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美 蘇曉萍 黃婭嬌
尿道下裂是一種先天性的畸型,是前尿道發育不全所致。手術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我科自2008年6月~2009年12月手術治療尿道下裂患兒20例,我們對其術后進行了精心的護理,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將術后護理結果報告如下。
我科自2008年6月~2009年l2月共進行各種患兒尿道下裂手術20例,年齡14個月~l2歲,其中冠狀溝形4例,陰莖體型10例,陰囊型6例。均采用一次尿道成形術,術后8~14d拔管,拔管后觀察1~2d。住院天數為11~18d,平均為14d。術后17例痊愈,成功率為85%。3例術后形成尿道瘺,半年后行修補術后痊愈。
2.1 麻醉術后護理 全身麻醉未清醒患者回搶救室,給予去枕仰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及吸入性肺炎,備好吸痰器,痰液多時給予吸痰,同時給予多功能監護,監測體溫、心率、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每15min監測1次,并給予吸氧,備好搶救藥品及器械。注意觀察口唇顏色、面色是否正常,末梢循環是否良好等。
2.2 疼痛的護理 疼痛及膀胱痙攣是尿道下裂術后常見的癥狀,疼痛常與手術創傷刺激有關,膀胱痙攣常因引流管刺激所致。通常術后1~3d癥狀最明顯,可及時調整膀胱造瘺管的位置或從管中注人0.25%的利多卡因或肌內注射強痛定,以緩解臨床癥狀[1]。
2.3 切口的護理 ①術后使用支被架,防止重力壓迫傷口,密切觀察切口處有無紅腫、滲血、滲液,陰莖頭有無發脹、水腫,敷料有無脫落、有無滲出及包扎過緊或過松等不利于切口的愈合的情況。②保持切口處敷料干燥、清潔,如有滲液或浸濕,及時更換,尿道口每天用碘伏清洗消毒2次,消毒后用磁療燈照射15~20min,可促進切口處血液循環,促進創口愈合減少尿瘺的發生。術后每天2次以棉球由尿道近端向遠端滾壓,以排除積存于尿道內的分泌物。③根據醫囑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靜脈滴注,防止切口感染[2]。
2.4 會陰及骨突出部位的皮膚護理
2.4.1 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防止術后感染 使會陰部曝雜志,2000,15(06):70.露,避免潮濕等不良刺激,對切口潮濕、水腫者,根據醫囑使用磁療燈照射,使其保持干燥,排便后用溫水清洗肛門并更換敷料。
2.4.2 術后注意骨突出部位的皮膚護理 因患兒術后需臥床8~14d,應防止受壓部位形成壓瘡,因此要做好皮膚護理,保持床單清潔、干燥、無皺褶,每天按摩骨突出部位。適當翻身,翻身時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脫落。每天檢查受壓部位皮膚情況,保持受壓部位皮膚血運良好,嚴格做好床頭交接班。
2.5 飲食護理 術后第2天給予易消化、易吸收、高營養的飲食,以保證充足的營養需求。還應適當給予水果、蔬菜及粗纖維的食物,并鼓勵患兒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而引起傷口裂開。如有便秘,可根據醫囑給予緩瀉劑或使用開塞露。
2.6 引流管護理 告訴病人及家屬引流管的重要性,防止牽拉、扭曲、脫落[3]。保證尿道支架管及膀胱造瘺管引流通暢,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障。也是手術后護理的重點。防止引流管受壓、折疊、扭曲引流不暢至關重要。保持陰莖處于背屈狀態,避免尿道支架管壓迫尿道導致缺血壞死。保持膀胱造痿管通暢,每天用1:5000的呋喃西林液沖管2次。發現引流管位置不對、引流不暢及時調整并沖洗。既是護理病人同時亦是讓家屬學習方法,為更好的配合治療打好基礎。術后早期我們給予尿道外口可涂以紅霉素眼膏以保持局部濕潤。以利于肉芽組織生長。尿道支架管留置7~14天,拔除尿道支架管后若排尿通暢,2~3天后可拔除膀胱造瘺管。期間每日更換引流袋.尿袋不能高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逆行感染。
2.7 對患兒的心理護理 先天畸形患兒排尿方式有別于常態,往往遭到別人的嘲笑,產生羞澀、孤僻、自卑心理,表現為不合群。患兒大部分為學齡前兒童,由一個溫暖、熟悉的生活環境來到陌生的醫院,會產生恐懼感,易對醫護人員產生恐懼,表現為拒絕、排斥治療。護理人員應根據不同年齡患兒的特點,主動與患兒交流,鼓勵其說出心里話。年齡稍大的患兒要尊重其人格,保護其隱私,盡量滿足其心理需要,并講解疾病的知識及與手術有關的注意事項,用親切的語言安慰和引導患兒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4]。對年齡較小的患兒應經常給予撫摸、擁抱、逗引,提供玩具,床位注意加床欄,讓患兒有安全感,生活上給予協助或由家長陪伴,盡量滿足他們的興趣、習慣和心理要求,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5]。
①保持局部清潔,每天消毒2~3次,堅持多飲水,注意觀察尿量,2周內不要洗浴,如有包皮水腫,要待其自然消退。②小的尿瘺排尿時可捏住瘺孔,有利于瘺口的自然愈合,尿線變細時,要及時復診,給予擴張尿道,以免造成道狹窄。③穿著寬松、柔軟的內衣,避免碰撞會陰部及陰莖,以防尿道裂開(尚未牢固愈合)。④注意對小兒的心理安慰,去除心理負擔。
先天性尿道下裂手術難度大,操作精細,熟練的手術技巧是手術成功的保證。而術后的精心護理是手術成功必要的組成部分。護士應預見尿道下裂術后患兒可能出現的各種并發癥,加強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針對具體情況制訂護理措施。術后嚴密觀察傷口情況,保持敷料清潔、干燥,包扎松緊適宜,嚴密觀察龜頭血運。保持留置膀胱造瘺管通暢,防止管道堵塞而使尿液從傷口外滲,避免大小便污染傷口,減少感染的機會,利于新尿道的形成,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
[1]段素芳,呂金萍,王志霞.尿道下裂的術后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05,4(1):25-26.
[2]梅驊.泌尿外科手術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501-505.
[3]鮮榮華,林葉青,吳冰.論醫院學科群建設[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7,23(2):136-138.
[4]楊玉杰,張曉飛,葛建強.護理干預對尿道下裂殘疾孤兒術前焦慮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7,21(2B):395-396.
[5]袁龍梅,曾瓊娥,李文娟,等.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兒圍手術期護理[J].護理研究,2004,18(10B):l844-l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