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毅
(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吉林長春 130117)
文獻檢索課在網絡環境中的新發展
鄭 毅
(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吉林長春 130117)
文獻檢索課在新的形勢下,要做的是適應時代發展,努力達到國家對新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在新的環境中更有效地發揮自身作用。
文獻檢索課;信息素質教育;網絡環境;高校;圖書館
1984年我國教育部發布《關于在高等學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意見》,開始了我國高校文獻檢索課的新的發展歷程。如今,隨著現代科技的更新發展、網絡的迅速普及,高校的文獻檢索課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1.1 文獻檢索課研究現狀 目前,有關于文獻檢索課研究的文獻在數量上呈上升趨勢。對網絡環境下檢索課的研究,也愈加深入。網絡在文獻檢索課教學中的應用更加理性,技術更顯成熟[1]。
具體到實際教學工作,雖然文獻檢索課歷經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在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上均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總體來講,各地發展的不均衡致使文獻檢索課屬性較為模糊,有些學校將其作為必修課,而有些則將其列為選修課。在教學過程中,對“網絡”這個大背景體現不夠,內容較為陳舊。
1.2 我校文獻檢索課現狀 圖書館對我校文獻檢索課授課情況進行了調查。從調查結果的統計中可以看出,目前,我校的文獻檢索課是以各個學院為單位開展的,缺乏統一管理,存在開設的年級,課時量等基本課程情況不統一現象,而其中不乏尚未開設文獻檢索課的專業。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內容比例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對網絡信息檢索相關知識涉及不足。此外,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比例設置不夠合理。本次調查過程中有關教學方式的調查結果表明,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授課形式較單一,未能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興趣。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網絡的高度普及對當今高校培養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獻檢索課是培養學生信息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而信息素質則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從此次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只有對目前文獻檢索課的授課內容和形式進行改進和創新,才能夠適應時代賦予高校的使命,培養出具有信息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2.1 教學環境發生變化 網絡的迅猛發展使得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都發生著深刻變化。網絡以其自身交互性、開放性等特點使大學生的視野拓寬,同時也使得文獻檢索課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擴大了教育的覆蓋面,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互聯網為高校文獻檢索課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教學環境。
2.2 教學內容發生變化 網絡較高的普及程度促使文獻檢索課與時俱進,適應這一新的環境,改變以往“以檢索方法為教育主線,手工檢索原理及方法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教學大綱,重視對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加大計算機檢索方法及對網上資源介紹等內容在文獻檢索課中所占比例。文獻檢索課要成為學生在紛繁的網絡信息資源中的指路明燈,提高學生快速、準確獲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在網絡環境下,高校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內容也隨之發生變化。
2.3 教學手段發生變化 隨著多媒體教學逐步應用于文檢課教學中,使得授課形式較以前相比新穎了很多,但教學手段未見太大突破。這種教學方式雖然更強調的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充分發揮,卻忽視了對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調動。網絡的出現,促使文檢課的教學手段發生了變化,教學過程擺脫時空限制,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網絡在文檢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關于信息檢索相關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1 適應環境變化,調整教學內容 作為網絡環境下的檢索課教學,其教學內容與現代科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密切相關。檢索課的教學應緊跟我校人才培養的步伐,在進行學校統一化管理的基礎上,可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對檢索課的內容靈活掌握。信息素質是終身學習的條件,信息素質教育較之過去的文獻檢索課相比,其要求更寬、內涵更廣,用信息素質教育代替文獻檢索課是一個飛躍。因此,對學生加強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評價”“知識產權”等相關知識在內的信息素質教育是尤為必要的。網絡環境下文獻檢索課教學理念應創新,這種創新并不僅僅是一個課程在名稱上的改變,而是要求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內容朝向信息素質教育這一方向轉變,力爭做到信息素質教育的經常化、層次化和規范化[2]。
3.2 改變教學方式,多種教學手段結合 如今的大學生大多數是在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在他們的生活中,對網絡的利用程度相當之高。因此,我校的文獻檢索課在當今環境下,應多利用網絡帶來的便捷優勢,采用或改造現有的網絡交流技術,在增強文獻檢索課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信息利用行為的變化,切合網絡環境下學生的實際需要[3]。
3.2.1 多媒體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 利用多媒體與網絡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檢索課教學,使檢索課朝著在線學習、自主學習的方向轉變,更直觀地對學生進行信息素質教育,以達到理想教學效果。我校應多借鑒其他高校成熟的授課經驗,不斷完善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工作。
3.2.2 重視數據庫及網絡搜索引擎的培訓 對學生進行圖書館現有數據庫以及網絡常見搜索引擎的培訓,能夠讓學生較直觀地明白何為檢索,使其對整個檢索過程加深印象,直接了解檢索技巧的實際運用,在今后的使用中更為純熟、專業。同時,數據庫培訓工作的開展也是對我校圖書館現有數字資源的一條重要宣傳途徑,在對學生進行數據庫培訓的同時,也促使我校電子資源的使用率提升。
3.2.3 舉辦檢索技能競賽 檢索技能競賽可以從學生專業特點出發,以小組的形式完成課題的選定、數據庫的選擇、檢索詞的確定、對檢索式的編制和調整以及對檢索效果評價等一系列過程并對整個過程進行闡述。通過舉辦信息檢索技能競賽一類的活動,一來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及展示的平臺,二來亦是對檢索課授課情況的檢驗,授課教師可以從競賽中發現學生檢索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1]趙潤娣,龍淑萍.高校圖書館《信息檢索》網絡課程研究[J].圖書館論壇,2009(1):137-140.
[2]吳淑華.網絡環境下文獻檢索課教學的現狀與創新思考[J].圖書館研究,2009(2):49-51.
[3]彭齊志,沈艷紅,張逸新.論網絡環境下信息檢索課程的建設與發展[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9(1):126-128.
G642
A
1007-4813(2010)06-0986-02
201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