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擱下重重的殼/尋找到底哪里有藍天/隨著輕輕的風輕輕的飄/歷經的傷都不感覺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
靜夜,棒著MP3,聽著這首《蝸牛》,忽然間想問自己一個問題:“既然連蝸牛都有一片小小的天和一個大大的夢想,為什么我們有時候卻疑惑迷茫自己來到人世的意義,找不到屬于自己的那一片藍天呢?”
想到這里,我忽然記起了一個很久以前看過的故事。
一只烏龜對正忙著采蜜的蜜蜂說:“聽說你們的壽命只有幾個月。是真的嗎?”
蜜蜂看了一眼烏龜說:“我們的壽命的確很短,最多也只能活幾個月。”
烏龜說:“我們的壽命很長,活一百年以上的數也數不清。你們的生命這么短,為什么不好好享受生活,何必整天為別人奔波呢?”
蜜蜂說:“因為我們知道生命十分短暫,所以格外珍惜時間,珍惜生命。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我們抓緊分分秒秒的時間,努力多做有益于人類的事情。”
烏龜說:“你們很快就會離開這個世界,難道你們不留戀、不自卑嗎?”
蜜蜂說:“要離開這個美麗的世界,說不留戀那是假的。但是我們并不感到自卑,反而有一種自豪感,因為我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為新的生命創造了機遇,每經過一朵美麗的花朵,就仿佛可以看到一個香甜的果實,我們在創造生命呀!如果一生碌碌無為,不干實事,你想想,空活百年又有什么意義呢’”
烏龜聽了蜜蜂的話,半天說不出話來,慚愧地消失在海邊。
想到這,我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充實自己生命的意義,延伸生命的價值,而不是碌碌無為茍且偷生。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就是愛。為的是拼搏,為的是給世界帶來溫暖和快樂,為的是攀到高處,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片藍天,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
欣賞別人 李 靜
每一個普通人的心靈深處,都潛伏著一種渴望,就是有人關心,受人重視,被人欣賞。
欣賞別人,是對別人的尊重。生活中,有的人激情似火,有的人深沉如海,有的人淺薄而浮華。生活就是這樣多姿多彩,我們又何必為尋求自身價值而抵觸他人合理的存在?
欣賞別人,是對別人的鼓勵。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個人也應該學會欣賞別人。
欣賞別人,是自己前進的基石。一位西班牙學者說:“智者尊重每個人,因為他知道人各有所長,也明白成事不易。學會欣賞每個人會讓你受益無窮。”因為欣賞別人是建立在贊同的基礎上的,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聲喝彩,別人的成績、優點乃至成功的方法盡收眼底。沒有人不渴望自己優秀,當你向別人說出:“你真是好樣的”時,其實你已經在無形中為自己找到了新一輪的奮斗目標。
欣賞別人,更是一種氣度,一種智慧,一種境界。聰明的人在欣賞別人的同時,也在悄悄地提高自己;愚蠢的人只能看到別人的不足之處,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
我們欣賞別人的收獲,更應該欣賞別人奮斗的足跡。任何事物都存在缺陷,每個人都有他閃光的一面,也有他暗的一面,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我們要以海納百川的襟懷去接納一個完整的別人,努力地完善自己。
盡管腳下沒有紅地毯,頭上沒有彩霞滿天,但一生的欣賞也許會成為自己獨特的永恒的風景。欣賞別人,將別人與自己的這片風景區渲染得愈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