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雪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蒲縹鎮農業技術推廣站,云南 保山 678022)
蒲縹鎮位于隆陽區南部,年平均氣溫18.5℃,年降雨量890~1 200mm,無霜期245d,海拔930~1 980m,屬亞熱帶和溫帶交錯的季風氣候,常年種植水稻1 000hm2,在海拔980~1 500m區域內有600hm2,水稻前茬為優質硬粒小麥,產量350~450kg/667m2,產值不高,近年來發展冬早蔬菜,受市場波動影響,種植面積時多時少,此區域內適合發展夏煙早植,考慮到輪作因素,每年可以種植333.3hm2。蒲縹鎮以往的種植模式一年兩熟,產值較低,不能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資源。夏煙早植指的是當年10月份烤煙播種、12月份移栽和來年5月份采收烘烤的種植方式。這種種植方式能夠充分利用低熱河谷區光熱資源條件好的優勢,在煙葉采收結束后又種植水稻或玉米等大春作物(即秋糧),水稻或玉米等作物收后還可以再種一季小春作物的一年三熟的種植模式,這種種植模式與中、高海拔區常年只能在夏、秋季種一季烤煙,冬、春季再種一季小春(即夏糧)一年兩熟完全不同的種植模式,通過夏煙早植能合理利用冬閑土地和勞力,可以有效解決煙糧爭地的矛盾,2009年蒲縹鎮發展夏煙早植195.1hm2,為了延伸夏煙早植的產業鏈,使種植效益的最大化,在隆陽區農業局的支持下,實施了13.3hm2夏煙早植-水稻-冬早豌豆一年三熟栽培示范,取得顯著成效。
夏煙早植-水稻-冬早豌豆一年三熟在蒲縹鎮馬家寨示范13.3hm2,涉及農戶127戶。烤煙品種選用“紅大”,最高產量135.2kg/667m2,最低產量98.9kg/667m2,平均產量112.7kg/667m2,平均單價14.3元/kg,平均產值1 611.61元/667m2;煙后水稻品種選用“滇雜32”和“滇雜35”,最高產量807kg/667m2,最低產量651kg/667m2,平均產量715.3kg/667m2,平均單價2元/kg,實現產值1430.6元/667m2;豌豆品種選用“中豌4號”和“中豌6號”,最高產量827.4kg/667m2,最低產量501.4kg/667m2,平均量產604.1kg/667m2,以市場均價2.2元/kg,產值1 329.02元/667m2,一年三熟實現產值4 371.23元/667m2。
該鎮傳統的一年兩熟(水稻-小麥)水稻大面積產量750kg/667m2,產值1 500元/667m2,小麥產量450kg/667m2,以市場價2.5元/kg計算,產值1 125元/667m2,合計產值2 625元/667m2。由此可見,一年三熟比一年兩熟產值高1 746.23元/667m2,增66.5%。
夏煙早植-水稻-冬早豌豆一年三熟要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關鍵是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合理安排三季作物的播種時間,使三季作物的栽插節令互補,不爭季節和不爭勞力。
2.1烤煙栽培技術要點
2.1.1選用漂浮育苗技術,搶節令移栽。烤煙采用集中統一漂浮育苗技術,培育高稈無毒壯苗,于當年10月10~15日播種,12月31日前移栽,苗齡70~75d。
2.1.2預整地理墑。首先采用機耕,深耕以25~30cm為宜,整地必須做到田平、土細、均勻一致,然后按1.1m的行距拉線起墑,連片煙田要統一墑向,墑高35cm以上。
2.1.3適時移栽。于12月31日前完成移栽,由于蒲縹鎮歷年有輕霜危害,宜采用膜下栽煙,移栽規格11 050cm,保證栽煙1 200株/667m2以上。
2.1.4科學肥水管理。①科學施肥。基肥分兩次施,第一次施中層肥,用復合肥(N∶P∶K=8∶16∶24)25kg/667m2加農家肥1 000kg混合均勻撒施;第二次在移栽時用復合肥(N∶P∶K=8∶16∶24)5kg/667m2溶解成0.5%濃度的肥液,每株先澆0.4kg左右肥液,然后再澆足量的清水。追肥分四次施入,第一次在移栽后5~8d用5kg/667m2氮鉀肥對水澆施提苗;第二次在移栽后15~20d用5kg/667m2氮鉀肥對水澆施;第三次在移栽后35d用復合肥(N∶P∶K=8∶16∶24)5kg/667m2加硫酸鉀5kg/667m2對水澆施;第四次在封頂前,根據煙株長勢用磷酸二氫鉀在中后期作葉面噴施。②科學管水。在水分管理方面宜采用保水活苗、控水擺盤、干濕交替促旺長,控水控肥施鉀促成熟。
2.1.5綜合防治病蟲害。針對煙草在本地區易發青枯病、兩黑病、氣候性斑點病及蚜蟲、地老虎等危害,應選用對口農藥進行防治。
2.1.6煙葉采收與烘烤。按照部位采收,多熟多采,少熟少采,不熟不采的原則。進行集中烘烤,提高烘烤質量。
2.2水稻栽培技術要點
2.2.1品種實行秈改粳。蒲縹屬于秈粳交錯帶,以種植秈稻為主,秈稻抗寒性差,為確保水稻避過8月低溫冷害,應選擇抗寒性強的粳稻品種,例如“滇雜32”或“滇雜35”。
2.2.2采用旱育秧技術,培育帶蘗壯秧。根據烤煙收獲節令,掌握秧齡在30d左右,于5月1~5日播種,技術按旱育秧技術方案進行。
2.2.3堅持規格,按節令移栽。水稻秧齡在30d左右,于6月1~5日移栽,密度2.1萬叢/667m2,每叢2苗,基本苗8.5萬~9.1萬苗/667m2。
2.2.4科學運籌肥水。①科學施肥。施農家肥1 000kg/667m2加水稻配方肥(N∶P∶K=13-5-7)50kg/667m2作基肥,移栽后5~7d施尿素5kg/667m2作分蘗肥,孕穗期追施尿素10kg/667m2加硫酸鉀5kg/667m2。②科學管水。在進行科學施肥的同時,水分宜采用淺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蘗、深水孕穗、苗夠曬田、濕潤抽穗灌漿的管水方法。
2.2.5加強病蟲害防治。本地區水稻病蟲害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螟蟲、飛虱、葉蟬,應選用對口農藥進行防治。
2.2.6適時收割。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收割曬谷,利于提高品質。
2.3冬早豌豆栽培技術要點
2.3.1選用高產優質品種。品種應選用高產優質,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種,例如“中豌6號”或“中豌4號”。
2.3.2搶時播種,先期占領市場。根據節令安排,應在10月5~10日播種,12月25日前鮮莢采摘結束,先期占領市場,實現增產增收。
2.3.3肥水管理。①施肥。針對豆類作物喜鉀的特性,施三元復合肥20kg/667m2加硫酸鉀5kg/667m2作基肥,開花結莢期視苗情適量施尿素,一般用量5~8kg/667m2,也可適量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②管水。水分管理上要灌好出苗水,開花結莢應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提高產量。
2.3.4病蟲害防治。冬早豌豆注意白粉病、蚜蟲和豌豆潛葉蠅的防治,農藥宜選用高效低毒,噴藥時葉片正反兩面噴勻,在采摘鮮豆莢前10d停止用藥,保證農產品的安全。
2.3.5適時采收。鮮豆莢的采收應在籽飽、莢滿時采收,于12月25日前采收結束,有利于后作適時移栽、高產高效。
3.1提早夏煙早植節令
在氣候資源能夠滿足的情況下,夏煙早植的播種期、移栽期應適當提前,為田間煙葉留養成熟度提供充足的時間,同時又有效緩解與水稻栽插生產的矛盾。
3.2水稻實施秈改粳
生產實踐早已證明,粳稻的抗寒性比秈稻強得多,今后應繼續引進適合蒲縹鎮生態條件的粳型水稻高產優質品種,全面實施秈改粳,確保水稻避過8月低溫冷害。
3.3加強綜合栽培技術研究
烤煙、水稻、豌豆在作好茬口安排、前后作節令銜接的基礎上,需進一步做好肥料試驗,水稻推廣精確定量栽培技術,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