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愛蓮
尿潴留是膀胱內充滿尿液而不能排出,是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在正常情況下,人的排尿功能是受比較重要的位于骶髓2、3、4的神經中樞[1];其次,是位于大腦的中樞神經所控制,因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使骶神經亦被麻醉,因該神經術后恢復稍慢而易出現尿潴留。在我國,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和心身醫學的發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正逐步取代功能制護理,而整體護理的開展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已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2]。為了提高護理質量,我們對腹部、下肢手術病人可能發生術后尿潴留的原因進行分析,來實施了相應健康教育對策,以提升健康教育水平,現報道如下。
從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科共收治32例腹部及下肢手術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齡最小的15歲,最大的64歲,平均年齡為42歲。文化程度:初中22例,大中專為10例,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對其實施了針對性健康教育。這32例患者中術后發生排尿困難有4例,并及時對他們采取積極主動安慰、誘導排尿,應用藥物及針灸,3例最終排出尿液,僅有1例實施了導尿術。
發生術后尿潴留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4種因素。
(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導致術后尿潴留的重要因素。手術創傷小、不伴有其他系統疾病,發生術后尿潴留者多數由心理因素造成。其一是術前心理準備不足,臨床上經常發現急診手術較擇期手術發生術后尿潴留者為多,其原因是前者術前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護理人員來不及做一些細致的心理護理工作,術前未經過臥床排尿的訓練,病人對手術的恐懼、焦慮、環境不適應,容易出現尿潴留;若心理素質較差者更易引起排尿困難,發生尿潴留;其二是術后精神緊張以及疼痛刺激,病人對自身疾病的過度關注,缺乏正確的認識,尤其對手術后對生理功能的影響不能客觀面對,特別是出現疼痛刺激時,反射性地引起膀胱括約肌的痙攣,進一步加劇了心理緊張,導致尿潴留。
(2)手術因素:麻醉因素,支配膀胱、尿道的神經都來自脊髓的同一節段骶2~4,因此,不論采用腰麻還是硬膜外腔阻滯麻醉,都可同時阻滯支配膀胱的神經反射。
(3)年齡因素:隨著年齡的增加,全身各臟器功能也在逐漸下降,特別是體質衰弱者,腹壁肌肉力量減弱,膀胱逼尿肌收縮乏力,從而引起排尿困難,發生尿潴留。老年男性病人若并存前列腺增生,更易發生術后尿潴留。
(4)機體疾病因素:病人機體原有疾病,如前列腺炎、尿道外傷史、尿道炎等導致尿道狹窄或梗阻,術后可能會加重排尿困難,導致尿潴留。
(5)其他因素:術前飲水過多,又未排空膀胱;術后排便體位不當或不適應等。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受教育者掌握健康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取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健康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教育活動。
營造優雅舒適、安靜環境,以熱情的態度迎接病人。介紹病房的環境、作息制度、主管醫生、主管護士,主動與其進行交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想法,解答其提出的疑問,從而了解其心理活動及存在的心理障礙,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向其介紹一些成功病例,用自信和有把握的語言講解有關疾病的一般常識,以解除病人對手術的恐懼、焦慮、環境不適應。
多數病人對手術產生焦慮、緊張、不安、悲觀等不良心理狀態這種情緒變化,可通過下丘腦及由它控制分泌的激素影響免疫功能,同時降低了手術的耐受性,增加了術后并發癥的機會[3]。因此,術前應給病人一次詳細的指導,告訴病人手術的性質、方法、術后可能發生的情況及術后需注意的事情,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陪同病人進行術前常規檢查,解釋做檢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告訴病人做檢查時的注意事項,并告知病人有關的治療方案,使其了解病情,積極主動配合檢查及治療。進行術前臥床排尿、使用便器訓練,并說明這些準備的重要性,解除病人的顧慮。告知病人術前6~8h禁食水及進手術前10min排空膀胱的必要性,以排除術前心理準備不足因素。
因腹部、下肢手術多為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由于支配膀胱的骶的神經麻醉恢復稍慢,盆骶神經麻醉后影響神經的傳導功能,不能使膀胱逼尿肌及括約肌舒展而影響排尿,又因下腹部手術刺激膀胱,使膀胱發生痙攣,所以術后尿潴留常發生在12h內。所以術后應經常巡視病人,及時發現尿潴留,鼓勵病人進行不斷的有意識的排尿。對不需要快速補充血容量的病人,如闌尾、疝手術后,告知其盡量放慢輸液速度,使滴數維持30~40d/min,這樣就可以使腎排出的原尿減少,膀胱充盈緩慢,以減少排尿困難的發生。并告訴其術后去枕平臥4~6h,以免引起頭痛。對于術后疼痛的病人,應做好解釋工作,不過早地注射止痛劑,因為止痛劑(如阿片類)本身就可能引起排尿困難,在術后尚未排尿的時間內,止痛劑會加重排尿困難,以緩解手術麻醉的因素。
當術后出現排尿困難時,醫護人員應給予安慰,解除思想顧慮,并積極誘導排尿,應用藥物及針灸方法,使病人排出尿液,減少尿潴留的發生。①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讓病人變換體位,或跪在床上,或站立床旁排尿;②用條件反射聽流水聲誘導排尿;③用溫水沖洗外陰,輕輕按摩下腹部并熱敷等方法刺激膀胱括約肌;④叩擊中極穴:患者平臥,取臍下四寸,用左手拇指與食指繃緊皮膚,右手中指連續叩擊中極穴100次,手法略重些;⑤誘導排尿的同時,予以心痛定0.1g,舌下含化,此法對于血壓在12/8kPa以下的病人慎用[4];⑥新斯的明0.5mg肌肉注射。
當病人由于年齡及疾病因素最終出現術后尿潴留的時候,醫護人員應積極主動穩定病人的情緒,并采取有效的導尿術以解除其痛苦。
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依從,提高護理質量。尿潴留是施行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手術病人在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術后尿潴留給病人帶來許多不適和痛苦。臨床上護士應根據手術病人可能發生術后尿潴留的原因,來實施相應健康教育對策,以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1]金旭炎.臨床護理與理論[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46.
[2]蔣冬梅.病人健康教育指導[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29.
[3]李雪增.外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2.
[4]毛海燕,尹敏,都興紅.心痛定治療硬膜外麻醉術后尿潴留的療效觀察[J].護理研究,2002,16(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