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葉晴
VSD材料是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通過封閉填入創面內的多孔VSD敷料[1],經引流管接通負壓裝置,持續吸引創面及腔隙內的積液,使已感染、水腫的燒傷創面在短時間內達到清潔,創面新鮮;并促進了局部的血液循環和正常肉芽組織的生長,使傷口早期愈合并為植皮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且提高了植皮的存活率,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醫護人員的工作量,為這類患者的治療及護理提供了極大的方便[2]。我科自2009年03月~2010年03月應用VSD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深Ⅱ度和Ⅲ度燒傷及燒傷創面合并感染的患者32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將觀察和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自2009年03月~2010年03月我科實施VSD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32例患者,年齡25~80歲,男24例,女8例。其中深Ⅱ度和Ⅲ度燒傷患者25例,燒傷創面合并感染患者7例,治療時間14~30天,均達到滿意效果。
使用前對創面或創腔進行徹底清創,按略小于創面或創腔大小將VSD修剪后填入,創緣周圍正常皮膚與VSD材料邊緣間斷縫合,最后在材料之上黏貼生物透性薄膜密閉[3]。將引流管從遠離創面或創腔2~3cm處正常皮膚上戳孔引出,接負壓引流瓶,24小時不間斷,持續負壓吸引7~10天,觀察創面有大量新鮮的肉芽組織生成,擇期行植皮、皮瓣轉移等二期處理[4]。
3.1 術前、術中配合 (1)術前應做好患者一般情況的評估,完善各項常規檢查,包括血常規、出血時間、凝血時間、心電圖、X片的檢查及創面分泌物培養。根據檢驗結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對癥治療,控制感染進一步發展。(2)心理護理,向患者及患者家屬介紹VSD的使用方法及優點,取得患者和家屬的有效配合。(3)檢查VSD專用吸引器,保持性能完備。(4)提醒手術醫生在手術中操作細致,清創徹底,止血盡量減少創面滲血,貼膜時盡量減少漏氣等。
3.2 術后觀察 (1)妥善固定,保持局部密閉狀態,以吸引時局部可見管形、黏貼緊密為標準。根據燒傷創面部位妥善安置患者體位,避免引流管受壓。(2)保持持續負壓吸引,壓力維持在0.017~0.06mPa。壓力下降提示有漏氣。(3)觀察引流物的顏色及量。如引流物為鮮紅色,提示有活動性出血,應終止吸引,立即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如引流量減少或者無液體引出,引流管亦未堵塞,則屬正常。(4)預防感染:VSD專用吸引機負壓瓶內的引流液超過1/2時應及時傾倒。操作時先夾管再分離負壓吸引器,防止引流物逆行感染,負壓瓶清潔消毒處理后備用。
實施VSD治療燒傷創面護理要注意以下幾點:(1)保護創面,保證有效引流,維持恒定的負壓,充分引流可以防止皮下積血積液,防止皮瓣張力過大,控制感染,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如果負壓過大,大量組織液、淋巴液被吸出,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出現傷口愈合不良等情況;如果負壓過小又不能起到引流作用。所以護理人員需勤巡視、勤觀察局部皮膚及引流情況。保持創面及局部皮膚干燥,防止潮濕及污染,并且密切關注引流壓力。(2)體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20cm,易壓迫的部位如背部、骶尾部等處,應經常換患者體位,防止VSD護創材料的引流管被壓迫和折疊,因而阻斷負壓源;如傷口在肢體,要告知患者患側肢體避免過度用力或受壓,防止出血。(3)密切觀察受傷肢體的血液循環變化及引流液的變化,手術后24h以內引流液相對較多,以后逐漸減少。(4)注意疼痛的觀察與護理,了解疼痛的性質,如疼痛未減輕反而加重,應考慮有感染加重的可能或負壓值過大,應及時給予處理。(5)生命體征監測,使用VSD術后72h內,監測體溫1次/6h,以后改為2次/d,體溫異常應監測白細胞計數。(6)基礎護理,病房內每日紫外線空氣消毒二次,限制病房內陪客。(7)引流管的護理,指導患者或陪護人員盡量不要牽扯、壓迫、折疊吸引管,保持吸引通暢。護理人員準確記錄引流液體量和性質。(8)心理護理,患者由于創面久治未愈,一方面求治心切,另一方面又存在許多顧慮如擔心手術失敗等,護理人員可將VSD的基本原理和成功手術圖片資料展示給患者看,并指導患者合理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9)健康指導:做好疾病知識及飲食的宣教:向患者介紹VSD引流的目的及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進食富含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類飲食以利創面早期愈合。
[1]李金清.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對加速慢性創面愈合的機制.中國臨床康復,2002.2(6):520-521.
[2]何義平,鄧波.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植皮術中應用的護理觀察[J].護理研究,2004.18(11):2021-2022.
[3]徐琰,姚文章,黃顯凱.負壓封閉引流(VSD)治療損傷感染創面的臨床觀察[J].創傷外科雜志,2001,3(4):311-312.
[4]王彥峰,裘華德.負壓封閉引流治療嚴重急性軟組織損傷合并感染創面[J].中華創傷雜志,1998,14(4):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