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梅 樊玉雨
筆者于2002年7月~2008年7月期間,進行了對中藥滋腎育胎湯為主治療習慣性流產的療效觀察,經治100例,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本組100例病人均為門診病人,最多者流產5次,最少者3次;年齡最小者24歲,最大者41歲,其中以27歲年齡段者為多,共86例。就診時均已確診妊娠,且多已出現腰腹墜痛或陰道出血等癥狀。
臨床辨證均為腎虛脾弱型。表現為:屢孕屢墮,腰膝疲軟;精神萎靡,面部黯斑;或心悸氣短,或月經不調,或滑胎后又艱于再孕;夜尿頻多;或難寐多夢,心煩易怒;口干咽燥,大便干結;脈沉弱或細,舌質紅或淡嫩、苔薄白黃。
以滋腎育胎湯為主方治療:川斷、阿膠、鹿角霜、杜仲、桑寄生、枸杞子、黨參各15g,巴戟天、艾葉各10g,砂仁6g,吉林參5g,白術、熟地、菟絲子各12g,伴見心煩,口干咽燥,大便干結,舌紅、苔黃等陰虛內熱之象者,隨癥配合中成藥金銀花露和知柏地黃丸為輔調治。
自妊娠確診之日起,連用3~5劑,如首診時即以出現腰腹墜脹疼痛或陰道出血者,確診妊娠后即用上方治療,直到上癥消失后再鞏固1~2劑,此后至孕7月前每月2劑,孕7月后每月1劑,直至分娩為止。
經按上法治療,本組100例中,95例就診時均經B超證實胎心存在,經治療后現均已足月分娩,產下健康嬰兒占97.66%。一般均于用藥2~3d內陰道流血停止,最長4d,最短1d,另5例經治療無效,而成難免流產以清宮處理占2.34%。總有效率97.7%。
王英,27歲,工人,于2007年4月28日就診。婚后夫婦同居,性生活正常,現為第4次妊娠,前3次均為兩個月左右時用黃體酮保胎無效而自然流產。末次流產時間為2006年8月,現又停經52d,末次月經2007年3月6日陽歷,于停經46d時又發現少量陰道流血,伴小腹墜脹,在蘇堡中心衛生院肌注黃體酮20mg,每日一次,連用3d,諸癥未減,方來我科就診。經B超檢查顯示有微弱胎心反射,當時癥見:陰道少量流血,色鮮無血塊,小腹墜脹,腰膝酸軟,心煩多夢,口干咽燥,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細滑,治以滋腎育胎湯,1日1劑煎服,配以中成藥銀花露和知柏地黃丸以清虛熱。共用3劑后血止,小腹墜脹除;再鞏固5劑,諸癥控制,出血未再反復。此后每月3劑,直至孕7月以前,孕7月后改為1月2劑,直至分娩為止。其間仍一直配合清虛熱中成藥為輔治療,患者安全度過孕期,于2007年12月足月娩出1男嬰。
祖國醫學中,墮胎或小產連續發生3次以上者,稱為“滑胎”,即現代醫學所稱之“習慣性流產”,常為先天不足,復損于腎氣,以致不能蔭胎系胎;或脾虛中氣充損,化源匱乏,以致不能攝養胎元而滑胎;或素體陰虛,因妊益虛,內熱傷胎,以致屢孕屢墮。就筆者臨床觀察,不論何因所致,總歸導致陰虛復因婦益虛,內熱傷胎而致滑胎最多。滋腎育胎湯中菟絲子、川斷、桑寄生、巴戟天、杜仲、鹿角霜補腎固沖;熟地、枸杞子、首烏、阿膠養肝滋血;人參、白術補氣益脾;砂仁理氣調中;艾葉溫經止血。全方腎、肝、脾、氣血同治,以益沖固之本;復以金銀花露,知柏地黃丸除虛熱。經此補腎益脾,調沖任,清虛熱治療,自然虛損得補,胎元充實而收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