣要隨機,檢測人員應盡量減小實驗過程中的誤差;同時我們更要警惕高碘帶來的危害,這就需要生產企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加碘,切不可盲目的加碘,造成碘過量。還需要鹽業、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督、衛生等多部門的通力協作,各司其職,使廣大人們群眾都能主動自覺的食用碘鹽拒絕非碘鹽,身體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1]沈俊毅,張穎琦.上海市虹口區2002~2008年居民碘鹽監測結果[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10,22(1):28-29.
[2]衛 芳,單竹周,張羽權等.2005~2006年黔東南州碘鹽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8,23(4):295-297.
[3]衛生部.全國碘鹽監測方案(修訂).2006:1-8.
[4]GB/T13025.7-1999制鹽工業通用實驗方法碘離子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1-5.
[5]GB 5461-2000.食用鹽[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1-7.
[6]GB I6006-2008.碘缺乏病消除標準 [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1-10.
[7]陳海波,胡旦芳.南昌市青山湖區2008~2009年碘鹽監測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0,28(3):284-285.
[8]林生茂,張冬生,鄭育馴.2004~2008年揭陽市榕城區居民食用碘鹽監測情況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09,20(4):255-25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