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剛
目前我國農村膽道蛔蟲癥發病率仍較高、發病急、疼痛劇烈占急診急腹癥較大比例,我院自2004年~2008年選擇膽道蛔蟲癥60例,在驅蟲、解痙、抗感染等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用復方冬眠靈肌注治療,取得滿意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住院病人102例,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B超檢查等診斷為膽道蛔蟲癥,隨機分為復方冬眠靈(氯丙嗪、異丙嗪按1:1配制)組60例和杜冷丁組(對照組)42例,其發病時間、臨床癥狀無明顯差異。其中男38例,女64例,年齡3~63歲。復方冬眠靈組60例,男23例,女37例,年齡3~63歲;杜冷丁組42例,男17例,女25例,年齡4~61歲。兩組病人年齡與性別分布無顯著差異。
1.2 方法 確診為膽道蛔蟲癥的住院病人即口服腸蟲清0.2g每日一次,靜滴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頭孢哌酮舒巴膽50~100mg/(kg·日)(皮試陽性者禁用),靜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 l+維生素C5.0g每日一次,口服氟哌酸0.4g每日三次等綜合治療的基礎上;用復方冬眠靈肌注25mg(兒童1mg/(kg·次),最大劑量25mg/次),對照組杜冷丁50mg(兒童1mg/kg,最大劑量50mg/次)。用藥30m in后疼痛無明顯減輕者,均以相同劑量給藥一次,60m in疼痛不消失改用其它藥物治療。
2.1 止痛時間 復方冬眠靈組(60例)15~30m in鐘止痛48例,止痛率為80%,31~60m in11例,60m in以內的止痛率為98%;對照組(42例)15~30m in止痛24例,止痛率為57%,31~60m in11例,60m in以內的止痛率為83%。復方冬眠靈組止痛作用明顯優于對照組。
2.2 止痛用藥次數 復方冬眠靈組用藥一次即可止痛50例(83%),而對照組用藥一次止痛僅18例(43%)。復方冬眠靈組用藥一次止痛率用明顯高于對照組。
2.3 臨床療效評價
2.3.1 療效標準 治愈:用藥60m in內癥狀消失。好轉:用藥60m in內癥狀減輕。無效:用藥60m in內癥狀無明顯減輕,改用其它藥物。
2.3.2 療效比較 復方冬眠靈組治愈51例,治愈率85%,好轉7例,有效率96.5%,無效2例;對照組治愈25例,治愈率59.5%,好轉10例,有效率83.3%,無效7例,復方冬眠靈組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2.3.3 不良反應 復方冬眠靈組發生直立性低血壓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6%;對照組發生胃腸道反應6例,直立性低血壓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7%,兩組病人不良反應發生率有顯著差異。
膽道蛔蟲癥是目前農村多發常見病,發病急,疼痛劇烈,以往多在驅蟲、解痙、抗感染等治療基礎上用杜冷丁止痛,止痛效果好。但杜冷丁能興奮延腦內的催吐化學感受區,并增加前庭器官的敏感性,導致患者嘔吐,影響驅蟲藥的療效,且屬于毒麻藥,藥源受到限制,故療效受到影響。復方冬眠靈具有顯著的鎮靜、解痙、鎮吐作用,保證了驅蛔藥的驅蛔效應,鎮痛作用迅速,用藥30m in內絕大部分病人疼痛消失,故絕大部分病人用藥一次即可治愈,一次用藥治愈率較杜冷丁高得多,且復方冬眠靈為非類毒麻藥,藥源不受限制、作用快、止痛時間短、療效好、副作用少、藥源廣泛,適合基層醫院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