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斌,楊偉吉,來平凡
(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杭州 310053)
以開展專業認證為契機 探索特色化中醫人才培養模式
傅 斌,楊偉吉,來平凡
(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杭州 310053)
2010年1月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對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進行試點專業認證工作。對中醫學專業認證的內涵、必要性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提出以中醫學專業認證為契機,探索特色化中醫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推進中醫學專業辦出浙江特色,提高中醫學專業在社會上的地位。
專業認證;中醫學;人才培養
中醫學專業認證(也稱為“中醫學學科認證”)主要對高等中醫藥院校中的中醫學專業(中醫學學科),按照教育部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制訂的《中國本科中醫學教育標準(試行)》,接受教育部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專家組進行認證[1]。按照《中醫學專業認證指標體系與工作辦法(試行)》和《中國·中醫學本科教育標準(試行)》的要求,浙江中醫藥大學申請中醫學專業認證工作,筆者通過邊學習、邊研究、邊認證、邊實踐,對中醫學專業認證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與理解。
1.1 什么是認證 科學規范的專業認證標準是做好專業認證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認證不是新名字,國內有ISO認證,GAP認證等。教育認證起源于北美,國內則剛剛起步,它用于確定一所學校或某一特定教育計劃是否達到合格標準。專業認證是質量保證過程的一個類型,由第三方認證機構依據專業教育標準檢測舉辦方所辦專業是否達到了適用的標準,以表明該校所辦專業符合預期的最低要求。
1.2 由誰來認證 顯然,應該由國家或政府機關直接擔任這個角色,或者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去擔任這個角色,這樣的機關或組織稱為“認證機構”,必須公開、公平、公正,獨立于第一、第二方的,不存在行政級別、經濟利益的第三方來認證。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受國家教育部委托成為第三方認證機構。
1.3 專業認證與評估的區別
1.3.1 評價對象 專業認證是專業;評估是學校。
1.3.2 結果使用 專業認證是教育準入;評估是教學水平的優劣。
1.3.3 目標重心 專業認證是重評后改進;評估是重評前建設。
1.3.4 評價結論 專業認證是符合標準(完全認可、有條件認可、不予認可);評估是等級(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依據2007年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中國·中醫學本科教育標準(試行)》進行認證。包括了中醫學本科畢業生應達到的34項基本要求和辦學標準的11個領域47項標準,是對中醫學本科教育的最基本要求[2]。此標準以中醫學本科教育為對象,旨在為各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實施和管理提供參照。在提出核心基本要求的同時也尊重各校辦學的自主權,為學校的教學改革和發展留出了充分的空間。
3.1 學校層面 中醫學專業認證,事關學校新一輪生存發展,事關學校內涵建設和辦學水平的提升,事關學校聲譽和社會競爭力。學校希望通過這次認證,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明確辦學宗旨和辦學目標,深化教學改革,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強化教學管理,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進而提高本專業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同時要以中醫學專業認證為契機,探索特色化中醫人才培養模式,以點帶面,帶動我校各本科專業建設水平全面提升,最終使專業認證成為我校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助推器。
3.2 政府層面 2007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以教高1號文發布了《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2月教育部又以教高2號文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質量工程”建設內容中,特別突出地指出:積極探索專業評估制度改革,重點推進工程技術、醫學等領域的專業認證試點工作,逐步建立適應職業制度需要的專業認證體系。
3.3 國際層面 中醫學專業認證既是國內的又是國際的,醫學教育國際化步伐較快,并且我國已經加入WTO等原因,使得我國的醫學教育必須盡快適應國際醫學教育發展趨勢,建立具有國際可比性的中國醫學教育標準和認證制度,在保證我國醫學教育水準的前提下,推動中醫學國際化進程,探索中醫教育特點與規律,開展中醫學教育認證,將會推動全球中醫教育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國際化。
中醫學專業認證的主要特征是注重過程、注重內涵、注重常態。對象:中醫學專業,學生:五年制、七年制;主體單位:第一臨床醫學院,相關單位:基礎醫學院、藥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考察的重點:專業培養目標、學生、教師、課程、實驗條件、辦學條件、教學支撐環境。醫學教育認證所貫徹的是現代教育理念。辦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課程體系為綜合性的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PBL為代表自主學習;考試方法以改進為目的的形成性考試;教育技術以ICT和WEB為基礎的e-learning。
深刻理解《中國·中醫學本科教育標準(試行)》的內涵。把教學條件(師資隊伍、教學資料、實驗設備、經費保障等)、教育過程(教學計劃、教學管理、質量保證體系、課堂教學實施、實踐環節及思想政治工作等)和教育質量、學生德智體等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作為一級評測指標,進行重點自評。加強人員培訓,邀請國內外專家對認證專業的老師進行系統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確保專業認證順利通過。
以專業認證為契機,探索特色化中醫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深化教學改革,推動教學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在專業建設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不斷完善和健全專業教育體系,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從而進一步推進中醫學專業辦出浙江特色,提高中醫學專業在社會上的地位。
[1]李和偉.對中醫學專業認證的思考與探索[J].中醫教育,2008,27(7):14-15.
[2]周桂桐.《中國·中醫學本科教育標準》制定與專業認證工作背景探析[J].中醫教育,2008,27(9):1-3.
G642.4
A
1007-4813(2010)06-0983-02
201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