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娟 江春花 齊 峰 喇孝瑾 劉慧娟
(華北煤炭醫學院中醫學系 河北唐山 063000)
中醫實驗教學體系的優化與整合
高秀娟 江春花 齊 峰 喇孝瑾 劉慧娟
(華北煤炭醫學院中醫學系 河北唐山 063000)
中醫 實驗教學 改革
邁向 21世紀的中醫學專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實驗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興趣以及科研能力,培養出基礎好、素質高、能力強的中醫人才,實驗教學的質量至關重要。然而,目前的各院校實驗課程設置還存在一定問題,如何設置出合理的實驗教學體系,我們做了初步探索,取得了成效,現總結如下。
目前,各個院校所開設的中醫類實驗課程多是依附于理論課程,例如中醫基礎實驗、中藥學實驗、方劑學實驗、中藥藥理學實驗、中藥炮制實驗等,實驗手段僅僅是單門課程的理論驗證和重復演示書本知識,實驗內容往往出現低水平、同層次的重復,例如在中醫基礎實驗課中出現“氣的推動作用的實驗”,在中藥學實驗課程中,出現“人參補氣作用的實驗觀察”、在中藥藥理學中又有“補氣藥的藥理實驗觀察”,3個實驗所用的實驗方法學完全一樣,既浪費了資源,又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偏低。因此打破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實驗課程體系,綜合考慮大學 5年的培養目標,把實驗課程進行整合,使實驗課相對獨立,非常必要。
我們打破現行的實驗教學框架,重新規劃實驗課的設置,即將原有的實驗課程中醫基礎實驗、中藥學實驗、方劑學實驗、中藥藥理學實驗、中藥炮制實驗、中診實訓、針灸學實訓等課程重新進行整合,根據每個學期的培養目標,將整合為一門實驗課程《中醫綜合實驗》,編寫了新的實驗指導?!吨嗅t綜合實驗》共分為三個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中醫綜合實驗 1,以驗證中醫基礎理論為主,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入門;第二部分為中醫綜合實驗 2,主要包括中藥及中診的相關實驗,重在培養學生的藥物識別能力以及中醫診斷技能;第三部分為綜合實驗 3,主要為中藥藥理、溫病學、傷寒論等相關理論實驗研究,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前兩部分內容相對較簡單,多為驗證性實驗,后一部分多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前兩部分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后一部分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樣把整個大學期間所要進行的實驗課程連貫起來,不同的學期有所側重,既打好了基礎,又培養了科研能力。
綜合性實驗著重對學生進行實驗技能綜合訓練,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實驗動手能力、數據處理以及查閱資料的能力,設計性實驗著重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組織管理能力。而傳統的中醫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這些實驗雖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但由于每次實驗學生都是按照教師事先安排的內容與方式進行,學生們沒有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所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盲目性較大,有的學生實驗中僅簡單地觀察、操作應付一下,甚至抄襲實驗報告。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并結合我系目前承擔的實驗項目,我們逐步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由原來的22%提高到現在的78%,達到了評估優秀的水平,同時綜合性實驗的知識面也不斷的拓寬,包含多門知識的內容,例如中藥鎮痛的實驗觀察,涉及到中藥、方劑、中藥藥理等多門課程的內容。
增加開放內容以及開放時間是培養學生協作能力、團隊意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也是實驗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輔助部分。我們除了給學生設定好開放內容以外,還鼓勵學生自己動腦筋設計實驗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們結合實驗室的條件以及目前教師的科研情況,給學生指定小課題方向,例如中藥或針刺鎮痛作用的實驗、中藥或針刺抗焦慮作用的實驗、中藥或針刺抗疲勞作用的實驗、中藥或針刺鎮咳作用的實驗、中藥或針刺治療糖尿病的實驗研究等,這些小的課題,模型穩定,便于實施完成,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獨立地、綜合地運用多種實驗方法研究中醫課題能力為目的。另外,我們還經常組織具有特色的實驗教學活動,例如學生組織的“感受推,了解中醫”的主題活動,學生模擬醫院的就診環境,把就醫的整個環節,從導診到診病到治療的全過程都進行模擬,既熟悉了看病的過程,又對具體病例進行辨證分析,最后給出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學以致用,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興趣及學習效果。
總之,通過對實驗教學體系的重新整合,使整個 5年的實驗教學系統化、規范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激發了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今后,應該繼續加大對中醫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只有通過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實驗內容、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與創新,才能推動中醫院校實驗教學的更大發展,使之與現代醫學的發展相適應。
[1] 季旭明,閆 濱,孫敬昌,等.四步法中醫實驗教學[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4,11(6):560
[2] 征 倫,立 珊,秋 英,等.加強中醫本科生早期科研能力培養[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7):82
[3] 劉杰書.對中醫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探討[J].中醫教育,2004, 23(5):9
(2010-03-12 收稿)(陳 遷 編輯)
G 420
A
1008-6633(2010)04-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