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明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我科于2007年6月~2009年5月采用手法與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對100例病人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研究,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共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齡25~74歲,平均年齡42.5歲。單間隙突出64例,其中L3、44例,L4、536例,L5Sl24例;多間隙突出36例,其中,L4、5、L5Sl24例,L3、4、L4、57例,L3、4、L4、5、L5Sl5例。按突出形式和性質,膨出型58例,凸起型60例,破裂型8例。100例病例均符合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所有病例均經腰椎CT或MRI檢查證實。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A組為牽引法組,B組為手法與牽引法組。
1.2 方法 A組采用腰椎牽引法,1次/d,時間為30min,10次為1個療程;B組采用手法加牽引法治療,先行腰椎牽引,再行手法治療。
1.2.1 腰椎牽引 采用三維電腦腰椎牽引床牽引,患者仰臥位,膝稍屈曲,膝下墊小枕,分別將胸部及骨盆固定在胸腰板及臀腿板上,調整胸腰板及臀腿板間隙在病變之節段上,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身高、體重等因素,設置牽引的力量,一般在280~350N的范圍內。胸腰板的旋轉角度為左側突出向左側旋轉15°,右側突出向右側旋轉15°,中央突出雙向轉角l5°,無傾角,牽引5min,間隔lmin,總牽引時間30min,牽引結束后解除固定捆綁,平臥5min再起床,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1.2.2 手法治療
(1)患者俯臥位,術者用兩拇指指腹,由大椎穴開始,緊貼脊椎自上向下推脊椎兩側的骶棘肌,反復做3~6遍,然后點按腎俞、大腸俞、腰陽關、環跳、承山、委中及局部阿是穴。
(2)患者側臥位,健肢在下,取伸直位,患肢在上取屈髖屈膝位,術者以一肘壓患者肩部前側向后,另一肘壓患者臀部外側向前,兩肘同時向前后擺動,使腰部肌肉放松,然后兩肘同時按壓至適度時,再使用一短暫、有限度、有控制的突發巧力,使脊柱旋轉,此時常可聽到一連串的彈響聲,隨即松手。
(3)患者仰臥位,術者雙手分別抓住患者患側的膝部與腿部,向患者腹部按壓,使其腰部屈曲,再逐漸用力將患肢拉直。
1.3 療效標準 參照NaKa1分級[2]進行評定。
(1)優:腰腿疼痛癥狀消失,恢復原工作。
(2)良:恢復原下作和其他活動,但在緊張工作后偶爾出現腰痛及下肢痛;
(3)可:遺留腰痛及下肢疼痛癥狀,減少原工作可從事日常生活的工作;
(4)差:不能從事日常生活的工作,勞動能力喪失。
1.4 適應癥與禁忌癥
1.4.1 適應癥
(1)初次發作,病程較短,未經過正規治療者;
(2)病期較長,但癥狀及體征較輕,能堅持工作者;
(3)診斷未明確者;
(4)活動時腰腿痛發作,休息后緩解,能排除椎管狹窄者;
(5)合并其他臟器病變不宜手術者。
1.4.2 禁忌癥
(1)孕婦、脊椎滑脫、嚴重心臟病、活動期肝炎或明顯肝脾腫大者;
(2)神經損害嚴重,尤其是大小便功能障礙者;
(3)伴有椎管狹窄者。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在SPSS12.0統計分析軟件上進行,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成組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意義。
100例患者均進行了平均6個月的隨訪,總體療效分別是A組為74%,B組為93%,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手法與牽引二者合用,大大提高療效,明顯優于單一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所引起的綜合征。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對神經根的機械、化學及自身免疫性刺激是公認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機制[3,4]。
目前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仍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尤其是牽引加手法治療更受人們關注。本組病例采用了牽引加手法及單純牽引,以牽引加手法治療的效果最優,提示對該類病人用綜合療法治療效果優于單一療法。中醫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系衛外不固,腠理空虛,風寒濕邪乘虛襲人,留滯經絡,致腰部經絡氣血痹阻,不能濡養筋肉所致。治療的基本方法是圍繞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消炎消腫、解熱鎮痛、松解粘連等,利于髓核回納、復位,改善突出的椎間盤與神經根的位置關系,解除對神經根的擠壓,恢復已破壞的椎內平衡[5]。故本組病人通過手法治療達到了舒筋活血、疏通經絡等作用,使肌肉痙攣和神經根粘連得到松解。此外,治療期間應注意臥床休息,可減少椎間盤的壓力,使損傷的纖維環組織部分修復。牽引后結合手法治療,總有效率達93%,明顯優于單用牽引治療(P<0.05),值得臨床推廣。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
[2]NaKa1 O,OoKawa A,Yamur 1.Long term roentgenogrphic and funetip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wide feneseration for cuntrad lanbar stenosis J Bone Joint surg(Am).1991,73:ll84.
[3]田素莉,孫斌,王介瑞.中西結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5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2):182.
[4]陳述生.中西醫結合非手術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重慶醫學,2005,34(3):433.
[5]張成.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藥治療概況[J].甘肅中醫,2005,1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