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寶筠
第四步:初步判斷方案是否屬于可以保護的對象
在通過前面的方式進行挖掘、篩選后,我們還需要注意,一些方案由于不滿足專利保護客體的要求,或者明顯不滿足創造性的要求,是無法獲得授權的,我們在確定了要保護的方案后,需要核實該方案是否屬于可以保護的對象。
1.在電學領域,比較常見的違反保護客體要求的情況是:所保護的方案不是一個技術方案。
如果一個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改進僅僅在于規則,沒有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不是技術手段,帶來的不是技術效果,那么就不屬于專利保護的客體。例如,一位發明人提出了一套考勤系統,該系統能夠收集員工的考勤信息,其和現有技術的區別僅僅是考勤規則的改變,沒有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不是技術手段,也沒有帶來技術效果,因此,不是專利保護的客體,不能作為可以保護的方案。
2.對于明顯創造性的問題,我們需要關注的是技術方案的組合問題。
如果一個方案是兩個現有方案的簡單組合,且實現該組合并沒有進行任何技術上的改進,那么,即使這兩個方案組合之后所形成的方案能夠實現新的功能,也會由于其不符合創造性的要求,而在后續審查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風險,建議不要把這樣的方案作為要保護的方案。
例如,對于一個測試系統而言,現有技術中僅僅具備測試功能,而發明人所提供的方案能夠將數據統計功能也添加到該系統中,如果這兩個功能僅僅是簡單的組合,其組合并不涉及到任何技術的改進,那么該方案由于涉及到創造性的問題,不應作為保護的客體。
第五步:將挖掘出的方案以文字的形式體現出來
在我們通過前述步驟挖掘出要保護的方案后,需要將該方案的技術內容以文字的形式交底給代理人,以便于代理人根據得到的材料,以專利申請文件的形式公開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并在公開的基礎上合理的確定保護范圍。
上述以文字的形式來交底技術內容的文檔我們稱為技術交底書,在撰寫技術交底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根據保護類型有針對性的撰寫交底書:
由于專利保護的對象僅有方法和裝置兩種類型,且這兩種類型所關注的特征類型又不相同,為此,在撰寫交底書時,我們應當明確保護類型后,按照該類型有針對性的撰寫交底書。具體來說,針對軟件類、通信類的方案,我們一般會以方法的方式來保護方案。此時,我們要以流程的方式來描述方案,具體的我們可以參照流程圖,逐一對流程圖中的各個步驟加以介紹。對于機械類的案件,可以參考裝置圖介紹各個組成的形狀、結構以及各個組成之間的連接關系、位置關系。
2. 結合場景來進行描述:
在撰寫交底書的過程中,最好能夠做到從場景中來到場景中去。從場景中來指的是:在技術交底書的一開始,最好能夠先介紹一下本發明主題所對應的場景,使得交底書的介紹能夠以較為形象、直觀的方式開始,便于代理人迅速、準確地把握本發明所要保護的客體。例如,在一個涉及到數據庫數據處理方法的案件中,如果我們一上來就介紹數據庫中例如“雪花維”等這樣抽象的概念,會使得交底書介紹的內容較為晦澀,如果我們能夠結合數據庫應用的需要,從一個具體的應用場景出發引出“雪花維”這一概念,就會使得交底書的可讀性大大增強。
到場景中去指的是:在我們從技術的角度,對例如信令流程形式的方案進行描述后,最好能夠結合一個具體的場景,對于本發明的實現再做介紹,這樣能夠使得技術方案更加直觀易懂。例如,對于實現彩鈴業務的方案,在流程圖中介紹了信令流程,由于信令流程涉及到很多具體的信令名稱,在對于信令的作用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如果我們在介紹完信令流程后,能夠以主叫用戶撥打某一號碼的被叫用戶為例,將各個步驟攜帶的信令內容以及執行結果具體細化為實際場景中的實例,則顯然會使得方案更加直觀易懂。
3. 因果關系要交待清楚:
在介紹具體技術方案時,除了要關注具體的技術實現外,尤其還要注意邏輯上的因果關系。具體來說,在介紹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之前,我們應該首先明確一個靶子,這就是本發明所針對的現有技術,該現有技術存在缺陷,而本發明正是針對該缺陷而提出的,我們可以將現有技術缺陷稱作提出本發明的“因”;之后,我們在闡述技術方案時,最好通過一些原理性的介紹,闡述清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如何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陷的,從而介紹清楚本發明的“果”;最終,交底書整體上要能達到自圓其說的程度,也就是說,在交底書現有技術部分提出一個現有技術的缺陷后,能夠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介紹,闡述清楚本發明是如何解決該缺陷的,從而形成一條嚴謹的因果關系鏈條。
例如,在現有技術中,提到了實現某一業務,需要前期進行系統復雜的改造這一缺陷,本發明提出了一套新的實現方案,其目的在于能夠在對系統改造較小的情況下,實現所述業務。在交底書的撰寫過程中,對于“因”的部分,我們應該介紹清楚現有技術中為什么會產生改造量大這一問題,具體是由于進行了哪些改造,使得對系統的改造量大,從而把產生現有技術缺點的原因介紹清楚;而對于“果”的部分,我們應該闡述清楚為什么本發明可以在不進行現有技術那樣的改造的情況下來實現所述業務,現有技術中改造后所實現的功能由本發明中的那個技術手段所替代了,對比現有技術,本發明對于系統的改造量減少在哪里,通過這些描述,將本發明如何達到解決現有技術缺點這一結果介紹清楚。
還需要注意的是,當一個方案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多個缺陷時,要在技術方案的描述中建立起清晰的對應關系,對于不同的現有技術缺陷,要在本發明技術方案中明確指出由哪個技術手段加以解決,以便將不同的因果關系鏈條區分清楚。
例如,在現有技術中提到了負載不均衡、可靠性差、不適應大規模運算等三個方面的缺陷,而在本發明的方案中,僅僅是籠統的說明就這三個缺陷本發明都能夠加以解決,那么會使得代理人無法明確針對不同缺陷的解決方式分別是什么,從而無法對技術方案有一個清晰、透徹的理解。如果我們在描述本發明方案的過程中,明確指出哪些手段是用來解決負載不均衡問題的,哪些手段是用來解決可靠性差這一問題的,哪些手段是用來解決大規模運算問題的,則會使得代理人能夠據此建立起多條各自獨立的因果關系鏈條,有助于代理人理清本發明的多條脈絡,避免出現理解上的張冠李戴。
4.以技術實現的角度來描述技術方案
在描述技術方案時,要轉變思維,從方案能夠做什么,轉變為該方案具體是怎么做、如何做上來。也就是說,我們在描述技術方案時,不能僅僅描述相關特征的執行結果,而是應該重點描述該結果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實現的。在具體操作層面,切忌把系統的使用說明,工作原理作為方案來介紹,應該具體落實到例如數據處理等后臺或底層層面上來介紹方案。
例如,在一件實現硬盤分區合并的方案中,如果我們僅按照選定要合并的分區、點擊合并分區按鈕、提示合并完成等操作步驟來描述方案,則會使的所描述的內容僅僅是具體的使用方式或者操作說明,而這是不屬于專利保護的客體的,而且,一旦僅僅將上述內容公開于申請文件中,也會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只知道具體能夠實現的結果是什么,而無法知曉具體如何通過何種手段來實現這些結果,從而使得對于技術方案的公開不充分。在本案中,我們應該具體將點擊合并按鈕后,后臺對于存儲區域進行了哪些處理,從而使不同的分區合并為一個分區進行描述,將具體的技術實現手段公開出來,為代理人充分公開本發明技術方案提供必要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