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偉
473013 河南省南陽市口腔醫院藥房 (胡守偉)
我院是一所口腔專科性醫院,門診量大,抗生素應用廣泛。由于抗生素品種多,發展迅速,容易產生耐藥菌株,并可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為了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安全、合理。經濟有效地使用抗菌藥物。筆者隨機抽查我院半年門診處方8320張。就口腔專科醫院門診處方使用抗生素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以探討存在的問題,促進更好的合理用藥。現總結如下:
資料來源于我院門診藥房2007年1~7月的門診處方,共計8320張。首先將不合格處方通過篩選進行統計分析。其次將處方中抗菌藥物的使用種類,途徑、頻率、聯合用藥及合理性進行綜合統計和分析。抗生素分類以《新編藥物學》[1]為依據。用藥方法分:口服用藥、注射用藥和口服與注射聯合用藥3種。
2.1 在全部8320張處方中,不合格處方166張,占處方總數2%。
2.2 在抽查的8320張處方中,使用抗生素的處方4825張,占處方總數的58%。抗生素使用涉及6大類18個品種。頭孢菌素類1351張(占28%)、抗真菌感染1158張(占24%)、大環內酯類1013張(占21%)和青霉素類965張(占20%)為主,其他抗生素類占7%。
2.3 抗生素聯合應用情況 我院臨床抗菌藥物的使用主要是單聯用3136張,占抗菌藥物處方的65%,高于國內報道的62.4%[2]。二聯抗菌藥物處方1544張,占抗菌藥物處方的32%,三聯及其以上抗菌藥物處方145張,占抗菌藥物處方的3%。
2.4 抗生素使用頻率 抗菌藥物主要以廣譜抗菌和抗真菌感染的藥物為主.使用頻率高的品種依次為:頭孢菌素類的頭孢曲松鈉、頭孢噻肟鈉;抗真菌感染的藥物甲硝唑、替硝唑、奧硝唑;大環內酯類的阿奇霉素、紅霉素;青霉素類的青霉素鈉、青霉素V鉀、阿莫西林。
2.5 抗生素使用方法: 口服藥處方2992張,占抗生素處方的62%;注射用藥處方1351張,占抗生素處方的28%;口服和注射聯合用藥處方483張,占抗生素處方的10%.
3.1 處方是臨床醫療工作中主要文件之一 是治療疾病的用藥依據,藥師對醫師開具的處方具有審核、調劑的主要職責,也是調配藥品的通知單。處方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我院抽取的8320張處方中,不合格處方166張,其中存在的問題大致歸納為配伍不合理、書寫不合格、重復使用同類藥物、用法用量不準確、藥物使用方法不當等。
3.2 從此次抽查處方使用頻率顯示,抗菌藥物使用種類以廣譜抗菌和抗真菌感染藥物為主,其次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由于頭孢菌素類藥物抗菌廣譜、臨床療效高、毒性低、對敏感細菌感染療效好等優點,在臨床上長期占有重要地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應用以阿奇霉素、紅霉素、克拉霉素為主,應用率較以前有明顯上升。近幾年來,以阿奇霉素為代表的新型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已上升為僅次于青霉素、頭孢霉素的第3大類抗生素藥品。這主要是由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組織和細胞內濃度比同期血中濃度高,作用持久,療效顯著。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臨床多種常見致病菌,尤其是支原體的廣譜抗菌作用和較少的不良反應,得以廣泛應用。
3.3 口腔頜面部化膿性感染病原菌主要為葡萄球菌及鏈球菌,可選用青霉素類、紅霉素、林可霉素及頭孢菌素類。若合并厭氧菌感染,如牙齦炎、牙周炎等,可加用滅滴靈、替硝唑或奧硝唑。甲硝唑是第一代硝基咪唑類化合物,因其毒副作用大,已漸漸被替硝唑所替代,替硝唑為第二代硝基咪唑類化合物,其片劑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其抗菌普廣,對厭氧菌感染引起智齒冠周炎療效顯著。奧硝唑為第三代硝基咪唑類衍生物,容易經胃腸道吸收,而毒副作用較低。
3.4 我院是口腔專科醫院,根據抗生素聯合應用情況分析,抗菌藥物主要以單聯為主,這符合專科醫院特點。二聯用藥占32%,主要是兩種殺菌藥物聯用可以獲得協同作用,收到累加效果。其中三聯用藥 僅限于一些復雜性的多重感染的疾病。這可以看出本院臨床醫師能遵循《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明確聯用效果,又針對性地穩妥地選擇聯合用藥。
3.5 合理選用抗生素 抗生素能有效地控制感染,應根據不同情況合理選用,不能濫用。在臨床用藥時,必須遵循安全、有效、經濟、合理的原則。用藥途徑可口服,也可肌肉注射,病情較重者可靜脈滴注,單一抗生素使用療效不佳時,可多種抗生素聯合使用,以發揮其協同作用,避免不合理的多種抗生素聯合使用和廣譜抗生素大量使用,防止細菌產生耐藥性,導致二重感染。
醫師和藥師對患者的合理用藥肩負著重要的職責,只有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在工作中嚴把質量關,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應有的職責。藥師在調配工作中遇到問題處方,應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對存在嚴重錯誤的不合格處方不予調配,確保患者用藥安全、合理。
[1]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5-98.
[2] 賈公孚,謝惠民.臨床藥物新用聯用大全[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