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姝,孫亦農
(1.南京中醫藥大學2007級碩士研究生,江蘇南京 210029;2.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江蘇南京 210029)
《魯府禁方》養生觀
陳麗姝1,孫亦農2
(1.南京中醫藥大學2007級碩士研究生,江蘇南京 210029;2.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江蘇南京 210029)
《魯府禁方》為龔廷賢收錄魯府秘方,結合其個人的治病經驗匯集而成。書分福集、壽集、康集、寧集4卷,包括臨床婦兒內外各科,涉及美容養生內容,間有醫論歌訣及臨床治驗,共列病癥治法113類,選方600余首。其中,卷一列中風、傷寒等31類,卷二列臌脹、水腫等35類,卷三列婦人、小兒等21類,卷四列癰疽、瘰痢等26類,又卷末附有入有百病、醫有百藥、延年廿箴、勸世百篇等文。不僅可窺王府用藥之概況,亦能反映龔氏治病經驗。
龔廷賢;《魯府禁方》;養生觀
《魯府禁方》由明代著名醫家龔廷賢著。龔廷賢,字子才,號云林,別號悟真子,江西金溪人[1]。世業醫。父親龔佰曾任職太醫院,纂有綜合性醫著《古今醫鑒》。賢自幼隨父學醫,勤研 《內經》 《難經》等醫學經典,取法金元諸家學說,并求教于醫學名流,遂成一代名醫以后因治愈魯藩王姐之疾,留任魯王府御醫,且獲 “醫林狀元”匠匾。現就本書的養生特色介紹如下。
龔氏在陳述魯王妃鼓脹病史先陳其病因為 “細察其原,乃為前醫誤投攻擊殺伐之過,以致元氣脾胃虧損之極……治宜大補脾土……”其治療主要采用的方藥有加減補中益氣湯,參術膏,太和丸,都是以益氣補脾胃功效為主。并在補益篇中明確提出“夫萬病之源,總歸于虛。虛者人不自慎而閥之也。蓋飲食失節,勞傷脾胃,勞役過度,耗傷元氣,思慮無窮,耗傷心血,房勞過度,耗傷腎水。……然傷之者,則內傷勞瘥,諸虛百病由生焉。”戒酒詩中亦提出 “萬病根源總屬虛”可見龔氏認為人體正氣不足,容易感邪致病,這與 《內經》的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是一致的。脾胃為后天之本,在疾病治療乃至抗衰養顏方面都很注重脾胃的調理保健,在治療眾多疾病中大量的使用補益脾胃的藥,人參、白術、茯苓、山藥、神曲、大棗等,以達到康復延年的作用[2]。
對于單純依靠藥物養生,視為 “如燈添油”,在本書中龔氏對疾病的防治,巧妙的將藥療和食療相結合,做成糕點,酒劑,寓藥療于食療之中。例如:福集,內傷篇記載的調和大補羹 (大米、小米、糯米、薏苡仁、蓮子肉、芡實、山藥、白茯苓、白砂糖)。康集,鼓脹篇的白雪糕 (干山藥、人參、茯苓、蓮子肉、芡實、神曲、麥芽、大米、糯米、白砂糖)羹食之,當飯食之。又如寧集雜方中的造仙酒方,造蜜林禽酒方,黃酒省面方,金盤露,蘭陵酒方,玉露酒等,把防治疾病的藥物做成酒劑,及其寧集的雜方中所記載的香茶餅子,雞蘇餅子等。大多是匯集藥性平和,氣味宜人的中藥食療藥材精制而成的,不但起到治病療疾的作用,還能其在平時當作飲食起養生延年之效。
本書壽集中的須發篇中記載,烏須黑發的方法中有內服兼外用的方藥治療須發花白,內服藥主要有補養肝腎方藥,如烏須固本丸,神仙延齡丹,烏須大補丸等,以補肝腎益精血內服方藥達到固本烏須發的效果,同時還提到很多外用方,如牢牙烏須,有烏須方,制五倍子法,制銅末法等,天然 “染色劑”,使烏須發立竿見影。對于面部損容衰老性表現也講究內外調治,內外結合使其達到抗衰養顏的作用。內用的有神仙延齡丹,神仙不老丹,法制枸杞子,全鹿丸。外用的面藥有:治汗斑經驗方,點痣,八白散,洗面漚子,香肥皂,孫仙少女膏,楊太真紅玉膏。治療腋臭的局部外用方有治陰汗鴉臭,治腋臭神效,治體氣,治腋氣等,以達到使人素發青墮,聰耳明目,容顏如少女,面色如紅玉,延年益壽的效果。
在魯王妃病例記載中有 “奈病者不能戒氣,節食,慎勞,三者屢屢犯之”,明確的提出在疾病的治愈過程中,情志 “不能戒氣”的消極影響因素。在卷末入有百病文中有 “喜怒偏執是一病”,顯然龔氏十分注意情志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龔氏又在卷末醫有百藥中提出 “思無邪僻,行寬心和,清心寡欲,心無妒忌,心無狡詐,不爭是非,心平氣和”等延年廿箴 “物來物應,事過心寧,悲哀喜樂,勿令過情。”強調一個人保持心氣平和坦蕩,不過怒暴喜對于養身延年的重要性。
此外 《魯府禁方》中還提出利用呼吸感官,香藥的治療,如透頂香,洗香丸,省頭香,干洗頭,衣香方等香藥的療疾作用;呼吸運動導引,“呼吸靜功妙決”“詩書悅心,山林逸興可以延年”等多樣的養生方法。
誠然 《魯府禁方》中的某些養生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帶有時代的色彩,但基本上是符合人體現代的心理生理特點,是人們經常實踐著的養生之道,他不但有深刻的醫學道理,而且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古樸道德觀,也是值得學習的。21世紀的醫學,人們不但在治病的醫藥方面會有很大的突破,對于治病和保健的方式也是有所拓展的,如越來越受歡迎的健身俱樂部,瑜伽館,香療SPA,藥膳等。做為宮廷王室的秘典,《魯府禁方》在那個歷史年代就已經做了相關的論述。藥食結合及烏須美顏療法及處方,若能通過食品工業的先進技術,及美容化妝品的現在工藝為今人所開發利用,用于臨床治病,養生保健養顏,無疑是有很大價值和意義的[3]。
:
[1]明?龔廷賢.魯府禁方[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200.
[2]陳可冀,李春生.中國宮廷醫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119.
[3]李世華,王育學.醫學全書:龔廷賢[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101.
R212
A
1007-4813(2010)01-0153-02
(
200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