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錦芳 鄭靈 鄧小嫡 田榮 趙靜
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措施探討
邱錦芳 鄭靈 鄧小嫡 田榮 趙靜
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患者圍術期護理安全。方法通過近年來手術室護理工作回顧性分析、總結,找出潛在和現存的不安全因素。結果針對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分析,結合工作實際提出防范措施。結論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心,是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關鍵。
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隨著護理科學的發展,護理分工越來越細,復雜的護理行為過程與各個專業和個人相關,醫療技術的發展使侵襲性的檢查和治療越來越多,加之各個患者的機體反應也多種多樣,造成護理不安全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護理安全的管理成為醫院管理的一個熱點問題。近年來,醫療糾紛呈上升趨勢,護理安全成為護理管理的重點,手術室的護理安全管理是整個護理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1],成為護理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特別是手術室是一個多層次的復雜運行單元[2],手術室因工作量大、工作程序繁瑣、涉及專業較多,相比之下是容易出現差錯事故的高風險科室。新技術、新方法正快速和廣泛應用于臨床,不安全因素也隨之增加[3]。因此,手術室的安全管理是手術室的重中之重,加強護理管理是減少質量缺陷、提高整體護理水平的重要環節。本文對2003~2008年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回顧性分析、總結,找出潛在的和現存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管理對策,以期待減少醫療護理糾紛、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常見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醫療器械滅菌不規范,導致患者手術切口感染和(或)輸液針口感染發生;醫療器械準備準備不充足或配備欠齊全,或器械未能定期保養,造成性能不良,而延誤手術時間;清點物品不認真、不及時做好登記,特殊物品未在手術護理記錄單中如實記錄,造成物品清點不正確,影響手術正常進行,特別是術中大出血填塞大量紗布未能及時提醒記錄,易造成異物遺留在于體內;接臺手術時間較多的情況下,易出現接錯手術患者或開錯手術部位現象;用錯藥物或輸入異型血;使用電刀時電極板放置位置不正確引起灼傷或燙傷患者;遺失病理標本或手術取下標本沒能及時固定造成標本腐爛損壞;體位放置不當而致神經麻痹或手術時間過長而致患者皮膚組織受壓引起壓瘡;麻醉藥物、器械管理或使用不當引發爆炸;接送患者時,常因無人看護,發生患者墜床、碰傷及血壓突然增高引發嚴重不良后果;術中護理記錄單記錄不規范、不詳實、不客觀,易留護理糾紛隱患;手術室空氣消毒不規范,特殊患者未予以正確的消毒隔離措施,易造成院內感染發生。
2.1 手術室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及責任心不強 醫療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是醫療工作的行為準則,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不嚴格執行核心制度,或采取漫不經心的工作態度,會使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概率增加。手術室護理工作繁忙、工作壓力大,一旦工作疏忽大意,則會出現接錯患者、開錯部位、用錯藥、輸錯血、術中灼傷切口、切口遺留異物、標本遺失等。
2.2 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不足或不嚴格操作規程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高、新手術技術的開展、新儀器設備的使用,使醫學技術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如果護理專業技術人員不能及時更新相關理論知識,并且不能注重業務技能操作的訓練,易發生器械清點錯誤,違反操作規程,造成操作失誤或錯誤,與術中醫師配合不到位,導致在手術配合的不順利,對一些急危重癥、中等以上復雜手術表現出手忙腳亂,不能適應手術的需要,不僅延誤手術時間,同時也會給意識清醒的患者造成心理焦慮、恐懼、抑郁,使其喪失安全感和信任感,為其術后不良心理增加負面影響。
2.3 手術室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失效 護理人員普遍存在學歷層次相對偏低,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部分護理專業技術人員還不能達到護理人員的職業規范要求,這就會導致醫患溝通不充分、不到位或不良,護理行為不當,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不信任、不安全感或是造成醫療不安全的后果。手術室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中,其語言和行為會直接影響到護患關系。一句不負責的話語或手術過程中大聲談論與手術無關的事,甚至在手術間內撥打、接聽手機等,都為以后的護理糾紛埋下隱患。
2.4 護理人力資源配置不足,工作負荷過重 長期存在護理人員配置不能達到衛生部編制要求,特別是手術室業務精、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相對缺乏,新增護理人員較多,護士經常要加班加點工作,連續接臺時常發生,同時洗手護士和巡回護理要全身心的圍繞手術進展開展工作,并且要“心到”、“眼到”、“手到”,長期超負荷工作,易造成身心疲勞。有研究報道護理人員不足將會導致更多的院內感染和其他不良反應,不利于患者的痊愈。
3.1 加強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護理安全與法制教育 護理安全與法律、法規密切相關,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和法律觀念意識的強化是做好護理安全工作的前提。經常開展護理安全教育和法制學習,牢固樹立依法執業觀念,嚴格執行護理工作規章制度,強化科學的工作作風,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手術室護理工作,防范護理缺陷、差錯、事故發生。護理記錄單要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記錄,應與麻醉記錄單保持一致,以免發生醫療糾紛時不能“舉證倒置”。
3.2 規范手術室護理人員的醫療服務行為 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的高低是確保護理安全的關鍵環節。只有通過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技術操作能力的培訓,才能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操作能力和理論知識水平,才能有效防止護理技術性護理缺陷的發生。制定各級護理人員培訓計劃,參加新難復雜手術的術前討論,鼓勵護士參與各種醫學繼續教育項目,提高護理業務質量。根據手術通知單認真核對病歷,核對患者的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診斷、手術名稱和手術部位等,將患者送至預定的手術間內,并由巡回護士、麻醉師及手術醫生認真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及手術部位等信息,確認準確無誤后進行麻醉、開臺手術。手術前及關腹前后由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或手術醫師認真清點器械、紗布、棉球、紗布墊、縫針等物品的數目,檢查器械螺絲是否松動,詳細將物品記錄在記錄本上。
3.3 合理優化手術室人力資源配置 充足的護理專業技術人員的配置是確保護理安全的前提,手術室護理人員配置數量必須適宜,各級、各類、各層次的醫護人員配比合理,特別要避免長期的超負荷工作,減少護理不安全的隱患。在現有手術室護理人力資源配置情況下,可實行彈性排班制,實行主副班制,隨叫隨到,調整各種班次,減少護士過度超時工作負荷。
3.4 暢通手術室的護患溝通 如何讓患者認可手術室的護理服務,只有充分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和理解醫院的醫療護理服務,只有處理好這一點才有可能增加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進而緩解護患矛盾,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溝通,且是惟一的方法。護理行為過程中,將護患溝通能力作為護理人員考核的一個方面,在護理記錄中建立溝通的記錄,護理部定期或不定期檢查,與患者核實溝通的情況,注重總結所發生護理糾紛中溝通的無效因素,引以為戒。接送患者時,若遇到煩躁、昏迷、神志不清的,應增加人員進行護送或加保護帶固定。
3.5 完善手術室護理質控機制 強化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責任制,建立科室、班組、個人三級護理質控管理網絡,加強手術室基礎質控、環節質控和終末質控,強調各級人員應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定期督導、定期分析、定期反饋,堅持預防為主,強調事前控制,重視痕跡管理,抓實薄弱環節。
[1]李淑梅,蘇麗莊.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與管理對策[J].中國傷殘醫學,2009,17(3):87-88.
[2]陳昌珍,魏曉燕,羅麗平.手術室常見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71-73.
[3]李淑賢,許少先.手術室護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的對策[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8,15(6):337.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unsafe factor and the measure of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enhance patients’ nursing security. Methods Through the recent years operating room nursing work review analysis, the summary, discovered latent and the extant unsafe factor. Results In view of the unsafe factor of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combined with the work actuality , the measure are proposed. Conclusion Fulfilling exactly ea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enhancing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taffs to work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re the key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quality, reduce nursing mistak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Unsafe; Reason analysis; Measure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089
518033 廣東省中醫藥大學附屬深圳市中醫院手術室 (邱錦芳 鄭靈 鄧小嫡 田榮 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