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勘測院利用歷史航拍影像進行城鄉拆遷鑒定
(本刊訊)隨著我國城鄉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各種拆遷糾紛日益頻繁,特別是對于城鄉無產權建筑建成年代的界定,長期困擾著拆遷部門。以往大多根據房屋結構、用材、新舊程度等方法人工判別建筑年份,賠償認定依據不足,拆后無法追溯,拆遷問題和矛盾無據可證。如何使上述問題得以有效解決,頻頻引發社會各界的思考。如今,一種利用歷史航空遙感影像數據對建筑物建成年代和建筑高度進行界定的技術,已在福州市得到推廣應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該項目運用先進的數字攝影測量技術,利用福州市多時態的歷史航拍影像資料,進行建筑物建成年代界定。航拍影像數據以其拍攝時間準確性、直觀性、可測量性、不可修改性,以及高精度等多項優點,為拆遷補償評估、違章建筑界定,以及拆后問題追溯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據,可有效避免以往建設項目中房屋拆遷經濟補償出現的錯補、多補、少補等問題,最大限度地杜絕人為因素的干擾,保障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自2007年開始,福州市勘測院利用其歷史航空遙感影像數據庫,在福州五區范圍內的拆遷工作中,全面應用歷史航拍影像進行拆遷鑒定,為拆遷部門的執法提供了客觀依據,每年可為市政府節約近億元的巨額拆遷補償資金。
(福州市勘測院 趙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