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立春 王維敏
葛根又名野葛、葛藤、黃斤、粉葛、葛麻藤,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 illd.)Ohw 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 sonii Bent.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鮮切成小塊,干燥;甘葛藤習稱“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磺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縱切兩半,干燥,在全國各地廣有分布和出產。葛根辛甘性涼,性善升散,功在脾胃。既長于疏散肌腠經絡之邪氣而解肌發表退熱,為治項背強痛之要藥,《傷寒論》“葛根湯”,就是以葛根與麻黃、桂枝、芍藥、甘草、生姜、大棗等配伍,用于表證而項背強直之證。又善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行,具生津止渴、升陽止瀉及透發疹毒之功。
近年在臨床應用方面有所發展,將其應用于原規定用途以外的一些病癥,不僅無不良反應,并發現能收到滿意的療效。例如,用以葛根總黃酮為主要成分制成的安降片,治療各型高血壓病,總有效率為88%,研究表明葛根總黃酮具有擴張血管、解除血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1]。用葛根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56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1.1%,心電圖總有效率為87.5%[2]。用葛根20g水煎,每日一劑,治療脾胃虛弱,胃氣不振之泄瀉證(西醫診斷為腸道易激綜合征),取得較好療效[3]。葛根具有擴張心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用葛根25g,每日一劑,治愈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64例,尤其對心率緩慢者療效顯著。臨床證實葛根具有提高心率的作用[4]。中暑時用野生葛根一塊搗汁,頻頻喂服,30m in后諸癥遂減,再與涼鹽開水交替飲服,4h后諸癥痊愈[5]。
商品為縱切片或斜切片,板狀,有時為橫切片,長5~35cm,直徑4~14cm,厚0.5~1cm,類白色或淡棕色,偶見附有殘存的棕色栓皮,并可見明顯的橫長皮孔,切面粗糙,纖維性極強(橫切面見筋脈環紋,為由纖維所形成的同心性環層;縱切面有數條明顯的筋脈,亦為纖維所在,而與粉質部分相間排列)。順折易斷,富粉性。氣微,味甘。
2.1 甘葛 為豆科植物甘葛(粉葛)Pueraria thom sonii Benth.的干燥根。分布于華南和西南,廣州地區有栽培。在華南地區以本品亦作葛根入藥用。
形態與前種相似,但側生小葉基部幾乎呈截狀形,托葉披針狀長橢圓形,花萼的裂齒遠比萼筒長。其根部色白粉重,可以與葛根相區別,多用以制取葛粉。
2.2 食用葛 為豆科植物食用葛Pueraria edulis Pam p.的干燥根。云南楚雄、祿勸、武定、南華、昆明等地稱粉葛。產于廣西、云南、四川。四川、云南的粉葛有的為此種。
小葉3片,頂生小葉寬卵形,長8~15cm,3裂,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疏生短毛,側生小葉斜寬卵形,2裂,小葉柄有長硬毛;托葉箭頭狀,長約1cm,莢果長約6cm,干后變黑,有疏毛。
根呈白色或黃白色,長條板狀,長2 5~40 cm,寬5~8cm,厚約0.5~1cm,粉性特強,亦有粗壯的長纖維。味微甘而稍苦澀,入口有淀粉粘稠感。可供食用。
3.1 云南葛藤 為云南葛藤(苦葛藤)Pueraria peduncularia Grah. [P. yunnanensis Franch.]的干燥根。別稱苦葛根。西昌稱苦葛藤。廣西與西藏地區混作葛根入藥。根黑色。商品多縱切成長條狀或短條狀,有的稍扭曲,大小不等。表面淡黃色,粗糙,纖維性強,似毛狀。外皮灰褐色,具縱皺溝,外皮脫落后顯纖維狀。橫切面有數條紫色的環帶。質硬,粉性差,具特異氣味,味微苦,有毒。與粉葛根極易區別。
3.2 天花粉 為葫蘆科植物栝樓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干燥根。即以天花的次品充粉葛根入藥,其粉性仍較葛根為強,斷面纖維性差,味微苦,可資區別。
3.3 豬仔笠 為豆科植物豬仔笠Eriosemach inense Vogel的干燥根。廣東稱山葛,花縣、廣寧、四會、陽江、陽春等地稱山甘葛,番禺、高要、高鶴等地混稱甘葛。直立草本,高15~50cm,通常不分枝,被銹色長硬毛兼以短柔毛。葉為單葉,披針形,近無柄,小葉長2.5~6cm,寬5~13mm。具紡錘形或球形塊根。廣東部分地區認為根亦有止渴生津之功,多作獸醫用藥。但非葛根,不可與甘葛相混淆。
目前個別藥材經銷商,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為牟取暴利,于患者的利益而不顧,利用藥材的差價,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既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又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中藥的鑒別工作非常重要。希望從事藥劑工作的人員,都能認真、仔細地核對藥物,用心觀察,嚴防以假亂真的現象發生。
[1]劉道芳,袁敏.葛根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1999,16(4):18-20.
[2]賈健生,張麗君.葛根素治療冠心病心絞痛56例[J].山西中醫,1998,14(4):11-12.
[3]程學生,傅正良.葛根治療腸道易激綜合癥[J].中醫雜志,1999,40(4):198-199.
[4]劉青,周金海.葛根的臨床應用[J].中國臨床醫生,2003,31(2):55-56.
[5]向守蓉.葛根為治療中暑良藥[J].中醫雜志,1999,40(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