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法(臨沂市中醫醫院男科,山東臨沂276002)
青川橘核湯治療精索神經痛30例體會
張定法
(臨沂市中醫醫院男科,山東臨沂276002)
目的觀察青川橘核湯治療精索神經痛的臨床療效。方法將30例患者以行氣活血,疏肝達郁為法,擬青川橘核湯治療,7 d為1療程。結果30例均治愈,服藥時間最少4 d,最多14 d。結論青川橘核湯治療精索神經痛療效顯著;同時科學處理好性欲望和如何釋放性欲才是杜絕本病發生的關鍵。
精索神經痛;青川橘核湯;青皮;川芎
精索神經痛,在男科臨床中常見,筆者自擬青川橘核湯治療30例,取得理想效果,現將治療過程及體會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30例,年齡最小者16歲,最大者48歲,其中16~24歲16例,25~32歲9例,33~48歲5例;已婚者12例,未婚者18例;病程最短者5 d,最長者2年;反復發作多處治療未愈者19例,初次發病后就診者11例。
1.2 診斷標準(1)精索部位酸、脹痛,連及睪丸或少腹,時痛時止,可一側發病或兩側同時出現。(2)疼痛多在性沖動后誘發或加重。(3)查體可觸及疼痛部位,但無明顯腫塊結節等器質性改變。(4)排除附睪炎、精索炎、附睪囊腫,B超檢查可做鑒別診斷依據。
基本方:青皮10 g,川芎10 g,橘核15 g,郁金10 g,桃仁8 g,紅花6 g,川牛膝15 g,柴胡10 g,防風10 g,綠梅花10 g,甘草8 g。血瘀重者加土鱉蟲10 g,莪術10 g;素體陰虛者加生地黃20 g,鹽知母10 g;肝火旺者加龍膽草6 g,山梔子10 g,牡蠣30 g;濕熱并重者加黃柏10 g,澤蘭15 g,半邊蓮15 g。日1劑,早晚2次水煎服。7 d為1療程,一般連服1~2個療程。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擬定。本組30例均獲愈,總有效率100%。服藥最少4 d。個別病例停藥后癥狀復發者,重復治療后仍有效。
劉某,男,25歲,未婚,2008年4月15初診。左側陰囊部位酸、脹疼痛,連及左少腹,時發時止半年余,曾多處診治,醫者皆以前列腺炎治療,一般服藥初3 d時,癥狀可緩解,再繼續服藥后,癥狀不但不再減輕,反而恢復如初,反復發作(詳細詢問得知,每次發作或加重都在性沖動之后)以致影響工作和生活。刻診:青年男性,神智清楚,精神焦慮,口苦,心煩易怒,睡眠不實,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查體:睪丸、附睪無明顯腫大及壓痛,少腹及精索處未觸及包塊及結節,左精索處輕微擠壓痛。B超檢查示前列腺、精囊、腎、輸尿管、膀胱均無異常,EPS示WBC少許,卵磷脂小體+++。辨證:氣血郁滯,肝失條達,肝絡瘀阻,日久化火。診斷:精索神經痛。治療:擬行氣活血,調氣疏郁,清肝瀉火。處方:擬青川橘核湯加龍膽草6 g,山梔子10 g,牡蠣30 g,每日1劑,早晚2次水煎服。服藥3 d后,癥狀減輕,7 d后癥狀消失。囑其忌食辛辣,舒暢情志,清心寡欲。3個月后隨訪,癥狀未復發。
精索神經痛,是以睪丸、精索、少腹酸脹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癥狀,多發生于青壯年,以未婚者居多。病因多由頻繁的性刺激后,生殖系統過分充血,或前列腺、精囊、附睪病變反射至精索所致。本文討論的主要是前者。由于前列腺、精囊和附睪的病變均可引起精索神經部位的疼痛,而此三者的病變又多發,故臨床中大多數醫生只重視前列腺、精囊和附睪病變的診治,而忽視了對精索神經痛的診治,因而本病臨床中誤診者甚多。對此筆者提醒,凡遇前列腺炎、精囊炎病人,治療后癥狀緩解,但睪丸及少腹痛,反復發作久治不愈者,應考慮本病。根據表現及部位,本病當屬中醫少腹痛范疇,依據經絡循行當屬病在肝經,其以酸脹痛為主要表現且與性沖動有關,故其病在氣血,病機當屬氣血郁滯致肝經失于條達,肝絡瘀阻。據此,筆者擬青川橘核湯治之,方中青皮行氣疏肝,川芎活血行氣,橘核行氣止痛,此三者共為主藥;柴胡、郁金疏肝解郁,桃仁、紅花、牛膝活血祛瘀,綠梅花輕清疏達肝氣,防風疏散透達,祛風止痛,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共為輔佐;諸藥合用有行氣活血,調暢氣機,疏達肝經,祛瘀通絡之功。藥證合拍,故能收到良好效果。
本病治療中,初診服藥多能見效,但是總反復發作,不能根治。筆者體會,關鍵問題在于:(1)發病的誘因和根源未能解決,即性刺激、性的欲望問題沒能科學地處理好;(2)生活宜忌未能指導好。臨床中大多數醫生也都認識到,本病與性沖動有關,于是教病
人忌房事,減少性沖動,這種指導是不恰當的,甚至是錯誤的。本病發病年齡,大都在性欲最旺盛的階段,如果讓他不沖動,忌房事,不現實,亦不可能。科學地做法應該是:誘導病人正常規律地性生活,而且在性交時,必須射精,在有強烈的性刺激后也必須要完成性沖動—勃起—高潮—射精,這一生理反應過程,平時無性生活機會時,從內心深處真正做到清心寡欲,不隨便性沖動,而不是經常有欲望,天天有沖動,而后再節制之,減少之;對未婚者,在性欲強烈、性沖動頻繁難以自抑時,筆者主張,可有適當的手淫射精,切勿頻繁刺激而又不射精。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1.
R256.59
B
1007-4813(2010)06-0899-02
2010-09-16)
張定法(1963-),男,大學本科,副主任中醫師。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孕不育及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