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豐菊
腹腔鏡手術與開腹術比較有明顯的優越性,如切口小、損傷少、出血少、并發癥發生率低、住院時間短、恢復快等,因而目前的婦科良性疾病越來越多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在使廣大患者受益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并發癥。本文對我院2007年8月~2008年9月72例婦科腹腔鏡手術后引起的并發癥的原因及所采取的護理措施進行分析和總結,現報告如下。
2007年8月~2008年9月,我院婦科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72例,年齡18歲~56歲,平均37.5歲,其中>35歲52例,≤35歲20例。術后診斷:子宮肌瘤27例,卵巢良性腫瘤28例,異位妊娠6例,慢性盆腔炎11例。
術前配合醫生常規檢查,包括B超、心電圖、胸片及各項血液指標的檢查。采用硬膜外麻醉+靜脈麻醉,手術切口一般采用臍部、左下腹和右下腹三切口或四切口,各切口約0.5~1.0cm。用氣腹針穿刺進入腹腔后,使用二氧化碳氣體形成人工氣腹,氣腹壓力均維持在13mmHg。
72例腹腔鏡手術患者中,術后12例出現上腹疼痛,18例出現兩側季肋部和肩部疼痛,單純腹壁皮下瘀斑5例,伴有惡心嘔吐25例。
3.1.1 上腹部疼痛:一般是人工氣腹注氣時使7~12肋間神經受到壓力刺激及膈肌向上移位、伸展引起。本組手術后12例出現上腹疼痛。
3.1.2 兩側季肋部和肩部疼痛:一般發生術后第1天,本組18例患者在第1天發生兩側季肋部和肩部疼痛,吸氣時加重,可能是由腹腔鏡手術中氣腹壓力過高及二氧化碳氣體殘存在腹腔中刺激膈神經的終末細枝所致。
3.1.3 腹腔血腫及腹部皮下瘀斑:此并發癥主要是第二、第三Trocar穿刺時損傷腹壁血管所致。本組發生單純腹壁皮下瘀斑5例,無腹壁血腫發生。
3.1.4 惡心、嘔吐:由CO2對膈肌刺激或高碳酸血癥所引起,也可由于麻醉藥物對嘔吐中樞的興奮作用造成。本組25例患者出現嘔吐,在術后24h內癥狀明顯,以后逐漸減輕。另外,高碳酸血癥也是腹腔鏡手術的常見并發癥,因CO2氣體彌散入血而發生,出現呼吸減慢,CO2分壓升高。但本組觀察的72例患者中無此情況發生。婦科腹腔鏡手術,也可發生血管損傷、各種氣腫、宮頸裂傷、子宮穿孔、腹腔臟器的損傷、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等并發癥。護士要重視病人的主訴,及時處理,避免產生不良的后果。
3.2.1 術前心理準備:腹腔鏡手術是微創手術,在診斷的同時可完成治療。但是這種微創手術也可能出現嚴重的合并癥,如大血管的損傷、空氣栓塞等,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或周圍類似病人出現不良情況等,都可造成病人的“心理創傷”。由于患者和家屬對腹腔鏡技術不了解,易產生焦慮和擔心的情緒。我們應該向患者及家屬解釋該技術的先進性和優越性,說明腹腔鏡具有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等特點,與傳統手術的不同之處,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應對措施。取得同意后方可實施手術。
3.2.2 術前準備:術前充分的準備是手術成功的保證。術前1天要進行皮膚的準備,臍部的清潔消毒等。術前應禁食8~10h,禁水6h。術前1天予緩瀉藥口服,術前晚及術晨各給予肥皂水灌腸1次,以清潔腸道。術前晚要保證充足睡眠,可以給予舒樂安定或安定片口服。進入手術室前矚患者排空膀胱。
3.2.3 術后護理:絕大部分腹腔鏡手術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患者術后清醒時間難以掌握,且器官容易引起損傷,喉頭分泌物增多,床邊應備好急救藥物及器械,以處理突發的不良反應。術后返回病室即去枕平臥,頭側位,定時測量生命體征并觀察其變化,每小時1次,必要時給予心電監護。病情穩定后每4h測量1次。立即予氧氣吸入,氧流量2~4L/min,持續4~6h,增加血中氧的濃度,減少機體對CO2的吸收,避免產生高碳酸血癥。減少各種刺激,保證睡眠、加速麻醉藥物的排泄,減少麻醉藥物引起的惡心、嘔吐。惡心、嘔吐患者保持呼吸道暢通,清醒后,護士應主動關心患者,消除其緊張情緒,并指導患者用手按壓胸口,減輕嘔吐時腹壓增加對傷口的影響。觀察有無季肋部、肩部、及上腹部疼痛,有疼痛時應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一般疼痛好發于手術后第1天,第2天開始逐漸減輕至緩解。疼痛嚴重時指導患者采取膝胸臥位,讓CO2氣體向盆腔聚集,減少氣體對肋間神經、膈神經及膈肌的刺激,同時用地塞米松,促使CO2氣體在體內的彌散,減輕痛苦。也可按醫囑使用鎮痛劑緩解疼痛。⑤麻醉清醒后6h時進流質飲食,術后第1天根據腸蠕動恢復情況可進半流飲食或普通飲食,鼓勵患者多次飲水,盡早解小便,鼓勵早下床活動,減少腸粘連的發生。正確連接尿管并注意觀察尿量、尿液的性質,如顏色鮮紅可能有輸尿管或膀胱損傷,尿量過少應檢查尿管有無打折或堵塞。當出現問題而原因不明時,應及時通知醫生。一般術后1天輸液結束后拔出尿管,有特殊情況遵醫囑拔除。⑥觀察有無腹壁血腫及腹壁皮下瘀斑,如有腹壁血腫,應在早期采取冷敷,同時加用止血藥物和抗生素,后期給予治療,促進血腫吸收,并觀察血腫的大小、瘀斑的范圍,嚴格進行床邊交接,定時測量生命體征并觀其變化。⑦術后密切觀察3個小切口的生長情況,隔日換藥1次,注意有無滲血、滲液。腹腔鏡患者住院時間短,一般4~5d小切口已愈合,如有感染時小切口可能為假愈合。因此要做好出院指導,教會患者在家中如何觀察切口的愈合情況,如何保持切口的清潔干燥,如有滲液應及時就醫,以早妥善處理,盡快恢復健康。⑧康復護理及出院指導:術后2周后可淋浴,然后逐漸恢復正常活動。異位妊娠者出院后定期復查血hGG下降情況至正常。腹腔手術多采用電凝或電切的方法,可造成熱損傷,如輸尿管缺血性壞死,癥狀常于術后1~2周出現,而此時患者已出院,如患者對相關的知識缺乏,可能造成誤診。因此,在出院前除常規宣教還應給予個體化指導,特別應把盆腹腔粘連嚴重或手術有難度的患者作為重點,告知患者出現以下癥狀及時就醫,如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尿量減少或尿色改變以及發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