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醫院藥價廉宜,療效確切,在患者中已久負盛名。在醫藥代表的口中,北京中醫醫院又以工作難做聞名,即使再下功夫,如果藥品療效不佳,要進入這家醫院的藥房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成天患者云集的北京中醫醫院,藥品收入始終不高,其用藥和處方管理究竟有什么獨到之處?記者帶著諸多問題,對該醫院進行了采訪。
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徐春軍介紹,為了避免出現營私舞弊的問題,也從保護干部和臨床科室的角度考慮,醫院實行多層次的管理和監管,使醫院的績效流程做得更規范。所有的藥品進入醫院,必須要通過藥事委員會集體討論,而不能由科室主任單獨決定,這就避免了一個人說了算。一旦藥品療效出現問題,責任也由集體承擔,跟個人沒關系。具體形式是通過近20個人的藥事委員會采取集體投票制,對若干新藥品進入醫院的資格進行討論和表決。藥事委員會由管理部門包括院領導、醫務處人員,專業藥劑人員,臨床部門的科室主任,紀檢監察部門人員全程參與。每年定期舉辦1~2次這種藥事討論會,集體作出決定。
科室主任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可以從臨床的角度,在會議上充分反映某個藥品的優勢、臨床作用,適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在場的其他人員可以一起分析,這個藥品對于病人來說是否有益和必要以及給藥途徑是否科學適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才能讓這個藥品進入醫院。
這樣的一種集體討論機制被證明是科學有效的且效率很高,也杜絕了商業賄賂的現象。
徐院長認為,北京中醫醫院藥價便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字特色,中藥飲片本身就是“簡、便、驗、廉”,藥價較低。前幾年各中醫院普遍追求經濟效益,造成中醫院“西”化,中醫的優勢在喪失,中醫藥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其根源也是中醫藥藥價和診療費太低,如果不開西藥,不開檢查單,醫院就無法生存。為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北京市中醫管理局非常重視,連續下發了扶持中醫藥的若干意見,追加財政補貼。這一政策的突出特點是要求中醫醫院必須堅持中醫為主。
原來是只管撥款在編人員工資的60%,其他部分由醫院自己解決,現在每年的績效考核達到85分以上的中醫院,就會得到100%的撥款,考核包括人員資質比例、中醫特色、中藥飲片的使用、非藥物治療的比例等很多項目。由于北京中醫醫院長年堅持傳統中醫的發展方向加之以病人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北京中醫醫院在去年第一次考核中就達到97分,得到3000多萬元的撥款,在今年6月的績效考核中,又受到大力表揚,額外多獎勵了300萬元。
北京中醫醫院的績效考核是把關于中醫藥使用的比例和原則細化到每個科室,根據科室的不同特點進行分解,比如對內科、皮膚科等中藥傳統發揮優勢的科室,就會強調中藥飲片的使用比例。北京中醫醫院針對中醫績效考核的完成情況,每個季度和每半年都及時進行總結和獎勵。
記者在徐院長的計算機里看到了非常細化的統計結果。2010年上半年中醫特色優勢考核結果分為十條細目:一、15項中醫考核指標完成前5名科室。依次為針灸科、外一科、骨科等。二、中醫特色優勢考核得分前5名科室,依次為針灸科、腎病科、特色醫療科等。三、中藥飲片處方比前5名的科室。四、中藥飲片處方比前10名的個人。半年總處方數1000張以上,總數最多的醫生達到87.7%。10個醫生飲片處方數最高有1350張,總處方數1540張。半年總處方數800張以上醫師飲片處方,總數最多的醫生達到97.15%,前10名有870張處方。五、制劑處方比前5名的科室,依次為外一科、外二科、皮膚科等。六、中藥處方比前5名的科室。有特色醫療科92%,婦科91%,兒科83%等。七、門診中醫治療率前5名的科室。最高的為特色醫療科84.7%。八、門診中醫參與率前5名。針灸科100張,參與者有60多人;皮膚科50多人。九、中醫非藥物治療比前5名科室,依次為針灸科、兒科等。十、病房中醫治療率前5名依次為針灸科95%,腎病科94%等。
徐院長說,各科室中藥飲片的使用比例要求是不斷提高的,過去大夫的處方比例一千張達到40%有獎勵,現在要達到60%才能獲得獎勵。
對抗菌素的使用和醫保用藥的要求,北京中醫醫院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用藥量。電子處方顯示的信息就是系統默認的處方里規定的用量,即使醫生想多開藥,信息系統也會提示,藥還沒有用完,不能繼續開藥。比如一次3片的藥品量,如果輸入一次4片,信息系統就會提示:“你的藥品用量已超過規定”。如果醫生一定要使用4片的用藥量,信息系統會有記錄,醫生要履行蓋章認可的手續,一旦出現問題,相關醫生將承擔相應責任。此外,對肝腎功能有損害的藥品,信息系統也會提醒醫生嚴格按適應癥的規定開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