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強者不是得天獨厚的人,而是有無數個可以悲傷和放棄的理由,卻依然微笑著努力生活的人!
——某網友
傾訴:WHO
現在我才發現,做一個乖孩子遠比做一個壞孩子要好得多。
初三之前,我還在無憂無慮平平凡凡地生活著。每天都是新的,只知道學習,沉默寡言,遠離他人。在別人眼里,我就是一個靦腆、不愛說話的乖孩子。而作為乖孩子,我放棄了活潑,放棄了幽默,放棄了和同學們一起打鬧、玩耍,放棄了快樂。有放棄,就有收獲。我收獲了別人的關心、別人憐憫的目光、別人和藹的笑容和溫柔的語調。
上初三之后,一切都在變,可我沒變。我還在做原來的自己。奇怪的是,周圍少了很多人,大多是以前的“壞孩子”。我為他們的離開感到難過。可為什么他們每次回來都在笑?是他們活得快樂嗎?也許吧。他們放棄了學習,也許他們并不愿意這么做。放學路上,和同學一起走,他突然問我以后想干什么。
“我還沒想好,你呢?”
“高中是考不上啦,走中專。”
很奇怪,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和同學談論的話題都是關于人生、前途的。選擇職業,這個離我們遙遠的問題怎么忽然間就近在咫尺了?我開始思考,學習是為了什么?
沒有答案,好像就是為了考高中吧。
班里還有幾個“壞孩子”,他們變了,變得“收斂”了,變得老實了。他們經常被老師叫出去。看到他們嚴肅的表情和臉上的憂慮,我才知道原來他們和我們一樣。
同樣是犯錯誤,老師教育“壞孩子”如同恐龍在嚎叫;教育我,卻是另一種語調,好像為我感到惋惜,充滿無限的失望,說得我想哭。
隨著中考的推進,父母找我談心,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讓他們別這樣,他們說我們心甘情愿,只要你考上高中。可他們越是這樣,我心里就越難過。每次拿著還算穩定的成績回家,他們的表情都很淡然。沒錯,平時考試算什么,看的是中考那一次。
“考不上高中你就得回家干活啦,你知道不?一干就是一輩子你知道不?再過幾年,你爸我就干不動了,現在是我一個人撐著這個家,到時候就得靠你了。一天沒錢就一天沒飯吃,你妹妹上學也要錢,你說你該怎么辦?”說完這段話后,我瞥見爸的眼里有淚水在閃動,我的心像刀割一樣。不知道那些“壞孩子”的父母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有,他們一定也很難受吧。一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被迫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果我卸下它們,別人會說我沒良心!
不久之后,我考上了高中。家里很平靜。沒錯,考上高中算什么,看的是高考那一次!“3年,孩子,很快。不求你考個什么好大學,只要你努力了就行。”
上了高中并不意味著結束,一切和初三相同。做一個乖孩子是多么的無奈,多么的悲哀!我開始改變,我學著外向,主動和同學打招呼,參加運動會,無憂無慮地笑,體會成績不好的痛快。老師找我談話,“你是個內向的孩子,太難聽的話我不想說,你自己想吧,好自為之。唉!你回去吧。”
我暗自好笑,什么難聽的話您不愿說,您說您的,我無所謂,就當是小鳥在唱歌。我放縱自己,我叛逆。什么未來,什么理想,什么沒理想的人沒希望,沒希望就沒希望。我發現,其他人也在懈怠。無論上什么課,總是睡倒一大片。每天去學校不知道干什么,成績一次次下滑,父母悲傷的樣子,渾濁的眼淚讓我揪心地痛。老師無奈的表情好像我失去了一切。我體會到壞孩子并不是真的快樂,他們的負擔更加繁重。我似乎感覺到了初三那些“壞孩子”的滄桑。外表堅強,內心卻是那么的不堪一擊。
課上,老師前面講,我后面思想開小差。自習,同學們奮筆疾書,我無所事事。看到他們學習的樣子我好羨慕,又好悲涼。其實我也可以的,但為什么不呢?
放學,我總是留十分鐘再走,我怕見到其他人。一天下來,他們有了收獲,我卻沒有。穿著昔日向往的校服,我感覺自己很不配。走在人群里我感覺自己和人群很不協調。我的自尊心被自我無情地摧殘。
我開始想好好學習。一道題不懂,紅著臉去問好學生。他講了一遍,我似懂非懂,他又給我講了一遍,我還是沒太懂。我假裝聽懂了,說了聲“謝謝”回座了。似乎有了一種久別的學習的感覺,這在從前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啊,如今再嘗試卻是如此美好。只是,我落下的,實在有點兒多了。我該怎么辦?要怎么補?
我想找回以前的影子,但,這是多么難。我真想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可是,沒有這個地方,我怕被人聽到,被人笑話。還以為做了壞孩子就什么都能,其實,什么也不能。我還是我,什么都沒有改變,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傾聽:付洋姐姐
父母實在不該給你那么多的壓力,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這對你百害而無一利。但問題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妥,也很難意識得到,更不幸的是給你施加壓力是他們減輕痛苦的路徑——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將自己的焦慮轉嫁給了你。在這種情況下,要改變父母不僅艱難而且殘忍,既然你比誰都清楚他們有多痛苦多無助,不如就選擇理解和承擔吧,然后將他們傾倒在你身上的情緒垃圾再拋得遠遠的,這樣你便已經在精神上開始支撐起這個家了。至于成績,那是耐心和時間熬成的“粥”,好不好吃就全看你這個廚師掌握的火候了。
傾訴是一種能力,傾聽是一種藝術
青春的路上,當你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你彷徨、困惑、憂傷、無助的時候,就來和姐姐聊聊吧,姐姐將在離你不遠的地方靜候你的故事,讓我們一起把你面前的磚墻變成通向未來的橋梁……
寫信請寄:130021長春市清華路156號《中學生博覽》“聊聊吧”付洋姐姐(收)
電子郵件請至:fuyangcat@sina.com
#1050833;編輯:付洋