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旭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長春130117)
與任務驅動相結合的計算機基礎課PBL教學
曹 旭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長春130117)
傳統教學法;PBL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
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思考和創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逐步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更好的服務社會。基于PBL教學法的自主學習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既培養能力又注重發展的全新的教學模式[1-3]。
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將學習與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于問題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知識,并最終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方法符合教學中要對學生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的思想,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鼓舞了學生獨立學習的動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PBL教學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需要占用大量的時間,這與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學時發生矛盾;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需要豐富的學習資料,需要學校圖書館有豐富的藏書量;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對教師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課堂環境中的PBL學習對象主要局限于課堂上的同學,小組中各成員的思維同質性較高,學習小組總體思維層次難以達到較高的水準,決定了最終問題解決方案的設計缺乏較高的創新層次。鑒于上述原因,在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建議采用與“任務驅動”相結合的PBL教學。
首先,根據各部分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富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好奇心的情景為基礎設計任務。鑒于現有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較好,在教學內容開始的前一步就把任務布置下去,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清晰,使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然后跟同學們一起分析任務,以若干實例做演示,開闊學生的創作思路,激發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這么好的作品是怎么做的?”的想法,爭取將問題的解決內化。其次,講解解決問題所必須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整合所學的內容,最后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再次,通過任務提交的方式完成對每個學生的檢查。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與學生進行交流和輔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盡可能地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消化了所學內容。這種學習方式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相應的知識,并解決問題,能夠有針對性的教學。
首先,新方法避免在PBL教學法中由于同學們沒有解決問題的思路,結果雖然退出了大課堂卻進入了小講課的狀況。另外,現有教學環境的課時不足,教師缺乏經驗,常使教學松散,PBL教學方法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叭蝿镇寗印笔且环N適用于學習操作類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方法,適用于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用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與“任務”驅動相結合的PBL教學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更好接受,施行起來見效快,學習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
[1]Richardson.Kathryn M S R N.A case for problem-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the nursing classroom[J].Nurse Educator, 2003,28(2):83-88.
[2]馮麗萍.高職教育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科技咨詢導報,2007(8):255.
[3]于建武,孫麗杰,李樹臣,等.PBL與傳統講授法在傳染病學教學中應用的比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7):10-26.
book=24,ebook=24
G250.76
A
1007-4813(2010)05-0810-01
2010-04-16)
曹 旭(1970-),女,工學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教學與自動控制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