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志,李樹波
(1.吉林農業大學 發展學院,吉林長春 130600;2.公主嶺市興華中學,吉林 公主嶺 136000)
四逆散的神經系統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
徐凌志1,李樹波2
(1.吉林農業大學 發展學院,吉林長春 130600;2.公主嶺市興華中學,吉林 公主嶺 136000)
四逆散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在各科疾病治療中取得滿意療效。對于某些神經系統疾病也經常使用如精神抑郁、失眠、偏頭痛、周圍神經病變等,在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實驗研究中發現,四逆散具有催眠、抗疲勞、抗抑郁作用。
四逆散藥效學;神經系統;臨床應用;藥理作用
四逆散出自《傷寒論》,由柴胡、炙甘草、枳實、白芍組成,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功效。本方原治陽郁厥逆證,但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之基礎方。現代研究表明本方具有保肝、利膽、調節胃腸、擴張血管、改善血液流變性、降脂、強心、抗心律失常等作用,臨床常被用于消化系統疾病,但對于某些神經系統疾病也經常使用,筆者就本方近年來在神經系統疾病方面的臨床應用及其實驗研究作一整理,以供參考。
1.1 精神疾病 謝忠禮等[1]以四逆散加桂枝每日2次口服治療惡劣心境障礙病人38例,符合CCMD-3惡劣心境障礙診斷標準,排除其他疾病,對照組30例采用氟西汀10 mg,每日2次治療,治療第6周末,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1.58%,對照組為86.67%,表明,加味四逆散對惡劣心境障礙有一定的療效,與SSRI類抗抑郁藥相比,具有使用安全、價格低廉、不良反應少等優點。龐繼梅等[2]應用加味四逆散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癥51例,結果痊愈30例,顯效9例,有效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2%。
1.2 失眠 中醫認為失眠實證多為肝失調達或熱擾心神所致,四逆散養肝血,舒肝氣使魂能守舍,睡眠得安,薛漢榮等[3]以四逆散加減治療失眠30例,治愈10例,好轉1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
1.3 偏頭痛 張濤[4]用四逆散加減(柴胡12 g,白芍9 g,枳實 6 g,川芎 20 g,炙甘草6 g)治療偏頭痛56例,所有患者均除外原發性或器質性病變。治療組56 56例治愈40例,有效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1%。對照組45例,口服阿司匹林、谷維素、苯巴比妥或地西泮,3次/d,治愈15例,有效5例,無效30例,總有效率40%。
1.4 神經性耳聾耳鳴 陳忠偉[5]用四逆散加味:柴胡、白芍、枳殼、郁金各 10 g,五味子9 g,三棱、莪術各12 g,山萸肉15 g,磁石20 g(先煎),炙甘草6 g。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神經性耳聾耳鳴40例,治療20 d,痊愈19例,顯效10例,有效 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5%;與常規治療的32例(罌栗堿60 mg,溶于10%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同時口服煙酸50 mg,三磷酸腺苷40 mg,3片,每日3次,20 d)作對比,顯效7例,有效8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75%。兩組療效相比,有顯著差異(Ridit分析t=2.48,P <0.05)。
1.5 周圍神經病變 楊永勤等[6]以四逆散加味治療末梢神經炎25例,4周為1個療程,共觀察2個療程。治愈(癥狀、體征消失)20例,好轉(癥狀、體征減輕)4例,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1例,總有效率96%。張帥[7]以四逆散加味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1例,顯效21例,有效23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6.27%。對照組給予甲鈷胺注射液每次1安瓿(含甲鈷胺0.5 mg),每日1次,每周3次,靜脈注射,4周為 1個程,共觀察2個療程,顯效10例,有效23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67.35%。
2.1 催眠作用 研究表明,四逆散對普通小鼠即可起到明顯的催眠作用,并且與戊巴比妥鈉有協同作用[8]。四逆散水煎液17.59/kg(生藥量)連續灌胃7 d后,可延長正常大鼠的總睡眠時間(TST),在睡眠時間上主要表現為延長SWS和REMS,對SWS沒有明顯的影響,并使覺醒時間(W)顯著減少。可改善電刺激誘導的失眠大鼠的各睡眠參數,顯著減少失眠大鼠的覺醒時間(W),延長TST的作用明顯,主要表現為延長SWS和REMS,可使SWS延長至接近正常,對SWSI則沒有明顯作用[9]。
進一步研究表明四逆散通過多靶點作用機制發揮改善睡眠作用。通過GABA能神經系統介導,作用于苯二氮卓類受體發揮作用,通過增加腦內NO水平和增強TNOS活力發揮改善睡眠作用。還能通過興奮5-HTIA自身受體,反饋抑制DRN內5-HT能神經元,減少中縫核5-HT釋放,發揮促進睡眠作用,四逆散的催眠作用還與細胞因子 IL-lβ和TNF-a含量有關。四逆散凍干粉溶液具有催眠作用,有效劑量為1 250 mg/kg,不具有劑量依賴性,起效緩慢,連續給藥7 d方能起效。初步認定四逆散改善睡眠作用的藥效物質基礎是辛弗林、芍藥苷、柴胡皂苷C及甘草次酸混和物 ,最佳比例為(8.5∶1∶1.5∶6.5)[10]。
2.2 抗疲勞、抗抑郁作用 對慢性應激制作的惡劣心境障礙模型大鼠,灌胃給予加味四逆散2.34 g/kg的治療組在第7 d垂直運動明顯升高,14 d水平活動、垂直活動均明顯升高,提示加味四逆散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11]。其抗抑郁機理可能是通過能升高5-HT、DA含量,可有效減少CRH的分泌,對HPA軸有調節作用,并可保護海馬組織并修復其損傷。進而改善大鼠行為特征。另外四逆散具有改善運動性疲勞大鼠學習記憶的能力,具有增加運動性疲勞大鼠海馬突觸素表達的作用[12]。
四逆散乃理氣之經方,能疏肝解郁,協調臟腑,扶正祛邪,平衡陰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以往對消化系統的臨床和藥理研究比較重視,而忽視對神經系統的藥理作用和臨床研究,應結合臨床,進一步加強實驗研究。
:
[1]謝忠禮,王興華.加味四逆散治療惡劣心境障礙38例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5,12(4):8.
[2]龐繼梅,廖九光.加味四逆散為主治療卒中后抑郁癥51例[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5):713.
[3]薛漢榮,冷天文.黃連溫膽湯合四逆散治療失眠30例臨床觀察[J].江西中醫藥,2004,35(3):35.
[4]張濤.四逆散加味治療慢性血管緊張性頭痛56例[J].中國醫藥指南,2009,7(4):77.
[5]陳忠偉.四逆散加味治療神經性耳聾40例[J].浙江實用醫學,2002,7(2):126.
[6]楊永勤,李鳳.四逆散加味治療末梢神經炎25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2,18(11):28.
[7]張帥.四逆散加味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1例[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8,15(9):56.
[8]李廷利.四逆散催眠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醫藥信息,2004,21(1):1.
[9]朱維莉.四逆散對正常及失眠大鼠睡眠時相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1):50.
[10]李越峰.四逆散改善睡眠作用藥效的物質基礎研究[J].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52(1).
[11]謝忠禮.加味四逆散對惡劣心境障礙模型大鼠行為學影響[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27(4):60-62.
[12]李維,孔烈,于爽,等.四逆散對運動性疲勞大鼠海馬突觸素的調節作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8):739-741.
R289.1
A
1007-4813(2010)01-0126-02
徐凌志(1976-),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藥藥理。
(
200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