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盛宴
紛繁的數字,斑斕的圖表,這是“信息技術領域專利態勢發布會”上永恒的兩道主菜。數字向來是乏味的,圖表的堆疊也難免枯燥,但是這場宴會卻并沒有讓嘉賓失望而歸。信息技術領域、OLED行業、軟件領域、RFID技術、通信行業、物聯網關鍵技術等六份專利態勢報告在此次發布會上一同發布,為數字和圖表增添了不同的滋味。
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奚國華副部長在會上所言:“信息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代表,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與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信息產業促進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石與支柱,關注國民經濟,就無法忽視信息產業。而信息產業又是最為典型的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引領發展的產業,對知識產權的擁有與使用能力最能夠體現產業核心競爭力。從堆砌的數字中,我們欣喜地發現,在信息技術領域國內專利申請已經逐步超越國外來華專利申請,且整體處于增長勢頭,但同時,數據也告訴我們,國內產業的專利申請技術質量仍需盡快提高。
OLED目前仍是新興顯示技術,但卻有其獨特的技術優勢,發展勢頭向好。全球數據的綜合分析下,我國基本處于專利申請量第四位,且美國、歐盟等申請量已越過峰值轉向下滑趨勢,這對于我國而言,是十分有利的發展契機,找準突破點,仍然有機會在基礎專利中贏得一席之地。
信息技術產業業務的相互滲透,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電子商務等新業務的出現給軟件產業越來越多新要求的同時,也帶給軟件產業巨大的發展機會,從專利申請量看來,軟件產業一直處于增長趨勢,但國內企業無論在操作系統領域還是在辦公套件領域,均與國外差距甚大,擺在國內企業面前的,仍然是創新與研發的漫漫長路。
RFID的應用已十分廣泛,其發展在我國也頗受重視。從專利數據分析出發,盡管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專利申請量懸殊,但RFID領域尚有諸多未攻克的關鍵技術,發展潛力巨大,國內企業若能奮起直追必然能夠奪得一片屬于我們自己的技術陣地。
在信息通信領域的2G時代,我們無緣參與國際標準制定;3G時代,我們適時推出了TD-SCDMA標準;如今,4G時代已經來臨,國內通信產業在國際的立足仍然離不開在標準中打下基礎專利的木樁。從專利數量而言,LTE標準中我國企業的參與度是值得欣慰的,但從專利布局而言,InterDigital、高通、愛立信等卻擁有更多的基礎專利,我國企業的專利布局仍然很難與其匹敵。
“物聯網”是近年來的新興詞匯,但從專利的角度,“物聯網”技術已不再新鮮。經過對中美兩國專利數據庫的檢索,各技術領域的美國專利申請量遠大于我國;從年度分布對比,美國專利申請量近年來趨于平穩,技術研發相對成熟,而我國專利申請量仍保持上揚勢頭,技術研發相對活躍;從申請人分布看來,我國國內尚沒有一家企業有趕超技術龍頭的優勢。
宴會的豐盛程度對十二次信息技術領域專利態勢發布會而言是空前的,滋味有甜——我國信息產業各技術領域專利申請仍普遍處于上揚態勢,技術研發活躍度很高;也有澀——在各技術領域,我國國內企業占據的基礎專利仍然較少,專利布局較弱;當然,也給了我們企業不少的期許,如尚未攻克的技術難點、尚屬空白的技術領域,都將給企業的技術發展不少的啟發和指引。

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