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吉
阜新市第一職業中專 ( 阜新 123000 )
《計算機網絡》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是必修課,但由于課程所涉及的概念、術語、原理大都枯燥難懂,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接受起來很困難,而且我們面對的是中職學校的學生,他們普遍存在理解能力較差、邏輯思維能力不強、英語底子薄弱、特別是缺乏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信心不強等特點。要找到一種適合中職學生特點,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提高《計算機網絡》課的教學質量,是我們面臨的一大課題。筆者根據自己在中等職業學校從事《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實踐,從教材的取舍、網絡實驗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取等方面對該課程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中職教育的特點是要注重實用性、科學性、易學性.舍棄一些現在用不到、將來也很少用的內容,講授一些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到、用得上的知識 在確定教材的形式和特色后,力圖創新思維、創新形式、創新內容。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例,具體做法是,第三章中OSI參考模型一筆帶過,而重點講解現在普遍使用的TCP/IP模型,并且滲透到用IP地址進行子網劃分實驗中去;第四章結構化布線這部分,學校沒有實驗條件,在教學中只保留雙絞線的應用這部分,學生通過自己制作RJ-45頭來掌握雙絞線的特性、種類;第五章計算機網絡設備,在小型局域網的連接實驗中滲透拓撲結構的概念;在進行虛擬局域網的實驗時滲透交換機的工作原理等。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了課堂所學的知識,學生在做中學,避免了紙上談兵,同時學生做實驗時獲得了成就感,激發他們持久的學習熱情。
中職教育課程目標有明確的職業定向性,中職教育課程內容必須要考慮教育對象的就業需要.由于中職教育是一種以各產業生產技術為主的教育,因而技術能力的獲得,成為其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現場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和必要的相關技能是中職教育課程內容的重心所在。所以網絡實驗的設計要以網絡專業學生的最終能力為目標,針對各項能力來設計實驗,這樣能讓學生清楚知道不是為了做實驗而做實驗,而是為了自己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應具備的能力而做實驗。
(1)強化專業英語詞匯記憶的大聲朗讀法
中職學生普遍英語基礎差,談英語色變。而且也都是啞巴英語,不會讀單詞,只會逐個字母的拼單詞。在計算機網絡中有大量的專業術語如:Mainboard、Hub、Swith、Router、World Wide Web等,學生記不住,在配置交換機等硬件時看不懂屏幕上的英語意思,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攻克難關,采用了大聲朗讀教學法。這樣堅持下來,事半而功倍,學生不再把背專業英語詞匯當做負擔,而是很輕松的就記住了,這也給學生進一步學習網絡原理和實驗操作鋪平了道路。
(2)多媒體演示教學法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特點是概念多、術語多、工作原理抽象難懂,給教學帶來了許多困難。傳統的教學方式顯然不能滿足教學需要.于是筆者把教學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都做成了Flash小動畫,通過動畫的演示,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如數據在TCP/IP 模型四層結構里傳輸的過程,數據發送方是從最高層(應用層)到最低層(主機網絡層)的數據封裝過程,接收方則是完成從主機網絡層到應用層的數據拆裝過程。通過Flash動畫的播放,這些枯燥難懂的原理和工作流程也就一目了然了,這個教學難點就此迎刃而解。
(3)綜合考核法
改革以往期末考試以試卷為主、重理論考核、輕實踐考核的做法,實行綜合考核法,即綜合考慮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學生結業成績為平時占20%,上機操作成績占50% 試卷成績占30%,實踐性比較強的知識點盡量放在上機操作上進行考核。加強對學生平時學習的督促和考核,包括課堂提問、作業、階段考核、實驗報告等,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實踐證明,采用綜合考核法,不僅能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能促進學生學習,更能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高低。這種教學法,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中職計算機網絡課程要側重應用性知識教學,強調為技能培養服務,適當兼顧學科的理論知識,為學生進一步提高、發展作鋪墊,要堅決舍棄那些現在不用,將來也很少使用的研究性理。在教學中必須著眼于在重視基礎內容的傳遞的同時,把學生引導到科技的前沿,這是培養創新人才所必需的。通過教學,盡力拓寬知識的覆蓋面,大力傳授反映當代IT產業新發展的多種新知識和新成果。同時,在教學中,可以適度增加供學生參與討論的內容,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要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
以上就是我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并針對教學中學生存在的問題而進行的改革。并已經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實踐中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及中職教育體系改革的深入,如何使《計算機網絡》這門課程更符合職業教育的需要,如何進一步深化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以便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專業技能,應該是我今后不斷探索的課題。
[1]王協瑞.計算機網絡技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程慶梅,韓立凡.計算機網絡實訓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何新權,焦建虹.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教程——網絡技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