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
每年都要搞年度檢查,今年的檢查主題是圍繞質量管理進行的。所謂質量管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目的,不斷地加強醫院管理、改善服務態度、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護理水平、確保醫療安全,從而全面地提升醫院的管理水平。護理工作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將年度檢查中,護理管理工作中易忽略的部分總結如下。
規章制度每個醫院都有,切合目前的實際情況的確很少,有的規章制度可能是5年前制定的,有的甚至是10年前制定的,與目前的實際工作有一定的差距,落到實處的就更不用說了。規章制度應隨時更新,并且落實到實處。另外,各個崗位都有不成文的習慣,這些習慣和規章制度有很大的沖突。再有就是規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每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每個崗位都有其崗位職責,每個工作人員都應熟悉其崗位職責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要做到用制度管人,而不是用人管人。
目前,隨著不可預測的事件的不斷發生,對突發意外事件的應急措施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醫院應建立應急預案。醫院是為人服務的,各種不可預料的事件時有發生。為提高工作人員的應急能力,醫院的各個部門要制定出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組織工作人員學習演練,保證在突發事件面前鎮靜快捷,有條有理的及時處理,從而減少各方面的損失。
不論是護理部還是各臨床科室,均成立質量控制小組。護理部的質控成員由各科護士長擔任,各科的質控小組成員由科室工作認真;護理理論水平較高的護士擔任,各小組人員名單和具體質控內容有明確規定。定期進行各項護理工作質量檢查,有不合格的地方要找到當事人追究原因,檢查后將檢查結果以及原因進行詳細記錄,分別上報護理部和護士長。護理部和護士長要將平日自己檢查的結果和質控小組檢查的結果相結合,根據護理缺陷的性質和內容每月作出適當處罰的同時拿出糾偏措施,杜絕此類事件的再發生。如果屬于全院的共性問題,護理部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下發到各科室。
隨著整體化護理的不斷深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再加上醫療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也成為吸引患者的手段之一。近幾年各醫院年輕護士大量增加,特別是合同制護士的出現,護士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培訓已成為各醫院護理部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護士進入醫院首先要有2周~3周的上崗前培訓,所有獨立工作的護士都要具備護士資格執業證書。各科室針對本科室的專科特點,護士長每年要做出本科室各級各類護士(主管、護師、護士)的學習培訓計劃,按計劃每周組織小學習,學習內容如常見病的護理常規、危重疑難患者的護理及搶救、常用藥物搶救藥物新藥物的藥理知識和副作用、科室常用醫療儀器的使用方法、常見護理操作的操作流程、不同患者的心理護理、當前本科疾病的護理新進展等等。每位護士有學習筆記一本,護士長定期檢查,對好的學習內容可全科進行交流以促進護士自學。每月組織全科護士進行護理理論和護理操作考核各一次,同時總結本月出現的護理不足之處,如何糾正,內容和成績上報護理部,使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不斷提高。護理部針對全院情況做出每年的學習培訓計劃。工作中按計劃實施,學習內容多種多樣如如何與患者溝通、美容知識、儀表儀態、消毒隔離知識、患者的心理特點及需要、護理新知識新進展、中醫基礎理論、危重患者的護理、護理科研新技術護理論文交流等等。每季度組織護理理論、護理操作考核抽查各一次。護理理論操作考核成績除排個人名次外,還要以科室為單位排出名次給予獎勵并培養護士的集體榮譽感。以上內容均有詳細記錄,條理清楚,以備查閱。
我們現在的護理目標不但是治療患者軀體的疾病,還要滿足他的心理需求,對患者要進行全身心的護理,所以護士對所分管的患者從病史、職業、家庭、治療、恢復、心理等有一個全面的評估,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護士長利用晨晚間交班時間考核責任護士對患者的“七知道”,護理部定期以答卷方式隨機抽出一名患者讓責任護士答出其姓名、年齡、現病史、各種化驗檢查結果、臨床治療、用藥的目的、作用、副作用、目前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你對其所得疾病作了哪些健康教育,患者接受了多少。另外每個患者的個體差異、文化程度、心理狀態等不同,所以對醫護人員的醫療護理要求不同,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對每位患者的護理要有針對性,體現對患者的個性化服務。護理部每季度均進行患者的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作為評價每個病區護理工作的重要指標。
從護理部到各科護士長再到護士本人對自己的工作要有實際的記錄。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各項護理工作質控檢查、考核、指標統計、意外事件、人員調配、各種會議培訓等均有詳細記錄。護士長手冊及各大記錄本按要求認真書寫,詳細記錄,使自己的各種工作和安排有根有據,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總之,護理質量是現代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質量與醫療質量是醫院質量中并列的兩個質量子系統。“三分治療,七分護理”也說明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必須在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加強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