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玲麗
(廣東省惠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廣東 惠州516003)
教學質量評估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而學生評價教師活動是學校教學質量進行動態監測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學校教學改革深入發展的需要,是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學質量,保障教學質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管理方法的不斷進步,學校教學改革的深入和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學生手工評教過程已不能滿足廣大師生對教學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針對如何利用Web技術來解決學生評教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學質量評估對培養優秀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學校原先用傳統的學生手工評教過程的方法。這種手工評教的方法不僅會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統計的繁雜,而且存在著各種信息不易存放、易丟失、易出錯、難以備份和查詢等缺點。隨后筆者利用ACCESS數據庫技術解決了學生評教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出了基于Access數據庫的學生評教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為了滿足系統對先進性、安全性、跨平臺性、可擴展性、可移植性、分布式等方面的要求,利用網絡服務器,可以長期、動態地存儲大量的信息,有利于學生評教管理系統進行檢索、查找、計算、統計等工作。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減輕教學管理人員的負擔,達到真正的以評促教,也為學校進行師資管理,實行聘任制和評選優秀教師及教師職務、職稱晉升提供可靠的依據。因此,構建一個網上學生評教管理系統就顯得十分必要。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本地型數據庫己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起初,學生評教管理系統主要是借助于網絡資源的共享,使網絡中的計算機共享磁盤空間和磁盤上的文件。機械地將整個庫文件傳遞給客戶端,從而實現數據庫的調用和查詢,這種操作容易造成網絡擁塞。后來興起了C/S模式,較之傳統的文件服務器模式性能有了很大改善。但隨著網上瀏覽器功能的進一步擴展,這種網絡體系結構更加清楚,分工更加明確的B/S模式便應運而生,它是C/S模式的換代技術,代表了全球應用軟件技術發展的趨勢。使系統有利于后期的維護和升級。
2.1 系統結構工作原理
本系統采用基于B/S模型的三層結構:客戶端、中間服務器和后臺數據庫。如圖1所示。
2.1.1 客戶端
由統一的Web瀏覽器充當,是用戶與系統進行交互的界面。用戶可以通過管理員分配的用戶名和口令登錄,進行在線操作,接收用戶的HTTP請求,提交到WEB服務器。
2.1.2 中間服務器
是整個系統的核心,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由Web服務器和應用程序服務器構成。Web服務器處理用戶的HTTP請求,將后臺處理結果組織成HTML頁面發送到用戶瀏覽器上顯示出來。應用程序服務器則用于存放系統的功能模塊和應用程序,利用這些功能模塊和應用程序處理各項來自客戶端發出的請求,同時實現對后臺數據庫服務器的訪問,經過查詢、刪除、更新、插入等一系列的處理活動,然后將相應的處理結果通過Web服務器反饋給客戶端。
2.1.3 后臺數據庫
指數據庫服務器,負責對系統中數據的定義和存儲。
2.2 基于WEB的學生評教管理系統功能結構
基于WEB的體系結構,即采用B/S(瀏覽器/服務器)模式。這種結構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操作而不用安裝任何專門的軟件,只要有一臺能上網的電腦就能使用,客戶端零維護。本系統以WindowsXP為操作系統,采用ASP為腳本語言,運用SQL的數據庫技術,設計與開發學生評教管理系統。新系統的運行硬件環境PC機,當用戶使用系統時,通過正確的口令進入系統,進行數據庫的維護操作和運用。系統功能結構如圖2所示。
2.3 教 學工作評議學生調查表(見表1)

圖1 系統結構的工作原理

ASP.NET是.NET開發平臺的一個部件,用來開發駐留在微軟的IIS上,并且使用諸如HTTP和SOAP等Internet協議的Web應用程序。它與ADO.NET相結合,對數據庫進行查詢、修改、添加、刪除等操作。另外,ASP.NET應用程序在服務器端運行,客戶端不易修改,安全性高。一個學生評教管理系統的建立主要的核心技術有三個:一是與后臺數據庫的連接和數據的存取,二是評教過程的處理,三是系統的安全性。
3.1 數據庫操作方法
數據庫的連接和存取對學生評教管理系統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學生信息表、教師信息表、評教信息表都保存在數據庫中供察看和使用。各信息表的字段設置如下:
學生信息表(包括學生編號、學生密碼、班級、學年、學期)
教師信息表(包括教師編號、教師姓名、性別、所在教研室、教師密碼)
評教信息表(包括教師編號、任教科目、任課班級、[1]你認為教師的工作態度、[2]教師對上課或實驗課的管理、[3]教師任課內容的安排、[4]教師上課、下課、[5]教師上課進度掌握、[6]教師講課、[7]教師批改作業、[8]教師輔導學生、[9]教師形象、[10]教師責任感、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總分)
3.2 評教流程分析
評教過程可分為三部分:一是系統管理員登錄,二是學生評教登錄,三是教師查詢登錄。
3.2.1 系統管理員登錄
根據實際情況能夠對學生和教師的信息進行錄入、瀏覽、處理、打印等操作。在學生評教前,系統管理員對學生信息表、教師信息表、評教信息表等情況進行錄入。在學生評教結束后,系統管理員對學生評教提交的結果進行篩選、剔除非法和錯誤數據后,進行數據分析和統計。最后評教系統將統計數據自動將轉換為報表格式,并以教研室為單位進行排序。如果需要長久保存數據,系統管理員還可單獨進行備份數據。
3.2.2 學生評教登錄
每個學生通過選擇班級和輸入密碼進入評教系統。根據本班教師上課的實際情況和所列出的教評內容,對每一位任課教師進行評分和提出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本系統設置了每位學生只能夠對自己的任課老師進行評教,無法看到其他教師和其他同學的評教頁面。評教結束后,系統對結果進行保存提交。
3.2.3 教師查詢登錄
當教評過程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輸入姓名和密碼查看學生對自己的教評結果,并能查看到全校教師的得分和排名情況,通過查看評分和學生對自己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從中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3.3 系統的安全與管理
由于學生評教管理系統的開放性,在促進數據信息充分利用和共享的同時,應當防止各種類型的威脅和侵害,采用合理的信息安全技術和體制來保護系統的數據資源是十分必要的。
3.3.1 硬件支撐
選購兩臺以上服務器,其中一臺作為數據庫服務器,一臺作為WEB服務器,保證WEB服務器Internet、校園網暢通,而數據庫服務器保證校園網暢通、Internet禁止連接。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系統的效率、加快用戶訪問速度,另一方面可以保護數據庫的安全。
3.3.2 網絡安全
因為學生評教管理系統通常會選用Microsoft公司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作為系統的WEB應用服務器,而它是面向全球未知用戶的,因此安全性非常重要。通常采用防火墻技術(Firewall),在系統中設立兩級防火墻,一級為軟件防火墻,另一級為硬件防火墻(可選),確保網絡安全,防止黑客破壞。
3.3.3 授權管理
本系統采用二級安全保障。第一級:依賴于網絡本身對用戶使用權限的規定;第二級:在程序模塊中通過使用密碼控制功能,對用戶使用權限加以限制。
3.3.4 接口設計
模塊功能單一,上、下層模塊之間只存在調用和返回關系,同層模塊之間沒有聯系。模塊功能內聚,模塊之間數據耦合。
本系統為學生對教師評分提供一種公平有效的計算方法,既節省了人力,減輕了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又提高了學生評教的合理性,對教學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基于WEB模式學生評教管理系統的優點主要來自于它的體系結構,它的軟件獨立性和網絡功能使系統的安裝、改進、升級和擴展變得極為靈活;信息發布及時、反饋迅速和數據共享廣泛使網上學生評教變得更加方便,但還存在不足之處。總之,文章僅對WEB模式應用于學生評教管理系統的初步探索,更多的問題有待今后進一步的研究。
[1]鄭剛.基于B/S模式的網上教學系統研究與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1.
[2]張獻.學生網上評教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長春大學學報.2007.
[3]曹衍龍.ASP/ASP.NET數據庫開發實用工程案例精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4]尚俊杰.ASP.NET程序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5]東方人華,劉振巖等.ASP.NET數據庫開發入門與提高[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