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杰
(長春師范學院醫院,吉林長春130032)
護理管理,作為醫療衛生的基本要素之一,如何與時俱進適應整個社會和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使護理事業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是護理管理急需解決的問題[1]。筆者從以下兩方面做一探討。
1.1 改革開放對護理管理的高要求 隨著市場經濟下醫療體制的轉變,多種新的醫療護理技術的不斷出現,使原有的護理管理模式已不適應迅猛發展的現代護理水平,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革舊的護理管理模式,以高標準新模式,建立新的護理體系,適應和促進護理水平的不斷進步。
1.2 人民群眾保健意識的增強,為護理管理豐富了新的內容 隨著整個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百姓自身的醫療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存在隨意性和盲動性,對此護理工作者應有明確的認識,護理領域要從醫院延伸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1.3 法律制度的健全與完善給護理管理提出新的標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的法律制度也逐漸得到了健全與發展,這就要求護理管理要以各種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為準繩,規范護理服務,在全心全意救死扶傷的過程中,以法律法規保護醫患雙方的利益。
1.4 市場經濟下的醫療體制改革為護理管理增加了新的思維 護理管理更要緊跟醫院的改革步伐,以新的思維,理解護士的技術培養與人才流動,不斷完善各項護理管理措施,使護理工作與醫院改革的發展相適應。
2.1 解放思想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 護理管理者要不斷學習各類理論知識,豐富思想內涵,從固有的管理模式中走出來,認真吸取國內外先進的護理管理知識與經驗,敢于否定錯誤肯定正確,以新的思想意識指導護理實踐。
2.2 提出社會護理理念 把護理工作從醫院延伸到社會,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各種疾病的知識,普及各種疾病護理常識,使人們能從衣食住行幾方面進行自我護理;還可建立醫患聯系系統,利用現代化的通訊設備,及時指導病人進行各項護理操作,預防和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體現衛生工作以預防為主的方針。
2.3 加強法制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要提高整體護士的素質,增強法制觀念,加強法制教育刻不容緩,可以定期辦班、請法律人士講課,普及法律知識,亦可請醫學會的相關專家,分析各類醫療事故與糾紛,使護理人員學法、知法、懂法、用法,以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好護理工作的每個細節,認真書寫各種護理文件,以 “慎獨”的精神完成護理操作。
2.4 更新認識適應市場經濟,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首先要適應醫療市場的競爭,醫院與醫院之間,院內各科室之間,都應引入競爭機制,優化護理機制,提高護理質量,在競爭中創新護理水平;其次要加強護士的繼續教育,以舉辦各類講座,護理學術論文交流,送出進修,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競賽等形式,提高和更新護理知識,培養護理人才;第三要建立優存劣汰的機制,完善護士的技術檔案,對每名護士的工作業績按標準認真考核,對優秀者進行獎勵,將不合格者調離崗位培訓待崗[2]。
[1]徐征,孫宏玉.護士壓力源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09,9(10):30-33.
[2]詹文濤.中醫醫療事故糾紛的預防與處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