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雛風,周秀玲(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長春130021)
急診護士崗前培訓要點
王雛風,周秀玲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長春130021)
急診;護理;急救;護理技能
隨著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急診醫學越來越成為獨立且重要的學科。加強急診護士在入科前的醫學護理專業知識培訓,對提高急診護士整體素質至關重要。
1.1 職業道德教育培訓護士樹立職業榮譽感、責任感及奉獻精神;包括對急診護士的要求、護理人員的行為規范、護理道德和社會責任、醫學倫理學等護理人員應遵循的基本道德教育內容。培養護士愛崗敬業,勤學苦練的精神,把病人的安全放在首位,視病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工作中要有良好的慎獨精神,用滿腔的熱忱為病人服務。培訓內容以多媒體形式組織專題學習講座,帶教教師要以護士的成長經歷,講解新時代急診護士基本素質的要求,正確認識急診崗位的社會價值,做到自尊自愛、自強自信。工作嚴謹,勇于奉獻。
1.2 “三基”教育三基教育是護理人員的基本功訓練,也是急診急救的基礎和實施護理操作的基本標準,包括基礎理論知識、基本護理知識、護理基本技能。三基培訓應在考核基礎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急診護士基本功應訓練有素。培訓中應做到人人掌握,個個過關,方能進入急診正式崗位。
1.3 法律和安全意識的教育防范差錯事故的發生。急診護士要明確自己的法律身份,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才能從事護理工作。樹立違反規章制度就是違法的意識。培訓中針對因護理差錯事故給患者造成嚴重影響及不可逆轉損失的事例進行講解、分析,使之引以為戒,進而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
1.4 不同層次的人員進行不同培訓針對不同學歷、不同職稱、不同工作年限的人員進行不同的內容培訓。5年以內的護士以技術操作及溝通技巧為主,在科室輪轉的基礎上,重點培訓急診急救的意識及處理原則。5年以上的護士培訓重點以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特殊護理儀器的使用以及組織急救的協作、特殊情況下的應變能力,由于急診護士需具備基礎臨床知識,一般應備選工作3年以上,有臨床經驗的護士從事急診急救工作。這不僅是護理隊伍內部發展的需要,也是科學管理護理隊伍的要求。
2.1 加強急救知識的學習和技能培訓上崗前的護士中,年輕護士占大多數,工作經驗相對不足,急救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培訓課程應制定符合一系列急救理論知識的學習計劃,制定系統規范的急救護理技能培訓標準,對常用的急診急救護理操作技術如心電監護、電除顫、呼吸機、洗胃機等急救器械的使用,心肺復蘇術、洗胃術等組織搶救技能演練,由有臨床經驗的資深臨床帶教老師授課,模擬建立一些與實際工作相似的搶救環境、突發事件來培訓護士的搶救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1]。培訓后統一考核上崗。
2.2 培養急診急救意識及判斷能力急診醫學是一門用最少的數據和最短的時間來挽救生命、減輕病痛的藝術[2]。急診科護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還必須具備急救意識,對病情第一時間做出判斷,準確配備急救藥物,及時實施急救措施。通過培訓,使護士在思考中總結工作思路。做到目標明確,方法正確,反應敏銳,措施到位。
3.1 培養急診護士有效溝通的能力保證急診綠色通道真正暢通。
3.2 培養急診護士的自我心理調適能力保證身心健康。
[1]李麗,李映蘭,王紅紅.應用系統方法開展護士培訓的理論探討[J].護理研究,2006,10(20):2539-2540.
[2]雷卓青,鄭文軍,文紅華.結合急診特點加強急診教學的人文教育[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6,23(1):35.
R248.1
B
1007-4813(2010)06-0949-01
2010-10-09)
王雛風(1961-),女,大專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骨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