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紅 劉海彤 刁迎斌 趙宏 魏兵
患者女性,27歲,因“間斷抽搐、言行紊亂40天加重1天”入院。40天前因“右小腿骨折術后取鋼板”入骨科。術后予醋酸去氨加壓素15u qd靜點止血治療,4天后出現(xiàn)四肢抽搐,意識喪失,給予靜推安定持續(xù)數(shù)分鐘后抽搐停止。當時急診核磁共振提示:左側頂葉異常信號灶。急查血鈉114mmol/L,遂給予3%氯化鈉400毫升2小時內靜滴,0.9%氯化鈉1000毫升維持靜點及甘露醇脫水治療。4小時后復查血鈉138mmol/L,此后多次復查血鈉在140~147mmol/L之間。患者持續(xù)昏睡達48小時后清醒,出現(xiàn)自言自語,言行紊亂,煩躁,有攻擊行為。轉至精神病院,期間給予鎮(zhèn)靜、營養(yǎng)、補液等治療10天無效,因再次出現(xiàn)抽搐三次,收之入院。
體格檢查:意識清,問話不能正確回答,空間、時間定向障礙,肌力、肌張力正常,各腱反射正常,雙側Babinski征陰性,腦膜刺激征陰性。腰穿壓力300mmH2O,腦脊液清亮,常規(guī)及細胞學檢查正常,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新型隱球菌(-),腦脊液EB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均小于500copy/ml;腦電地形圖:各腦區(qū)以δ功率為主,腦后部α功率降低,廣泛高度異常腦電地形圖;MRI:大腦皮質廣泛腫脹性改變,長T1長T2信號改變,彌散未見異常,增強病灶明顯強化,右側側腦室后角旁可見長T1長T2信號灶,大小約3cm×7mm未見強化。入院診斷:代謝性腦病。給予脫水、利尿、營養(yǎng)腦細胞及激素治療10天后病情明顯好轉出院,院外強的松逐漸減量,一個月后復查腦電圖、MRI正常,2個月后正常上班,未遺留下任何后遺癥。
垂體后葉素是從動物腦垂體后葉中提取的水溶性物質,其主要成分為催產素和加壓素(又稱抗利尿激素)。加壓素能使毛細血管和小動脈收縮,可促進血小板凝集而起到止血作用;同時加壓素促使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明顯增加,導致循環(huán)血量增大,使心鈉素分泌增多,抑制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結果導致抗利尿激素失調,引起稀釋性低鈉血癥[1]。如果低鈉血癥發(fā)生快且嚴重,超出了腦細胞的調節(jié)范圍,則導致嚴重腦水腫的發(fā)生,產生明顯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如血鈉低至125mmol/L時, 水分開始滲入腦組織內, 隨之可能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腦水腫[2]。如果血鈉低于115mmol/L時,可出現(xiàn)嚴重的神經癥狀,如抽搐、昏迷等。當人體血鈉濃度低至95~105mmol/L時,如不及時糾正,持續(xù)3天以上者即可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3]。如在短時間內大量快速地補鈉。使血漿滲透壓急劇上升。水腫的腦細胞及神經細胞立即脫水、萎縮。嚴重者可出現(xiàn)滲透性脫髓鞘病變[4],患者可以表現(xiàn)為不可逆的精神癥狀。動物實驗研究也表明,用高滲氯化鈉迅速糾正鼠或狗的低鈉血癥也可導致脫髓鞘病變,但不糾正低鈉血癥使并不出現(xiàn)[5]。這可能與低鈉血癥時腦組織處于低滲狀態(tài),快速補充高滲鹽水可使血漿滲透壓迅速升高進而造成腦組織脫水,血腦屏障遭到破壞,有害物質透過血腦屏障使髓鞘脫失有關[6]。脫髓鞘病變常見橋腦脫髓鞘形成(CPM),最早由Adams等于1959年首次報道。其病理特點為橋腦基底部脫髓鞘,而神經細胞和軸索相對完好。典型臨床表現(xiàn)為:低鈉血癥主要的表現(xiàn)為神經系統(tǒng)癥狀,急性起病,進行性發(fā)展。首發(fā)眼球運動障礙,聽或前庭功能障礙,繼而四肢弛緩性癱瘓,假性球麻痹,最后發(fā)展為不能言語,不能吞咽,四肢不能活動,意識清醒,僅能依靠睜眼、閉眼或眼球上下活動與周圍交流。少數(shù)變異性CPM可以小腦性共濟失調、眼震、肌張力障礙和精神行為異常為主要表現(xiàn),易被誤診為精神病,應注意鑒別。該病的病灶直徑可僅2~3mm,也可大至占據整個橋腦基底部甚至橋腦被蓋、中腦、延髓。近年來的尸解研究,約10%病例同時或單獨累及丘腦、內囊、紋狀體、杏仁核、下丘核、外側膝狀體,小腦白質,大腦皮質深部鄰近白質(橋腦基底部外的病灶稱為EPM)。該病目前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普遍認為與多種疾病及多種因素有關。其中低鈉血癥,特別是過快地糾正低鈉血癥可引起本病。但由于CPM的典型病灶多在病后10天左右才出現(xiàn),檢查太早,脫髓鞘的病變尚未完全形成,故頭顱MRI陰性時也不能完全排除CPM,應結合臨床,最好在低鈉血癥糾正后10~14d再復查頭顱MRI。本文為補鈉過快導致滲透性脫髓鞘病變所致。因此,各科醫(yī)生在臨床實踐中應警惕CPM,尤其是在處理低鈉血癥時。目前無有效的特異性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癥和支持療法,積極處理原發(fā)病。①糾正低血鈉:出現(xiàn)于48小時內的低鈉血癥為急性,特別是出現(xiàn)嚴重的神經系統(tǒng)癥狀時,必須立即處置,但糾正低鈉血癥的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有發(fā)生CPM的危險。大多學者主張嚴重低鈉血癥應靜滴高滲氯化鈉,一般先給計算損失量的1/3,缺乏的鈉量可根據公式計算:凈失鈉量(mmol)=血鈉濃度的改變(mmol/L)×總體水量(kg)(每升3%氯化鈉溶液含512mmol/L氯化鈉)。Sterns等建議[7]:糾正血鈉速度可達1~2mmol/(L·h),但前數(shù)小時不要超過6mmol/L,24小時不超過12mmol/L。同時密切監(jiān)測血鈉水平;另外,還需限制液體的輸入量。②防治腦水腫。③早期使用激素有抑制本病發(fā)展的可能,但缺乏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④腦細胞活化劑如胞二磷膽堿、腦復康及其他催醒藥如醒腦靜等。⑤抗感染及營養(yǎng)支持、護理。⑥后期可配合高壓氧、針灸等康復治療。
[1]葛艷.腦垂體后葉素治療咯血過程引起低鈉血癥63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2:80.
[2]陳敏章,蔣朱明.臨床水與電解質平衡[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
[3]Arieff AI,Llach F,Massry SG,et al.Links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and morbidity of hyponatremia:correlation with brain water and lectrolytes[J].Medicine (Baltimore),1976,55(2):121-129.
[4]朱元鈺,陳文彬.呼吸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
[5]陳清棠.臨床神經病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6]胡維銘,王維治.神經內科主治醫(yī)生699問[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8.
[7]Sterns RH,Silver SM.Hemodialysis in hyponatremia:is there arish?Semin Dial,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