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潔
(新疆財經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2)
企業成長性,就是企業實現可持續成長的能力,是企業對內充分挖掘自身資源潛力,對外把握一切投資機會,從而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提高的一種能力。它反映了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
分析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關鍵就是需要對影響上市公司成長性的因素進行分析。成長性是企業未來發展能力的一種預測,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一種趨勢,所以上市公司成長性的分析應該是全方位、動態的分析。本文主要從財務因素和基本因素兩個方面對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進行分析。
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是衡量其成長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企業的持續成長是不同利益相關者追求長期利益的結果,要實現自己的利益,就必須要關注企業的持續、健康成長。這些利益相關者從不同的角度關注企業的財務狀況,如投資者關注的是企業的盈利性和股利分配情況;管理者關注的是企業資產的運營情況和盈利情況;債權人主要關注的是企業的償債能力;國家則關心的是企業的稅收情況;而員工關心的是企業效益和員工福利情況。只有滿足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企業才能夠成長,同樣,只有企業保障健康、持續的成長,企業的各利益相關者才能獲得自己所追求的利益。
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本運營能力及發展能力對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
盈利能力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源泉和基礎,是上市公司賺取利潤的能力。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直接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賺取利潤和實現資金的增值。只有具備很強的盈利能力,企業才能為持續成長提供資金上的支持,才能保障企業長期經營下去。對上市公司來講,凈資產收益率是企業盈利水平的一個綜合性指標,是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核心,也是上市公司的硬性指標。凈資產收益率又稱股東權益收益率,不僅可以反映企業盈利水平的高低,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反映上市公司是否有效運用了財務杠桿來提高股東收益。如果一個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經常高于其他企業,就會引來競爭者,迫使該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回到平均水平;如果一個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經常低于其他企業,就得不到資金,會被市場驅逐,使得幸存企業的股東凈資產收益率提升到平均水平。但有時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會時高時低,我們一般用上市公司近三年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動態地衡量其盈利能力。主營業務利潤率是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所創造的利潤,能夠反映企業主要的經營業績,也是企業增加利潤的主要渠道。分析企業的利潤是否來自于主營業務,不僅可以保障企業盈利的穩定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風險,消除了一些不穩定和不安全的因素,是企業是否具有成長性的必然表現。
發展能力是企業在生存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壯大實力的潛在能力。它在財務上表現為盈利增長能力、資產增長能力、資本增長能力及技術設備增長能力等。主營收入增長率反映了主營收入業務的規模擴張情況和市場占有情況,通常情況下,該指標越大越好;近三年每股凈資產平均增長率則動態地反映了上市公司股東權益和股本擴張的增長;近三年每股凈利潤評價增長則反映了上市公司獲利能力的增長情況。該三項財務指標越大,則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良好,企業能夠有效地、持續地發展下去。
資金的營運能力是指企業基于外部市場環境的約束,通過內部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料的配置組合而對財務目標的實現所產生作用的大小。利潤和現金流的回收是通過資金的使用而產生的,因此上市公司的成長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金的運營能力。核心競爭優勢理論認為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擁有的資源;二是企業使用資源的運作能力。只有資源與能力有效結合,才能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從而促進企業價值增長。通常情況下,企業營運能力越好,意味著企業的資產使用效率越高,意味著可以用較少的資產來創造較多的財富,資金周轉速度越快,將越有利于推動企業價值的增長。
償債能力是上市公司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對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是保障企業到期有還本付息的能力。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最好的衡量企業財務風險大小的重要指標。舉債經營可以有效地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但是同時債務也會給公司帶來破產的風險。如果償債能力好的話,可以提高公司的信譽,會較容易籌集到發展所需的債務資金,及時投資于給企業帶來較多價值的項目,增加股東的財富。當有好的具有發展前景的投資項目時,償債能力好的上市公司就容易取得充足現金流量,可以搶占先機,從而最先取得項目帶來的效益,提升公司價值,從而使企業保持一個良好的成長性。
影響上市公司成長性的一般性因素包括企業的市場預期能力及銷售能力、上市公司規模、行業發展狀況、公司治理水平、企業家的素質和科研創新能力等。
市場的預期能力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產品或業務的前景,從而反映了企業的成長性。企業凈資產倍率是本期最后交易日股價和本期每股凈資產之比,它能夠反映市場預期與公司基本面的比較情況。企業的利潤增長與市盈率之比是指上市公司稅后利潤增長率與本期最后交易日市盈率的之比。一般情況下,該指標不得小于1。那些當前盈利水平雖高,但“利潤增長與市盈率之比”小于1的股票,已不再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相反,盡管每股盈利水平目前較低,但該指標大于1的股票則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將會使廣大的投資者獲取快速成長所帶來的收益。企業的利潤來源主要是通過研發和市場銷售來實現的,市場能力的增強是企業成長性的表現。
在許多行業中,規模經濟的效益很大。通常情況下,一個企業的規模越大,資本實力越強,融資能力也越強,競爭力也就越強。規模經濟不僅可使企業在成本和價格上占有優勢,創造更多的邊際效益;同時,它還可以增強公司抵御風險的能力,獲取更多的融資渠道,從而具有更多的資金開拓市場。
行業發展與企業的成長密切相關,行業的差異對企業的成長性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不同的行業由于處于不同的發展過程,企業的成長性也會不同。一般情況下,行業發展狀況好的,企業的成長性也會良好。
公司治理是企業制度的安排,是指由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人員即高級經理人員三者組成的一種組織結構。通過這種制度安排,三者之間形成一種穩定的制衡關系,從而保證公司決策的科學性和經營的高效性。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公司治理質量是決定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對企業的成長性具有相關的影響作用。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否健全及其治理水平都對企業的成長性具有一定的影響。關注公司治理狀況、治理水平、董事會的完善及公司的信息披露情況,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成長和正確、有效地決策,也是提高公司成長性的必要條件之一。
人是企業中最主觀的因素,對企業的成長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和因素更加復雜,高素質的經營管理者能夠有效地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和能力,快速地整合企業潛在的資源優勢。高素質的管理者可以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籌資、投資管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成長性。管理者主要職能就是管理和決策,成長性企業則需要企業家進行正確和有效的管理、決策。
科研創新能力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現實中,經營者在談及企業發展時,無不把創新作為重要手段而大加強調。科研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一個企業競爭力的強弱。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其競爭力也強,反之亦然。科研創新是指企業消化、吸收、使用及改變技術和產品的能力。它包括工藝創新、產品創新和制度創新等。衡量企業創新能力標準主要有:研究開發、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支出、專利與發明的數量、科研人員比例等。技術投入比率越高,專利越多,則表示企業對市場的適應能力越強,競爭優勢越明顯,生存發展空間越大,企業的發展前景就越好。
通過對影響上市公司成長性的因素進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評價企業的成長性,了解企業的成長性情況,從而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出相應的措施來幫助企業提高其成長性。
[1]張學毅.中國上市公司業績成長實證研究[J].中南財經大學學報,2001(6):86-90.
[2]季志明.上市公司成長性的行業特征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5):62-66.
[3]張炳坤.論企業成長性及財務評價[J].經濟師,1998(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