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雁翎 羅麗平 高海燕
(山東省德州市人民醫院兒科 山東德州 253014;①德州市市立醫院)
多媒體技術在兒科教學中的應用
高雁翎 羅麗平 高海燕①
(山東省德州市人民醫院兒科 山東德州 253014;①德州市市立醫院)
兒科 多媒體 教學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構建了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文本、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各種媒體信息形式,實現了人機交互式教學。因此,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會在醫學教學中更加廣泛的應用。
1.1 兒科臨床教學示教難 示教難是目前臨床醫學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兒科臨床醫學教學中顯得更為突出。兒科臨床示教的病例均為兒童,現在我國一對夫婦只有一個孩子,患兒多為獨生子女,家屬不愿讓學生接觸患兒,甚至拒絕。給兒科醫學學生學習和掌握臨床技能、了解理想化體征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兒童一般難以口述其癥狀,給醫生診斷帶來了很大困難,特別是兒童傳染性疾病存在季節性,也給示教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由于兒科患者的特點,典型患者較難自兒科示教中實施。
1.2 學生多、教師少,教師精力有限 臨床課教師既是臨床醫生又是教師,這就從客觀上決定了帶教老師的局限性。帶教老師多半不能專職帶教,須在保證醫療工作的情況下才能帶教,使學生接觸患者的時間相對較短,交互式的教學方式較少,給教學目標的完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1 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是集圖像、聲音、文字、圖表、動畫于一體的交互式的圖、文、聲并茂的課件,把傳統的以教師口授知識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轉變為學生積極參與,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2.2 豐富了教學的內容 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對一些兒童罕見病例和季節性、傳染性極強的病例,都可以制作課件使學生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對于難點和重點,可以反復觀看,強化了學生的記憶,增強了在以后工作中處理類似病例的能力。
3.1 多媒體的使用不能取代教師的講解 動態圖表、圖片、錄像片段的展示,可以使講解的內容更為形象、直觀。但是如果所占的比重較大,缺少了教師的講解,它們表達的內容及內在聯系可能會難以全面理解和掌握,造成本末倒置,重點不突出。
3.2 應注意使用多媒體所取得的實際效果 我們知道,不論使用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方式進行教學,最終目的是要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如果違背了這一原則,即使使用了再先進、再豐富的媒體也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多媒體信息呈現速度快,信息在課堂上的停留時間較短,而人腦在單位時間內接收的信息量在課堂上有限,當過多使用多媒體而造成信息量過大時,大腦不僅不能完全接收這些信息,還會受到這些信息的干擾,時間久了,就會感到頭昏腦脹、精神抑郁或煩躁不安。
3.3 多媒體過多應用減少了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 過多利用多媒體,教師板書也就急劇減少,學生的注意力大部分時間是集中在投影屏幕上,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授課的主體地位。學生沒有直接面對教師,缺少真情實感的交流,使學生感到授課方式單調,因為教育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情感交流的過程。
3.4 多媒體的使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媒體輔助教學要求任課教師除要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知識之外,還要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熟練掌握POWERPOINT等制作課件的工具;同時也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要將教學內容進行仔細分析,劃分出各組成部分的內容特點,根據內容特點選擇該組成部分的最佳的多媒體表現形式,所以,要想做出一套優秀的課件,絕非易事;另外制作的過程也是對教師的形象思維能力的檢測。
多媒體教學是未來教學的趨勢,但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亦有一些是多媒體教學不能達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不能達到的功能,根據教學的內容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優勢互補,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2010-05-13 收稿)(岳靜玲 編輯)
G 640
C
1008-6633(2010)05-7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