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翔
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畢業論文指導管理工作
楊翔
畢業設計(論文)完成的質量,是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是衡量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評價內容。教育部于2004年4月發文通知,要求對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指導、中期檢查、評閱、答辯等環節制定明確的規范與標準,要把一人一題作為選題工作的重要原則。要根據不同專業學科特點和條件,研究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模式和監控制度[1]。按照國家教育部要求,大學本科畢業時需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方可獲得學位證。我校嚴格貫徹教育部對本科教育的要求,對于我校護理專業四年制本科學生,前三年在校完成理論課程的學習,大四學年在醫院完成臨床實習和畢業論文的撰寫。護理學院在對學生畢業論文監管中合理應用現代科技手段,有效提高了畢業論文指導和管理力度,現報告如下。
1.1 學生人數較多、實習相對分散 我校從2002級開設護理專業本科教育起,要求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我校護理專業本科生人數多,實習基地分散在成都、重慶、綿陽等地。在統一監管力度上明顯不如實習點集中的效果好。
1.2 臨床指導老師水平和精力有限 我國護理教育起步晚,在臨床具有高學歷、高研究水平的人員有限,導致指導水平受限。加之臨床護士本身工作壓力大,真正能參與論文指導的人員更為有限。應此,實際的論文指導工作落在了我院教師的肩上。
考慮到以上問題,我院教師充分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與學生聯系,有效提高了論文指導力度,經過這幾年的不斷摸索與實踐,形成了一套較好的管理模式。
2.1 在校期間,利用多媒體電腦和網絡數據庫資源進行教學 在大二學年,開設了《醫學文獻檢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學生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教師多用PBL的教學法,使得學生能充分利用學校資源解決問題。對以后論文寫作中,資料收集起到了相當的作用。
在大三學年,開始《護理研究》課程,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電腦進行教學,不斷強化學生科研意識。鼓勵學生查閱圖書館的數據庫文獻和互聯網知識。
2.2 實習期間,利用互聯網進行有效交流 除了與人面對面交流以外,手機、電話交流可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多的通訊工具。然而,由于學生實習點分散,多在外地,昂貴的電話費是不可能作為師生日常溝通的主要手段。當互聯網技術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了極大方便的同時,在學生畢業論文管理過程中,我們也充分應用了互聯網為我們提供的便捷。
2.2.1 通過郵件進行交流 郵件最大的便利在于能夠將需要表達的內容通過直接的郵件正文或者附件的方式發送給對方,保存時間長。只要能上網,就可以查看,而無需安裝其他軟件。
2.2.2 通過即時聊天工具隨時溝通 QQ、飛信等實時通訊軟件方便了師生的溝通與交流。教師與學生可以直接通過文字或文件的傳送來達到交流的目的。在論文指導過程中,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利用QQ群,可以使一部分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有計劃地完成論文,也便于消息傳送。利用中國移動的飛信,可以向移動手機用戶進行短信群發和獨發功能,有效的減輕了教師工作量,避免了手機短信輸入帶來的不便,從而極大的方便了交流。
郵件、QQ、飛信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加強了師生的聯系與溝通,極大的方便了論文的指導和管理工作。通過4年來的論文管理,我們發現學生的論文質量有所提高,這樣的成績依靠學生的努力,更多是憑借了現代科技手段,促進了學生學習,也促進了師生溝通交流。因此,我們將不斷發現新技術,將其應用于護理專業學生論文管理中來,不斷提高學生論文質量。
[1] 楊澤凡,張曙.高校畢業設計的信息化管理[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06,5:89-90.
610083 成都醫學院 (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