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東,郭長江
(1.五常市龍鳳山水庫管理處,黑龍江五常150200;2.大慶市東湖水廠,黑龍江大慶163000)
龍鳳山水庫是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 740 km2,總庫容2.77億m3,多年平均降雨790 mm,7~9月降雨占全年降雨70%,多年平均年徑流量7.93億m3。水庫按100 a一遇洪水設計,10000 a一遇洪水校核,屬不完全年調節水庫。主體工程由土壩、溢洪道、輸水洞、灌溉涵洞、電站等組成。水庫始建于1958年,1960年始蓄水。1987~1992年消險加固,基本解決了水庫存在的工程隱患,使水庫的各特性指標達到了設計要求,但由于當時資金限制,尚有一部份的尾工沒有完成。2000年水利部投資800萬元,完成了其余的消險尾工,使水庫的各個配套工程得以完成。水庫下游防洪保護農田1.33萬hm2,灌 溉 水 田 近 2.67萬hm2,年 均 發 電1 100萬kW·h,年捕魚10萬kg。每年接待外來游客近10萬人次。各項效益可觀。
為完善水文測報、洪水預報工作,實現龍鳳山水庫水文測報的科學化、自動化,及時掌握水庫上游水情雨情,進行科學的調度,最大發揮水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水庫管理處先后完成了洪水調度系統的硬件設備進行了安裝和軟件的調試工作。
1)2000年5月~6月,在北京水利自動化研究所的大力協助下,對龍鳳山水庫水雨情自動測報設備進行了安裝和調試,先后安裝了香么、壩上、育林、三道沖河、小車山、敦學、東升林場、龍爪溝、沖河、七林場、四平山、張家灣、南大豬圈13個雨量站;沖河、四平山、庫區3個水位站;三道沖河、七林場2個中繼站,1個中心站。同時對硬件設備進行了調試,使設備達到正常工作狀態。中心站接收處理信號的軟件也根據我方的需求,進行了更改和補充。2000年初,我處安排人員到北京水利自動化研究所進行了遙測設備安裝及使用的培訓。
2)1999年9月,派人到大連理工大學專門學習了洪水預報和調度軟件的應用;2000年4月開始試運用該軟件;2000年7月完成該軟件的運行調試。
3)2000年4月,管理處陸續購進微機、服務器、投影儀及連網所用的一些自動化硬件設備,并在安裝測報系統硬件前做好中心站的準備工作。
水文自動測報系統于2000年6月4日安裝調試并投入運行,經過汛期的運用,其設備性能穩定可靠,采集水文數據準確及時,使洪水調度及時準確,在水庫度汛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由于能最快速的掌握上游的降雨情況,提出洪水預報,為領導的調度水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因此近年來市領導十分信賴水庫提出的調度意見。
1)攔蓄了汛末洪水,使水庫汛末蓄水量達2億m3,達到水庫興利水位。達到設計灌溉面積效益,效益(產值)近4億元;發電1 100萬kW·h,產值230萬元;養魚增加近150萬元收入。
2)幾年前由于全省連續干旱,造成了全省大部份地區農田減產,局部地區甚至絕產,五常非水庫供水地區,為了緩解旱情,政府扶持、各單位捐款,為農民打水井。而水庫下游的2.67萬hm2水田,由于水庫較以前多蓄了水,保證了水田全面的豐收,而且還為市里節約了近千萬元的防旱資金。
3)由于該洪水調度系統,水庫調度有了可靠的依據,敢于科學蓄水,最大蓄量持續時間增加,水庫的水面較以前增加了。
4)促進了旅游業發展。由于水庫水面大,山水相映,景色迷人,近幾年來水庫旅游的人較往年多,水庫的門票、餐飲等項目收入也相應增加,門票10萬人次,餐飲收入15萬元,促進了地域經濟發展。
[1]宋永柱,馬景勝,郭春生.黑龍江省水庫洪水調度系統建設規劃方案綜述[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4,32(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